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辅图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2-12 00:48:54汪军华
传媒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编校书稿教辅

汪军华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数学也是我国所有儿童都需要学习掌握的学科素养。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活和学习中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

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普及性、发展性等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同时还考虑了各个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不仅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更能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1]

作为基础性学科,数学教辅图书一直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书本上的练习,课后的巩固与加强同样不可或缺,这样学生才能具备举一反三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当中的能力。而课后的巩固与练习离不开数学教辅图书。对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教辅图书可以帮助教师减少工作量,省去教师抄写题目的过程,还能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检测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数学教辅图书,教师布置作业只能采取黑板布置的方式,一方面要耗费学生抄题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抄写题目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新的错误。而教辅图书通过统一印刷,可以规避这些人工产生的错误以及时间损耗。

然而,笔者在审读数学教辅图书的工作过程中,发现此类书稿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超纲问题、题目难易程度设置不合理问题、重题问题、美术风格失当问题等。如果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不能认真细致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不合格的数学教辅图书在市场上销售,最终进入到学生的数学课堂,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不合格的教辅,不仅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体验,更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知识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危害不容小觑。

因此,立足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数学教辅图书编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试图从编校硬伤、学科知识构架合理、教学要求、学科素养等角度来研究如何做好数学教辅图书的编辑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就数学教辅图书的编写和修订提出个人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做好数学教辅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一、数学教辅书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习者长久坚持学习的学科,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自身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学习的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和化学,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笔者在审校各个阶段数学教辅的书稿时,发现稿件中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总结起来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超纲问题

数学学科包含的知识点多,教材各个分册及章节的知识难度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但各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衔接的关系,在编写书稿时,很容易出现超纲问题,并且呈现年级越低,超纲问题越严重的情况。

1.分册之间的超纲问题

笔者在编校一套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单元复习卷时,涉及的教材版本是北师大版。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超纲问题。比如,按照北师大版教材的设计,学生八年级下册才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但在一道探究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时,却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2.跨学科超纲问题

笔者在编校另一本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同步练习册时,在第三单元一道利用平行线求角度问题时,题干的背景却利用了八年级物理中的光的反射的知识点。显然,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知识,对于光的反射知识不太清楚,这会对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一定的困难。

除了以上两点外,超纲问题还会以其他形式存在于数学教辅书稿中,有的非常隐蔽,编辑在编校稿件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此类问题。

(二)题目难度设置不合理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也是按照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进行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笔者在编校一些稿件时,发现一些单元卷或者课时练习没有按照这一要求设置层层上升的难易梯度,导致部分学生在一开始做题时就遇到困难,无法顺利完成练习。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产生挫败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

笔者在审校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本同步数学教辅第三章“圆柱与圆锥”中关于“圆柱的体积”时,就发现了此类问题。该教辅每个课时设置了两个栏目:知识闯关、能力提升。学习圆柱的体积,首先是要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在该课时知识闯关栏目下的第一题:“已知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9分米,体积为63立方分米。另一个高为7分米,它的体积=_______。” 这道题目需要先利用条件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两个圆柱底面积相等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本题放在该课时的第一题的位置不太合适。因为这个圆柱的体积不能直接求出,需要通过利用其他的条件来求出它的底面积才能求出体积,难度稍大。这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还用到了转化的思想,对学生数学转化能力也有要求,此题放在后面的第五题左右的位置会更合适。

(三)重题问题

重题问题在理科稿件中均比较常见,因为每章及每个课时的知识点是固定的,而考查的内容均是按照知识点来设置,这就很难避免重题问题。在一本教辅稿件中,编辑初稿审查时会发现,重题问题非常普遍。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因受约稿时间限制,编辑会同时向两个以上作者约稿,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会出现交叉重叠。因此,如果某些题目中两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涉及,不同的作者就容易选取到同一道题目。单元卷内因为作者写稿时间跨度较小,而且可选择的题目较多,出现重题的概率比较小。但是站在整本稿件的角度来看,作者写稿时间跨度比较大,有些知识需要重点把握,课时练习、单元卷和期中、期末测试卷却很容易出现重题。而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时间跨度大,忘记看过的题目而导致重题出现。

(四)美术风格失当问题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果忽视了美育,即使培养了一个智商高但缺少美德和美的修养的孩子,其身心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而谈到美育,人们往往认为是美术课的任务。其实,在中小学各科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渗透美育,而数学教辅也同样承担着美育的作用。只不过,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2]

在数学教辅中,特别是低学段的教辅,考虑到学生认知的影响,一般都喜欢采用图片加少量的文字来出题目。而编辑在加工稿件时,往往专注于题目设置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上面,而忽略了对图片的审读,从而造成人物形象不佳等图片不美观的问题。比如在人物形象方面,人物的五官不协调,两眼的眼距超过正常人的眼距、画人物侧脸时嘴巴画在了腮帮子上等等。这些图片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数学教辅书稿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数学教辅图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及手段,做好其出版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针对数学教辅书稿中普遍存在的超纲问题、题目难度设置不合理问题、重题问题等,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以供相关编辑讨论及参考。

(一)甄选优秀写稿教师,提高原稿质量

一本书稿的原稿质量,是决定一本书是否能成为好书的关键。数学教辅书稿虽然不像一些语文及阅读类书稿那么明显,但是书稿质量高低也会影响整本书的最终质量。编辑在约稿之前,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有约稿意向的作者也要有所了解。数学教辅的约稿对象一般要在一线教师中选择。首先,编辑要根据约稿内容,选取在这个年级教学的教师。其次,约稿的教师需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的各个知识点、教学目标非常熟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非常了解。只有对教材、对学生都非常了解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编写书稿。编辑挑选好写稿教师后,要对作者提出具体的写稿要求,让作者了解编辑对整本书稿的定位、期望等。只有对双方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书稿服务,更好地提高原稿质量。超纲问题、题目难度设置不合理问题、重题问题等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原稿阶段就产生的,编辑可以在源头上就杜绝此类问题出现。最后,编辑和作者是一种合作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编辑应注意维护和作者的关系,要依靠作者、尊重作者,赢得作者的信任。通过发现、吸引、团结作者,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而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编辑才能约到自己满意、符合出版的稿件。

(二)熟悉教材,熟练把握教材重难点

数学教辅图书编辑也要和教师一样,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教材的各分册教材、各章中的难点,甚至要比教师把握得更牢固。编辑只有把这些知识都存于脑海之中,才能在审校稿件时轻松地发现超纲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有的错误比较隐蔽,但是只要编辑能提高数学学科素养及技能,就能在审读稿件中一并解决这类问题。

(三)加强编辑审美能力,善于借助美编力量

要提升书稿中的图片质量。首先,要对画手进行严格的筛选。所选画手不仅要画功一流,画风符合大众审美,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积极拥护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方针。其次,要善于借助美术编辑的力量。每个出版社都有美术编辑,编辑要充分借助美术编辑的力量来审读书稿中的图片。出版社要转变思路,不仅美术类图书需要美术编辑审稿,各类图书也要经过美术编辑审稿,切实提高书稿中的图片质量。最后,编辑也要加强学习,要多看一些美术类图书,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处理书稿过程中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完善“三审三校一读”流程,提升编辑自身能力

完善的审读流程能有效提高稿件质量,减少错误。图书出版工作要坚持“三审三校一读”流程,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复审,社长、总编辑终审,这三个层次的审稿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三级审稿人的专业能力及素养都是逐渐上升的,只有经过三级审稿,我们才能判断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在审稿过程中,三审人员不仅要检查书稿在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方面的问题,更要重点关注政治和政策方面的问题。校对是编辑工作的继续,“三校一读”也必须多人交替进行,因为同一内容的书稿,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完成,难免注意力分散,忽视了知识或者校对盲区,而由不同的人三校,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3]

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图书编校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编辑的编校业务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编校队伍素质,从而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出版业要将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编校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制定并执行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4]编辑工作是一项让人感到光荣而又高尚的职业,又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品德,还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既要享受编辑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荣耀,也要忍受平常工作中的枯燥与重复。此外,编辑人员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掌握一些外语知识。在平常的工作中,编辑要加强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以便适应现代编辑的工作需要。

三、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是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每一个教辅编辑都是教育路上的铺路砖,应该时刻谨记加强自身的编辑能力和责任意识,牢牢树立原则意识,做好教辅图书的出版工作。

猜你喜欢
编校书稿教辅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9:44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34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传播与版权(2018年6期)2018-03-28 12:24:25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出版与印刷(2016年2期)2016-12-20 06:32:19
教辅虐我千百遍
我待教辅如初恋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3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48
编校手册
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 13: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