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搓脚,寿命高

2023-12-12 16:15李晓梦
养生月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脚心之根涌泉

◎李晓梦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双脚除了用来行走之外,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也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如双足酸沉、行走无力,往往是肾虚的表现。据古医书记载,人有“四根”——耳为神机之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足为精气之根。而足除为“四根”之一外,还被称为“根中之根”。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足即为其根,树根枯竭则枝枯叶落。故在谚语中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足”之说。足与脏腑中的肾关系最为密切,故治足当需治肾。因足部的六条经脉与手的六条经脉相关联,而能循行全身,因此各脏腑功能的变化也能反映到足上,那么治足同样便可以调治全身的许多疾病。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治病先治脚。”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滋阴补肾、强壮身体、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万病验方》云:“脚为肾之外候,司于下体者也。”《灵枢·本输》中说:“肾出于涌泉。”其意思是说,肾经之经气有如水井中泉水一样,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肾主水,谓之先天之本,故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都认为,对全身健康最有益的方法是揉搓脚部的涌泉穴。由此可见,人体的两足是由肾所主,故健足即可健肾,而健肾又可达到健身的功效。正因如此,涌泉穴才被中外医学权威誉为“健身之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经之井穴,乃肾之根本,是集多个“重中之重”于一身的重要穴位。肾主水,如水液代谢不利就会导致水沉下焦,积成“死水一潭”使人致病。而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泉水奔涌而出的意思。在搓揉按摩涌泉穴时,涌泉穴“喷涌”出新鲜的“甘泉”,既能祛风湿、通大便、助消化、降阴火,又可益精填髓、疏肝明目、清肺理气、舒筋活络,同时还能治疗肾炎、失眠、心悸、咽炎、疝气、高血压、冠心病、巅顶痛、性功能衰退及老年性四肢麻木。肾与心、肝两脏关系又十分密切。心藏神、肝藏魂,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两者可相互资生,故有“涌泉通全身,常摩助长生”之说。

中医学认为,双足的60 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及周身的阴阳、气血、经络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足部保健对许多疾病都有极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在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中,都对足部的锻炼极为重视。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按摩脚心。他曾自言道:“东坡擦脚心,并非随观音。只为明双目,世事看分明。”但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是人体的主要薄弱部位,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可见人体健康与足部健康关系极大,所以脚部的保健就比其他部位的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足部可谓是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双脚上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大量反射区(穴位)。脚掌心穴位的病理反射区有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脏、心脏、脾脏、胃、十二指肠等。由于足部反射区较多,在脚掌上又密布有许多血管,故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运用不同的手法按摩这些反射区(穴位)时,不但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各部的机能,而且还可治疗其对应器官的疾病。另外,在按摩足心的同时,还要注意活动脚趾,因为在脚趾上也有许多联系全身的穴位。如大脚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可疏肝健胃、增进食欲,另对肝脾肿大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但需注意的是,在按摩搓脚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据专家介绍,搓脚可结合足浴同时进行。晚上就寝前,先把双脚浸泡在热水中,至双脚发红后擦干,将两手掌搓热,然后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心歪向内侧。在按摩左足心时用右手,在按摩右足心时用左手,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而在晨起时可进行干搓,不加足浴。方法是将左手握住左足背前部,用右手沿足心上下搓100 次,直到脚心发热;再用右手握住右足踝,用左手沿足心上下搓100 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适为宜。秋冬季时老年人足底容易发干,可加几滴甘油搓揉。如足部酸痛、麻木的老人,可手蘸少许白酒进行“酒搓”,以加强活血止痛作用。

搓脚贵在坚持,如能持之以恒,定可起到促进睡眠、补脑益肾、活血通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但有几点须注意:首先,搓完脚后不要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坐着休息15 分钟。其次,按摩后由于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体温稍有升高,故严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再次,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及癫痫患者,按摩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 分钟。最后患有严重足癣、重度骨质疏松、急性软组织损伤、有出血倾向等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议搓脚。此外,在一个部位上连续按摩刺激的时间,建议不要超过5分钟;在饭后1 小时内,也不建议搓脚。

猜你喜欢
脚心之根涌泉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张涌泉《<金瓶梅>词语校释》手稿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常搓脚心胜过吃人参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站在水中
滴水能涌泉
中华之根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