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新 邱泽辉
《“字”从遇见你》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以融媒体传播方式特别打造的一部微纪录片。汉字是中国独有的名片,它历经千年的沉淀与发展,时至今日,依旧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而《“字”从遇见你》在网络平台上线以来,便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各类短视频平台用户相继转发节目片段、相关话题阅读讨论量持续攀升,俨然掀起了一股“文字潮”。在信息传播日新月异的媒介融合时代,《“字”从遇见你》作为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与发展的典型范例,现已成功出圈。节目效果绝佳的背后,是高质量的内容制作与高创新的风格特色。而这亦为我国微型文化纪录片在提升传播效能、担当传播使命等方面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相较于同类微型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美术里的中国》等节目,《“字”从遇见你》的内容选择更加平民化、大众化,受众也更加广泛。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极少赏玩古物、临摹作画。因此,古玩与画作题材综艺及纪录片的受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文字存在于生活的几乎全部场景之中。从出生时所取的“名字”,到逝世时墓碑上的刻印,文字切实贯穿着人类生命的始终。而且与以往的文化类综艺不同,《“字”从遇见你》作为微型文化纪录片,取材内容风格相对多样。第一季从哲学、生活、文化、交流、动物五个主题入手,一共打造了二十五集,一集一个汉字,每集五分钟。有网友评价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全都体现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了。”
虽然日常文字的选材令节目的收视有了较为充实的大众基础,可是人们对于文字的使用早已习以为常,甚至于产生了“钝感”。因此,节目要想推陈出新、平中见奇也绝非易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少文字古已有之,若真按照文字的流变发展将字词解释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违背了微型纪录片短小精悍的特质,而且也会让观众感觉枯燥乏味。《“字”从遇见你》一反大众对于传统纪录片冗长、包罗万象的印象,创新性地从文字背后的国民情感与文化蕴意入手,将现代时尚元素与华夏传统意识情感巧妙地融入解说词中,从无数个生活的细微处来寻求观众的共鸣,在短短的五分钟内,就刷新了观众对于日常汉字的认识,拓展了节目呈现的张力。
例如在第一季初,纪录片选取作为汉字原点的“中”作为开篇内容,为观众徐徐道来“中”字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此字所蕴含的中华哲学思想。远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立中”,近到名响八方的中岳嵩山,小到中原河南的方言“中不中”,大到代表自信与恒常的“中国”一词……各种同汉字“中”有关的元素随着画面的切换得到呈现。最后,节目组将“中”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与人生追求:中庸之道。再如,解说员在解释“典”这个字时,他提到“‘典’延伸为‘典礼’,成为盛大仪式的代名词:成人典礼、结婚典礼、拜师典礼、祭祖大典……虽然典的形式因每个时代特征而略有不同,但我们仍能从缝隙之间窥探到延绵千年的典制规范。”纪录片从日常生活场景中“典”字的运用,顺而推及到“典”的含义与使用场合,过渡自然且新颖巧妙。
将古典文化与日常生活细节巧妙融合,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不论是由“丝”延展到古代的养蚕缫丝技法,还是由“陶”拓展到人们的采泥制陶术,这些跨越古今的非遗传承技艺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独有的智慧与浪漫。相较于其他长篇文化类综艺而言,《“字”从遇见你》在微传播的过程中能涵盖如此多元的领域,其叙述条理、承接逻辑与严密程度可见一斑。节目中,每一个文字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定位与叙述主线,视频里处处都体现着浓郁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特色。
节目制片人刘鸿彦提到:“创作团队希望节目不做‘教学片’,不做‘百科全书’,不为人师,不要说教,尽量将知识进行生动有趣地转化。”[3]可以发现,这种创作思路始终贯穿于纪录片之中。例如,在片中讲解“鼎”的甲骨文形象时,解说员说它带着古朴的天然萌,是中国的Hello Kitty,并配以生动的动画以达到幽默的效果。而后画风一转,“鼎”的模样由可爱转为了威严,开始着重介绍鼎与权力、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又从有名的大盂鼎拓展到周康王训诫臣子盂的故事,这些零散的知识碎片就这样通过“鼎”而巧妙地衔接在一起。难能可贵的是,节目在对汉字进行释义的同时,却又并不困于汉字本身,在叙述过程中有意将人们所熟知的文化意象、心理情感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用现代的口吻叙说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从而带领受众走进与文字相关的典籍、器具、艺术等多个领域。
片中出现的文字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节目组却能将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蕴挖掘得有趣且鲜活,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节目组有意引导观众去自发探索文字解读的新视角。例如在讲到“天”这个字时,解说员先提到了它的甲骨文形象与飞天壁画中神灵的外形特征存在渊源,再将目光放到如今中国的航天事业,把它与宇航员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时,那形象相似的“大大的脑袋”便能瞬间击中观众心灵。这种无法言说的巧合裹挟着神秘之感,霎时间穿越古今而来。
节目内容虽聚焦于文字,却并不局限于文字。节目在介绍文字的过程中常常拓展并延伸至其他文化领域。《“字”从遇见你》系列中,各个字集中的叙述画面与镜头设计运用了多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手法,形成了节目独有的风格:可爱有趣的建模动画、惊艳雅致的丹青水墨、烟火浓厚的生活片段、鲜香精致的地方美食、精巧绝伦的匠人技艺、生动直观的情景演绎、华美别致的古典服饰……众多传统元素融汇成浓浓的中国风,观众在每一个视频里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多元的影像表现方式,一方面使得字词的解释变得更为立体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传播的对象主体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节目传播的是“字”,但观众从节目中习得的又不仅限于“字”。多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字”背后的文化情感串联为一体,实现了交叉传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节目内容的深度与传播效果的广度。
正如陈程所言:“与过往说文解字类节目有所不同,《‘字’从遇见你》是对纪录片理念彻底中国化的一次尝试。该纪录片利用多种影像手段丰富纪实性,不仅以中国古典乐器的弹奏配乐,在解读汉字内涵时还大量采取中国元素构建虚构内容。该纪录片以水墨画的方式展示汉字形态,用动画建模呈现汉字流变,通过抠像技术和动画特效处理文物形象,使得‘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传播理念得以实现和发挥。”[4]例如,在讲到“行”这个字时,里面说到商代基于“行”设置了可能是古时最早的快递,视频中间便运用了动画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了商代人们在等待快递时的忐忑心理;而讲到“图”这个字时,又用了漫画插图式的动画讲述了荆轲刺秦的故事,节目呈现方式力求多元,拒绝单一,极大地丰富了观众对于文字的感受和想象。
“技术是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发展的基础支撑,亦是转变创作理念的重要‘指示标’。在传统制作模式的基础上,部分微纪录片开始尝试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MG动画、数码手绘、智能图像修复等各类前沿传媒技术和创作手法,对传统影像画面进行立体式、形象化建构或复原,在技术美学的赋能下最大化增强影像的真实视效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5]《“字”从遇见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文字,通过多种影视手段加以呈现,其背后体现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文化传播效用的重要作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文化若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时代化的表达,通过观众感兴趣的视频形式、解说风格,实现多样化传播。
近年来,随着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华夏历代的史书典籍、文诗雅词、历史文物等文化瑰宝不再被束之高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尴尬境地。在《“字”从遇见你》之外,《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多光影采录技术、数字线图、三维扫描等新兴技术,展示了传统文物的传奇轶事;《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环幕投影、AR、实时跟踪等技术,展现了中华典籍的源远流长。文化综艺类节目若想出圈,除技术过硬、画面制作精良外,仍需注重观众的节目参与感与沉浸体验感。唯有实现“观众感受力的创新升级”[6],微型文化类纪录片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
有学者认为,现代跨媒介传播的类型主要呈现为三种方式:“一是作品内部的跨媒介叙事,二是生产机制的跨媒介运用,最后是不同媒介的跨屏传播。”[7]从近几年央视推出的微型文化纪录片来看,不少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着各类视频平台,不时依托明星效应,有效地提升了传播效能与影响。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微纪录片回应着新媒体时代观众对于精简影像的需求。一方面,短小的篇幅适应碎片化传播,也更加贴近快节奏生活之下的受众偏好;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可以在电视、主流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多个平台上播出,形成四方聚力的互动传播模式,最终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8]
但传播仅仅依靠多媒体平台联动还远远不够,唯有构造节目与观众完整化的互动传播链条,传播效能方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文化综艺的出发点,大多数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再现,但文化综艺的落脚点,理应是让沉浸在优质内容里的观众生成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如此,文化才能够得以通过影像化的媒介实现自我的裂变传播。”[9]《“字”从遇见你》擅于挖掘观众的文化传承使命感,有意让更多优秀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节目叙述对象(文字)本身就带有微传播的可能性。媒介融合时代下,就算是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一张图、一小段视频,它们都能凭借着微量的信息进行着广泛的传播。
司安民在《融媒时代加强影视精品创作研究》一书中提到:“当下,媒介融合大潮涌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边界正在不断消弭,融合态势日益加深,各种移动客户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占据传媒领域的大半江山。伴随着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科学技术支撑,新兴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打破人们旧有的信息交流模式,也开启了人们汲取信息的新纪元。”[10]
《“字”从遇见你》作为微型纪录片,其时长简短且结构精致的特点,与当今时代人们汲取碎片化信息的现象不谋而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大多数人皆置身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娱乐”等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人们追求着生活和学习的便捷,都希望能在网络上找到省时且有效的学习信息。但各类媒体软件所推送的文章与视频,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故而文化市场中常常会出现供非所求、以劣逐优的局面。之前央视推出的长时段文字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虽然含有大量的史学内容与故事线索,内容质量过硬,但略显晦涩的史学知识却难以在受众之间形成有效的传播,其节目形式与当今年轻人所喜爱的短视频形式大有不同。因此,它失去了一定的流量群体。而《“字”从遇见你》则敢于从传统的制作思维模式中抽离出来,形成自身的风格与特色,简短的视频里有着满满的“干货”,巧妙地适应了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土壤与受众对于“信息精简”的心理预期和诉求,极大地提升了自身传播的潜在可能性。
视像与听觉的完美融合,利于调动观众的感官,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传播印象和传播效果影响,“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其内蕴美感的呈现必然离不开视听语言的纷呈演绎。影视作品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通过刺激性的图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听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直接而又强烈地接受影像信息,进而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其对美的感悟。”[11]
《“字”从遇见你》作为微型影视作品,无论是从画面的精美度,还是从配音演员的解说词来看,都体现出了其精心打磨的痕迹。节目在发扬勇于创新、不落俗套风格的同时,以更加日常化、个性化的口吻,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与流变。正如制作人在阐述节目定位时所提到,“《‘字’从遇见你》是针对融媒体传播特别打造的微纪录作品,‘鲜活有趣’‘轻量化’‘知识性漫谈’的节目定位要求其表达有别于传统的纪录片语态”,[12]每次视频一开头,观众总是未见其字先闻其声:“哎哟,那字儿怎么写来着”,一声疑问,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听觉感官,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会谈,节目巧妙地从细微处调动起观众参与的兴趣,进而引导观众,使其在探寻文字的旅程中流连忘返。而每次一集视频结束时,解说员总会问:“今天,你写字了吗?”最后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缓缓播映汉字从甲骨文一路演变到楷书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没有一秒钟是浪费的”。
不光声音,节目画面中出现的水墨卷轴、丹青皮影、编册技法等都是中华文明的典型艺术象征。这在无形中便已为观众构建出了中国独有的古风韵味,展现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迎合了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国潮国风”。极高的音画适配度、受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之美……节目中的种种美学呈现皆与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不谋而合。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着重强调了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群体的参与感,认为“节目与受众通过开放性的对话方式,形成多重叙事表达,共同创造、转变、修改共享文化,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集体记忆。”[13]《“字”从遇见你》的节目运营模式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节目一改以往纪录片严肃正经的风格,突破了传统的“制作者-观众”的单向输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的被动接受者地位。“短平快的节目样态、生动化的节目风格,让观众有了全新的视听享受。丰富的历史讲解和趣味生动的表达,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14]这在无形中不仅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也有利于节目的“吸粉”与传播——短视频平台上用户所截取的片段素材,大多也是来自这些有趣的片段解说。
在第一季最后,解说员在解释“象”这个字时,他不仅亲自前去河南省郑州市实地考察,还通过河南电视台的标志、当地人的车牌等生活中的小细节来阐释河南省的“象文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许多看似存在传播门槛的文化,它们其实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媒,传播者与接受者处在了一个相对平等且平衡的维度,共同完成了这场文化的传播,也使得节目所传播的文化真正得以通俗化、大众化。节目的最后,解说员还为观众展现了一段关于“象”字的Rap。这一传播手段类似于央视之前推出的诗词音乐剧节目《经典咏流传》:运用时尚元素与明星效应,让音乐“赋能”诗词,从而实现文化的跨媒介融合。各种流行元素的穿插运用,是节目组的突破和尝试,观众在本应严肃正经的纪录片中找寻到的这些“惊喜”,拓展了文化纪录片的接受边界。这也为国内其他的微型文化纪录片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命题抽象且宏大。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且广阔,传播途径也在日渐革新。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微型文化类纪录片也在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联动与内容创新的方式融入大众文化市场。微型文化纪录片要想真正“出圈”,除了新兴技术的加持外,节目自身还需有过硬的文化内核,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新角度挖掘的同时,充分利用好融媒体时代的传播效应,让学术性的内容走向大众,这正是微型文化纪录片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