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明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具有基点作用,意义重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拔尖创新人才正处于三者聚焦的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更显迫切,区域基础教育加快转型发展,多角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在其中尤为重要。
根据对雅安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发现,雅安市基础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着力不够,还存在发展痼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行各业中处于前沿位置,具有创新能力,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识别早期拔尖创新人才最简单的办法,还是通过学科竞赛和考试成绩。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雅安市学生总体成绩与成都、绵阳等教育强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具体到各年段,仅从成绩的角度来看,全市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现有优生数量少,且较为分散,不利于选拔和进一步培养。
石中英教授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有两种培养模式,一是选拔培养,二是环境助力。两种培养模式基于不同的假设。由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难被“工程化”,因而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探索。而目前纵观雅安全市,优生培养仅局限在县内或校内,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培养资源受限,缺乏长远的系统性规划。集中培养存在县、校壁垒和学科、学段壁垒。受招生、教学质量考核、学校发展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县、学校对优生集中培养存在抵触心理,配合度不高,给集中优势力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成了阻碍。
随着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视,相关利好政策也越来越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择自己优势的学科和心仪的学校。然而,目前雅安市的学生主要通过高考裸分上线的途径考取双一流大学,对强基计划、自强计划、保送生、高校专项计划等名校招生途径尝试较少。学校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教学常规上,在学生针对培养、学生发展指导、学生升学规划等方面着力不够;学校教师更多从提升高考裸分的角度培养优生,对于学生自主选择成长路径的问题研究不够;而学生和家长方面也对此类信息还不够关注,了解不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从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来看,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较为滞后,发展定位不清,未能有效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一个方面,学校办学思路保守,不敢突破,不敢创新,对学生的发展潜力没有科学的认识,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早期培养上办法不多、措施不够;另一方面,学校教学改革缓慢,未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方式探索,以增加时间、重复训练为法宝,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牺牲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养成。
“在当前课程改革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的新形势下,课程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多元的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才的入口。而由于历史积累和现有研究能力不足等原因,雅安在整体建构学校课程资源上相对短缺。部分学校没有根据明确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未能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国家要求的基础课程,但是针对性培养的课程往往缺失,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拓展课程,人工智能、生化工程等科学创新素养课程,管弦乐、声乐等艺术特长课程,羽毛球、网球等体育特长课程,等等。
人才培养,教师是第一驱动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既要求打下深厚的学科基础,也需要有扎实的理念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思维,特别是交流表达、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导师协作。雅安市目前对教育人才吸引力不强,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梯队建设上设计还不完善,各学段、各学校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教师普遍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能力不够。能够胜任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没有建成专业型、综合型、协同型的教师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雅安市通过发现、涵育、筛选、培优的模式,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将优质生源提前锁定,实现本地培养,从而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1.小学阶段实施涵育计划
涵养化育,实践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特长拓展课程,让学生不断去尝试。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认识自我,同时选出有特长的苗子。选苗子不仅要早,也要讲方法,不是选分数最高的学生,而要选最有潜力的学生。所以考察的不仅仅是小学的知识,更要考察学生的学习力、规划意识等。
2.初中阶段实施强基计划
强化基础,蓄力发展。在强化优势学科,确定大致的培养方向,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本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全市规划各学校主抓一个拔尖创新课程,学生可流动管理。
3.高中阶段实施培优计划
分层教学,更高更强。高中阶段瞄准各类竞赛和高校招生标准,进行集中培养,深化学科培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以赛促学,提升综合素养。
1.组建竞赛梯队
竞赛梯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竞赛学科包括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其中信息技术竞赛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从小接触,中途参与很难出成绩。而其他四大学科应以数、理为主,班级设置应比化、生学科多。主要是考虑国家最需要数、理为主的拔尖创新人才。且强基招生也是以数、理为主。参加数、理竞赛的同学即便没有获奖,对于参加强基学生发展也是有利的。
2.组建强基梯队
强基计划是国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参加选拔的学生要有突出的学科兴趣与特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宜在初中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3.组建艺体特长梯队
艺体特长招生对文化课要求较低。集中具有艺体特长的优秀学生组建艺体班。请专家、教师进行集中培养,以促进更多学生快速成长,得到更好的深造机会。
1.厚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厚实各类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包括“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学校要强化科学类课程,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学科拓展课程和艺体特长课程,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选择。为此,同时要建设课程基地,优化学习过程,将学习、操作、体验、探究融为一体。
对照培养体系也应建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1)小学要建立涵育课程。建立人文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力课程等。帮助孩子和家长发掘自身潜能和优势特长,制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2)初中要建立强基课程。以“学科兴趣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为主,提升学科素养,实现综合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高中建立培优课程。开展五大学科竞赛课程以及综合课程。分层培养,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
2.强师资,组建专业队伍
专业的教师团队要有明确的分工,一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授课,互不交叉,互不干扰;另一方面,老师兼有导师、教练的角色,在教学中以学科专业素养、综合育人素养、发展指导素养引领学生的发展。雅安市在教师队伍组建方面行动较晚,先天条件不足,还应与先行地区的名校名师对接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培养。
3.建联盟,协同培养机制
依靠自身,发展缓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更是无计可施。即便有好的苗子,各学校也无法完成对苗子的系统培养。因而,应纵向建设“十二年一盘棋”的育人体系,横向还要有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小初高学校各学段的发展目标。目前,我们全市的初中已建立 “八校联盟”,高中已成立 “七校协同”。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同时还要借助企业、科研机构、科协组织等部门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