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库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机推广站,青海 大通 810100)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农户安全意识差、机械设备性能差等,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影响设备使用,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归根结底,这主要是由于机械设备管理疏忽所造成的,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中,有助于减少农机设备安全隐患,确保农机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大通县总面积3090 平方公里,全县辖9 镇11 乡,289 个行政村,22 个社区,总人口40.3368 万人,耕地面积68.55 万亩,近年来,大通县大力推广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为小麦、青稞、油菜、豆类、洋芋等农作物生产种植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据统计,当前大通县有各类农业机械91451 台套,从业人员44470 人,全县注册登记拖拉机23703 台,联合收割机765 台,持证驾驶员1677 人。进入农忙时节后,各类农机设备纷纷投入使用,其中不乏一些临近报废、存在故障、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再加上道路条件差,保养维护不及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极大地增加了农业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严重威胁大通县农业生产安全[1]。
农业机械设备,是科学创新的产物,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以人力为主,虽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是生产效率非常低。随着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依然采用传统人力劳作模式,将会极大地增加劳作强度和劳动量,同时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因此近年来农业部门纷纷加大了新型农机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使新型农机有效地代替了劳动力,解放农民双手。为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微耕机时,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能够提升机械动力、速度和精确度,另一方面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根本需求。
随着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传统农机管理方式方法逐渐无法满足新时期管理工作需求,严重影响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农业生产力的提升。通过强化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将安全管理模式贯穿于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全过程,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农业机械设备伤人事件的发生几率,延长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升[2]。
“三农”工作中,农机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对于“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环境下,要明确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增加农业机械设备保有量,提高农机设备使用频率的同时,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康社会构建。
农民作为农机设备的使用主体,其自身是否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农机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通县大部分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当地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时,存在不规范操作、违章作业的现象,有的甚至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同时,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中,存在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农忙时节农业机械设备往往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但是操作人员却没有及时落实相应的保养维护工作,导致农机设备进入“带病”作业状态,不仅缩短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也极易导致故障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通县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建设尚不健全。在农业生产中,当地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因而没有构建专门的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机构,同时也没有成立相应的农业机械安全管理队伍,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进而导致农机伤人事故频频发生。同时,由于安全管理机构的缺失,在发生农机伤人事件后,无法给予相应的专业救助,进而易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此外,在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责任不明晰,极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3]。
农业规模化发展背景下,对于农机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近年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农机设备得到了更新,农机设备构造更加复杂化,传统管理方式方法逐渐落后,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机设备安全管理需求。例如:在安全检查工作中,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缺失,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耳听手摸的方式,影响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及时发现农机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问题,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当前,大通县在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实践工作当中,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却早已落后,无法满足新时期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需求。由于现行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可行性和实用性不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同时,由于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设备落后,缺少安全检查、事故应急救援车辆,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农机安全检查工作需求。此外,农机设备报废机制不完善,尤其是拖拉机等设备,使用年限过长、机具严重老化、性能下降、超期服役的现象极为常见,这些农机设备若没有及时报废,会极大地增加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4.1.1 加强农机安全使用宣传
为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使用环境和氛围,大通县要认真履职,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大对广大农机手的农机安全使用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提高农机手的农机安全使用意识。线上宣传时,要充分发挥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制作短视频的方式落实宣传工作。线下宣传时,可以深入田间地头,利用农村大集、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提升广大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4]。
4.1.2 加强基层农机教育培训
大通县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要从基层农机手入手,加强基层农机教育培训,帮助农机手掌握农机设备应用技能和水平,在提升农机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农机手人身安全。大通县应建立专门的培训办公室,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建立县、镇、村三级培训计划,定时定期做好对广大农户的农机设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面的培训,确保农机手正确、熟练使用农机设备。要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农机错误使用的危害”等系列讲座,利用实际案例分析农机事故发生原因、正确处理方法和规避措施,这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确保农机手在使用农机设备时自觉遵守操作规范。
4.2.1 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求,要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并强化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与方案,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会,邀请专家讲座,学习更加先进的农机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加强知识储备,提升农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政治觉悟,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将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减少农机伤人事件的发生几率。
4.2.2 明确岗位责任
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保障农机设备安全管理水平,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责任机制,并落到实处。将农机设备受理审核、牌证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提升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同时,要落实考核奖惩工作,严格考核工作人员工作完成状况、工作态度等,结合考核结果予以奖励或者惩罚,这能够极大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确保将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5]。
4.3.1 拓展管理服务范围
新时期,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中,要进一步扩展安全管理服务范围,达到更高的管理服务水准,为农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安全管理服务内容、流程、要点、难点,做好组织规划工作,确保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展开。要增加工作经费,加大人员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及时掌握农机设备安全作业生产状况,实现对农机设备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
4.3.2 转变管理服务思想
基层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以服务为主,切记不可过度强调执法,因此管理机构和人员应树立具有良好的管理服务思想,并且改变过去落后的理念,转变为服务意识,减少强制性的执法,减少工作阻力,避免引发矛盾。要加强正面宣传鼓励、负面宣传批评,提升广大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执法环境,促进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4.3.3 创新管理服务形式
作为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创新管理服务形式,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帮助农机手解决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所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升人性化管理服务水平。要重视对农机手权益的维护,帮助其解决在农机设备故障处理、保养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安全农机,快乐作业”的氛围,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4.4.1 优化农业机械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的关键。基于此,大通县要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现有管理制度体系的不足,制定更加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内容、关键点予以明确,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价值作用,确保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健全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管理措施,保证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求,确保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展开[6]。
4.4.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模式
开展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队伍,严格监管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状况及管理制度执行状况,避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要重视对监督管理计划的制定,将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全过程,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监督管理区域和强度,将监督管理价值与作用最大化,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将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营造农机设备安全使用环境,保障农机设备使用安全[7]。
4.4.3 构建农机管理网络监管体系
农业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要重视对农机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要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县、乡、村多级管理网络体系,积极整合与农机相关的服务资源,搭建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手资料数据库,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要重视对农业机械服务机构、农业机械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培养,以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到产业服务链条当中,从农机工作的生产和经营服务中完成安全管理工作。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大通县农机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模式,构建全面的农机管理网络,提升农机设备网络监管水平,多管齐下,保障农机设备安全的使用。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保证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大通县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所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模式融入到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提升农机设备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农机伤人事故发生几率,确保农机设备的安全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大通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