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战略思维与启示

2023-12-12 07:56张永江
当代经济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农总书记农业

张永江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 100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的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等七个思维能力[2],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近年来,若干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思维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张维真认为,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谋划的思维活动”[3]。杨玉成认为,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思维方式[4]。候术山、胡月星认为,战略思维是指在头脑中运行的、强调整体、着眼全局、谋划未来的深层次的意识活动范畴[5]。杨春贵认为,战略思维就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全局性思维,其实质在于通过正确处理现实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即全局的最佳效果[6]。韩伯成认为,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角度和长远的眼光来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客观辩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思维[7]。虽然各方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思维具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均有一个基本共识,即战略思维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宏大性、关键性等特征,是对事物更长远、更广阔、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战略思维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文从六个向度分析其战略思维的生动体现,分别是全局广度、历史跨度、未来角度、关键程度、属性维度、方法尺度,并阐述由此带来的启示。

一、全局广度:在建设国家现代化中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用“坚持”“必须坚持”“始终”等词语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8],在2016年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2020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 “三农”工作“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三农”重要地位的战略考量,体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份量,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新征程的战略思维。

(一)产品供给在现代化发展中不可动摇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鲞铺》中说:“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社会现代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开门七件事在现代社会不断变化,但绝大多数仍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三农”问题,总是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置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为“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产品在数量上逐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粮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更加充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以来,粮食、肉类、奶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远远大于消费量,特别是粮食人均占有量与人均消费量之比始终保持在300%以上,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与人均消费量之比一度保持在400%以上(见表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将更高、对农产品种类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对健康营养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但不管需求如何变化,吃饭问题始终不容忽视。按照2021年人均主要农产品消费量测算,全国人民每天需要消费粮食55.96万吨、食用油4.1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42.49万吨、肉类12.73万吨、水产品5.50万吨、干鲜瓜果23.61万吨。保障巨量的农产品需求,始终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始终是总书记关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9]

(二)就业规模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绝对额不断增长是一个趋势,第一产业的就业规模和比重不断降低也是一个趋势,但在我国超大人口规模基数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实际吸纳就业人数仍然巨大。与2013年相比,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由5.3万亿元增长到8.3万亿元,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了6 766万人,但仍然超过1.7亿人(见图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10],还有4.9亿人生活在农村。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还将继续减少,但仍有亿万级人口从事农业、住在乡村,农业农村超强吸纳巨量规模就业的地位,无论如何不容忽视。

图1 2013—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三)区域空间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

在我国城乡空间变迁中,虽然城市空间不断扩展,但相对于广阔的乡村天地而言,其覆盖面积仍然远远低于农村区域。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 530.64万公顷中,城市和建制镇用地共1 035.12万公顷,占29.32%;村庄用地则高达2 193.56万公顷,占62.13%;采矿用地244.24万公顷,占6.9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7.71万公顷,占1.63%[11]。由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现代化进程中的腾挪空间,显然乡村更重于城市也更具有独特的地位作用。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牢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底板。

二、历史跨度:在千年文明传承中体会“三农”发展的辉煌过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2]。在我国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农耕文明始终绵绵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形成的传统村落,本身就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明,同时,传统村落不断生成与发展变迁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厚积与传承的过程[13]。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用更深远的历史视觉看待农耕文明,明确指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体现着深邃的战略意识。

(一)大历史观下的兴衰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14]。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向来以农立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超过其他国家[15]。在历史长河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向是国家强盛的风向标,饥荒遍地、民不聊生历来是王朝覆灭的导火索。纵观历代王朝更迭,往往因为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生产兴旺,带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强盛。比如,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商鞅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同时,历史上往往由于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带来的农业生产力下降,加剧或导致社会不稳、政局混乱、战乱纷起甚至改朝换代。比如,唐末频发的农业灾害,助长了唐末政局更加动荡;反过来,动荡的政局制约着救灾工作的开展,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16]。总体而言,“农兴国兴、农衰国衰”的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必须长敲常响的警钟。

(二)品种和技术的重要起源

我国很早就开始培育驯化农作物,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生活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古代先民同时开始耕种某些特定植物,北方是粟和黍两种小米,南方是稻[17]。据记载,我国驯化栽培了粟(谷子)、黍(黄米)、菽(大豆)、稻、麻和许多果蔬等,这些优良品种传播到国外后,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5]。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织绸的国家,丝绸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视为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要求“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18]。

(三)农耕文明的千年结晶

我国长期形成的农耕文明不仅包括农业技术等生产力,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东亚农业起源的关键地区,孕育了世界上唯一连续演化发展的中华农耕文明[19]。在不断发展中,农耕文明作为我国几千年沉淀下来并维护着传统农业社会有序运行的知识、技术、道德、习俗的总和,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三、未来角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思考“三农”发展的重要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这是总书记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进行的重要论述,体现着浓厚的战略意识。

(一)待补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1]。但实践表明,与其他三化相比,农业现代化一直较为落后,仍然是相对发展的短板。这种短是在与城市比较中体现的,集中呈现为收入不高、文化不丰、基础不硬、服务不便等四个方面。

1.收入不高

近些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但与城镇居民相比,绝对额差距仍然不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与2003年相比,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 690元增至20 133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 406元增至49 283元,二者绝对额相差由5 716元扩大至29 150元(见图2)。

图2 2003—2022年全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情况

2.文化不丰

虽然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乡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还有很大缺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1—2021年,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0%~35%左右(见图3),与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相比,最高时相差超过23个百分点。到乡村去,经常会碰到精神文化的问题,不少农民物质日趋丰富后的精神空虚不容忽视。“吃穿确实不愁,但除了打麻将、跳广场舞,还能干些什么?”“好山好水好无聊”“千家万户搓麻声”“孙子孙女也跳广场舞”,真实呈现了当下一些农村地区精神生活匮乏、文化活动单调、文化消费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现状。

图3 2011—2021年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与家庭总户数对比情况

3.基础不硬

农业生产还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部分农田水利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仍未解决,现代设施条件总量仍然偏少。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设施老化、标准不高、管护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村内道路仍然处于建设管理模糊地带,2022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分别仅为87%、56%[2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还不高,还有近70%的农村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

4.服务不便

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总体偏弱,成为影响乡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已实现全覆盖,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只有79.5%[23]。与城市快递相比,许多村庄的物流寄递服务的方便性、快捷度还不到位,甚至还是空白。2022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3.1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仅为7.6万处,占比不足1%。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测算,2006年3月至2023年3月,城乡居民月度生活用电平均每月相差86.37亿万千瓦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大。

(二)待挖的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24]。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后,14亿人口的总体规模、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规模所形成的消费市场无疑全球最大、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还将进一步优化升级,若这种消费潜力与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还将进一步扩张消费空间。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将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消费服务。据商务部数据,农村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开,巨大的消费潜力将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在现代生活条件下,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越来越多地关注绿色优质农产品等物质产品,以及乡村休闲旅游等非物质产品,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刺激农业生态、文化等多功能开发,由此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25]。2020年,农村地区累计收投包裹超过300亿件,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超过1.5万亿元[26]。

(三)待拓的空间

在现有我国城乡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绝对数量的超级规模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否取得进展和突破,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但“三农”领域还有很多的空间待开拓,主要集中在网络空间、绿色发展空间、改革创新空间方面。

1.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27]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10个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部署了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治理能力提升、乡村网络文化振兴、智慧绿色乡村打造、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网络帮扶拓展深化等八大行动,设立了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工程等重点工程,不断向网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农村“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农村网民数量不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由2010年的不足2 500万户发展到2021年的超过1.58亿户(见图4)。农村网络产品不断增多、网络服务不断增强,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74%,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99万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91.7%,同比增长4.9%,而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 313.8亿元,同比增长9.2%,比2021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

图4 2010—2021年农村宽带入户情况

2.绿色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28]。近年来,各地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绿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全面形成农业绿色发展状态还任重道远,仍需进一步构架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29]。《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向好。2015—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53,提高了2.34[30]。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农业绿色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农民不仅从绿色发展中获益,而且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31]。

3.改革发展空间

改革发端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破冰,打破了以往长期的禁锢的制度约束,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实践表明,我国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释放出强大的政策红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为农业产业、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提供了持续动力。今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仍然离不开改革的持续发力。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新时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深化农村改革,挖掘农村改革的无限空间。在改革的态度上,需要巩固改革共识,继续坚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由点及面等方面的经验,不断向深水区进军。在改革的内容、对象和区域上,虽然各地千差万别,但重点是农民与土地,主线是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在改革的措施上,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需要保持很强的政策性,也需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还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充分考虑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适应度,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的匹配度,与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适应度,形成与社会关系相匹配的新型功能城乡关系。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将在更广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实现生产要素的畅通流动;随着双循环格局的逐步建立,更多的市场主体将开发农村的发展潜力,这些既是深化农村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空间。

四、关键程度:在全社会和谐稳定中理解“三农”发展的突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5年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32]。“三农”领域范围广、种类多、差异大,既要统筹推进、稳中求进,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中,专门强调了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幸福。

一方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等论断和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断强调的,这是他战略思维的一贯表现。2020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24]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并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求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24],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在实践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国始终把粮食安全至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近年来,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抢眼表现,为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奠定了坚实基础(见图5)。在新冠疫情期间,别的各种需求都可以暂缓、可以克制,唯有食物需求每天必不可少。按照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全国一天大概消耗14亿斤粮食,正是由于我国粮库充足,让亿万人民在疫情面前有生活底气。从长期看,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粮食安全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全面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突出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特别是追求粮食种植面积到2035年保持总体稳定[33],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不断激发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等“三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图5 2003—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情况

另一方面,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广西考察时强调的。关于幸福的理解,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指向不一,但对于“三农”而言,农民增收、共同富裕显然必不可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8]。从促进农民增收来说,在农民收入的四个渠道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增大,而同期经营性收入占比有所减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与2022年相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由37%增至42%,经营净收入占比由44%减至35%,转移净收入由17%增至21%,财产净收入保持稳定(见图6、图7)。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多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潜力,需要多点开发、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着力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良好势头,不断挖掘经营性收入的内在潜力,积极释放财产性收入的发展红利,稳步拓展转移性收入的增长空间,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夯实基础、农民就业创业拓宽渠道、农村改革赋权增加活力、社会多重保障巩固基本,形成农民增收多极增长的新格局。从促进共同富裕来看,既包括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含义,也包括农村内部群体共同富裕的含义。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涉及做大蛋糕,发展高产高效产业,又涉及分蛋糕,推动效率与公平。据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分析,20%的高收入群体平均收入与20%低收入群体平均收入的绝对差距总体呈现扩大趋势,由2013的18 446元扩大到2022年的41 050元,表明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任务十分紧迫(见图8)。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尽快完善分配方式,筑牢制度基础,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和谐美好的日子。

图6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情况

图7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情况

图8 2013—2022年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人均收入情况

五、属性维度:在把握生物性和社会性兼备的特征中遵循内在发展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34]。“三农”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同时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区域性等特征,既需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又需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还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一)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抓生产,持续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不同于工业生产,农业发展的对象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活体,受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自然属性和客观的自然规律。在耕地、水等自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保护农业资源尤为重要,“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24]。其次,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尊重自然属性和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气候适宜、绿色发展、质量提高,做好“土特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35]。最后,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生态产业成为各地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从人类食物营养的角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食物来源,多元化食物需求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4]。我国有着42.62亿亩林地、39.68亿亩草地、1.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增加食物供应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36],需要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以农业生产的增产导向逐步向提质导向转变,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更有效、生态环境更友好,推动农业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竞争力更强。

(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强品牌,坚持适销对路,实现高质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品牌战略,“三农”品牌意识大幅增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共品牌数量快速增加,品牌外溢效益显著提升。2021年农业品牌摸底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的农业品牌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约3 000个、企业品牌约5 100个、产品品牌约6 500个[23]。但品牌多而不强、散而不聚、小而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始终存在。特别是在品牌打造上,方法还比较老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许多优质农产品还是在田头卖、在马路边卖,还是“提篮小卖”,还是“披头散发”在卖,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推进品牌强农,各地探索了多种途径,总体上离不开产品质量过硬、产销衔接紧密、品牌宣传到位等三个方面。

1.产品质量过硬

农产品品牌好,首先是产品质量好。我国丰富多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品种多样、富有特色的农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障质量安全成为农产品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4]。据农业农村部信息,2022年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1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6%。

2.产销衔接紧密

农产品品牌影响大,离不开紧密衔接的市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24]。近年来,围绕破解我国农业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产销衔接,一系列对接机制不断建立,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加之电子商务、生鲜直供等消费模式层出不穷,在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农产品呈现大规模、长距离流通局面,北粮南运、南菜北运等农产品流动成为常态,由此推动了优质品牌在更大范围传播。

3.品牌宣传到位

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加大品牌宣传成为各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除了传统的媒体宣传外,农产品交易会、节庆活动等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熟悉度、认可度。据农业农村部信息,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仅4天时间内,就有1.2万家展商携8万余种展品参展,全国各地超2万名专业采购商共襄盛会,交易总金额达308亿元,一大批知名品牌受到追捧。《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2)》测算结果显示,300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溢价能力明显提升,其中茶叶类品牌溢价均高于50%;消费者电商复购订单逐年增长,区域公用品牌复购率平均超过25%[37]。

(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融合,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规律是社会生活过程中诸多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处于深刻变化和调整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日益突出。

1.村庄空心化突出表现是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和农村住宅的空置

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巨大。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年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17 190万人,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 256万人,而进城农民工中45.7%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表明其心理已经脱离乡村。同时,与年轻农民工外出相伴随的,是随迁儿童上学等现象越来越多。年轻人口的持续流失,使得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人”的生机受到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空置率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总面积约为1.7亿亩,约占集体建设用地的54%。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全国农村居民点闲置用地约达3 000万亩,使得乡村建设发展中“物”的因素趋于没落。

2.农民老龄化突出表现为高龄老人比重增多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凸显

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样本,2019年,农村60岁以上达到20.03%,65岁以上达到13.8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与农村老龄化加剧相对应的是,农村养老问题凸显。农村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既缺乏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进行规范、引导和扶持。

同时,对照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的技术、资金和人才都存在较大短板,城乡之间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还是单向度的,城市的“洼地效应”依然十分明显。因此,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尤为迫切,需要各方努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

六、方法尺度:在继承创新和开放包容中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展现了严谨的战略思维,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了方法尺度,突出表现为继承创新和开放包容的结合。

(一)在政策延续上继承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现代农业”到“农业强国”,尽管政策支持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在不同阶段适应形势需求基础上的继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38],并多次强调,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并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有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这是多年来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继承、创新拓展,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乡村振兴政策的四梁八柱。

(二)在科技创新应用上集成创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实际使用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总量不断下降,农业增长必须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近些年来,与世界农业科技领域,我国农业科技上不断从跟跑、并跑逐渐向领跑靠近,农业科技贡献率2022年达到62.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39]。

(三)在人才培育上继承创新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2022年,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多年来,党在农村的人才政策从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制定,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再到各类科技人才政策的推出,不断形成了人才到农村创业、向基层流动导向,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壮大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能带动农民连接市场、引领农业发展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构建了形式多样、产出高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带领98%的小农户融入到现代化大生产中,为促进共同富裕注入了不竭动力。

(四)在区域对接上强调集成创新

立足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进行了深入论述。其中,在2013年指出,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区,并强调任何省区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2020年,进一步强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2020年10月,进一步部署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从结构调整到区域布局,从划定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到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都是区域发展战略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贯彻落实、集成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战略思维内涵丰富,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带来重要的启示。一是真正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落实。从全局中谋划和部署“三农”工作,细化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的操作性举措,实现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二是充分考虑“三农”工作的复杂性,强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政策设计。从区域差异、产业基础、群体规模等各个方面,在宏观政策中把握“三农”工作的差异性,突出区域间“三农”发展衔接,注重协同推进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推动形成有序发展、特色彰显、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三是遵循“三农”发展的客观规律,强化科学谋划、与时俱进的迭代升级。从农业产业兼具生物属性和市场属性、农村发展兼具传统和现代要素、农民生活兼具田园和城镇需求等方面特征出发,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注入现代生产生活要素,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整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是注重发挥科技和改革作用,不断增强“三农”持续发展的后劲。从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在基础研究、科技转化、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在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中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破除影响“三农”发展的障碍桎梏,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三农总书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