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模式下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

2023-12-11 02:37王万敏程小龙杨爽赵家义佟智颖商艳韩一平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军医规培全科

王万敏,程小龙,杨爽,赵家义,佟智颖,商艳,韩一平

科研与临床相辅相成,医学人才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今后发展的竞争能力均离不开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不仅是专业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也是解决工作中疑难问题的必需素质,是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承担着国家、上海市及海军基层军医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任务,培训经验丰富。结合前期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海军基层全科医师培训模式对学员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影响学员全面发展。因此,全科医学教研室制定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计划,该方案通过借鉴研究生教育导师制、编写科研自学教材、提供科研实践平台等方式进行,本研究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前后的教学成效进行分析、评价,为后续教学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下规培的学员为试验组(34 人),常规海军全科规培学员为对照组(42 人)。纳入标准:(1)2019、2021 级海军规培全科医师;(2)对不同培养模式知晓并同意的学员。排除标准:(1)不愿接受不同教学模式;(2)全科地方规培;(3)中途退出或不能进行成果反馈。

1.2 培养方法

对照组学员按照海军全科军医规范化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试验组学员在上述培养方案基础上,实施研究生教育导师制、以自编科研教材为基础完成科研培训课程、定期参加科研小组活动。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比较查阅相关文献能力,通过调查问卷[1]、理论考核等工具进行评价。

1.3.2 评价内容 (1)理论知识水平: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3 次理论考核平均成绩;(2)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称;(3)科研能力自我评价:采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包括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6 个维度30 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0 分为无法做到、1 分为较少做到、2 分为尚可做到、3 分为经常做到、4 分为完全做到,总分范围为0~120 分,分数越高说明科研能力越强;(4)文章发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发表论文层次(SCI、核心、其他期刊)。

1.3.3 调查方法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调查,使用问卷星制作在线调查链接及二维码,并将所有题目均设置为必答题,若出现漏填,点击提交时,会出现要求补填提示,以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分别进行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或[M(P25,P75)]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规培医师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76 名海军规培医师,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一般资料比较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知识水平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3 次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分别为(76.38 ± 5.91)分和(76.92 ± 7.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75),试验组和对照组3 次理论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比较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比较

项目理论成绩1理论成绩2理论成绩3平均分数试验组(n=34)75.76 ± 11.47 75.21 ± 7.76 78.18 ± 8.19 76.38 ± 5.91对照组(n=42)76.95 ± 11.31 79.40 ± 11.36 74.40 ± 12.43 76.92 ± 7.98 t 值0.45 1.91 1.52 0.33 P 值0.65 0.06 0.13 0.75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比较

试验组学员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比较[分, 或M(P25,P75)]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比较[分, 或M(P25,P75)]

项目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试验组(n=34)7.41 ± 2.18 14.50(10.00,17.00)9.50(7.25,12.25)12.53 ± 4.91 12.00(10.00,15.00)13.50(10.00,18.00)对照组(n=42)6.36 ± 2.27 11.00(8.00,14.00)7.50(4.00,11.00)10.55 ± 4.41 10.50(6.00,14.25)12.00(19.00,16.25)t/Z 值2.05 2.68 2.17 1.01 1.34 1.24 P 值0.043 0.007 0.030 0.068 0.180 0.220

2.4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发表论文情况比较

试验组学员共发表论文5 篇,其中包括SCI 期刊1 篇、核心期刊1 篇,对照组共发表文章2 篇,其中SCI 期刊0 篇,核心期刊1 篇。试验组学员发表论文数量有增多趋势,但因为总体数量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

3 讨论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战略地位的确立,2019 年海军启动首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开始承担包括国家、上海市及海军基层军医在内的规范化培训任务。全科教研室参与负责的首期海军全科医师2021 年培训圆满结束,参加结业考核的学员全部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为海军基层部队输送了一批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取得丰硕教学成果之外,教研室经过调查研究也发现,目前海军基层全科医师培训对学员科研能力重视不足。

3.1 重视军队全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2018 年海军建立“8+28”个月的基层军医规范化培训制度。由于海军全科军医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也缺乏国外相关培养模式的参考[2],目前培养模式主要借鉴地方全科医师培养方案,培训目标主要以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技能为主,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目前参照上海市规培方案,添加部分军事医学内容作为补充课程的海军全科军医培养计划,无法全面提高基层军医科研能力,直接制约基层军医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缺乏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将导致基层军医科研创新能力缺乏,继而影响卫勤保障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需加快培养军队医学人才科研能力[3-4]。

3.2 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方案的探索

由于目前规培方案主要侧重于临床技能培养,对于全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缺乏重视[5],相关培训课程和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满足军队对全科医师的培养要求,全科教研室根据既往教学经验、前期调查研究[6],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编写科研自学教材、借鉴研究生教育导师制、提供科研实践平台等方式进行。

3.2.1 编写科研自学教材 邀请相关专家编写“海军全科军医科研能力提升”教材,在网络安全的原则下为学员进行网络授课、短期集中授课等,减少了学员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8]。授课内容覆盖科研工作全过程,包括文献检索、科研选题、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科研论文撰写、专利申请以及基本科研技能等多个方面。经过定期授课、科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规培医师发现科研问题、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3.2.2 借鉴研究生教育导师制 在海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行科研导师制、因材施教。导师制始于14 世纪,目前已被推广至本科教育及毕业后教育领域[9-10]。国内多个培训基地、专业设置了规培医师导师制[11-13],通过建立明确的师生关系,增强带教导师的责任感及规培医师的归属感,最终提升培训质量,增强科研能力和科研产出。另外该模式还设立定期考核制度,结果与绩效挂钩,提高老师和学员积极性、主动性。

3.2.3 明确科研培训方向 结合规培学员自身职业特殊性、学院军事医学和战创伤急救的优势,定期组织学员进行特定科研文献阅读、围绕军事医学进行科研课题设计。

3.2.4 创建高质量科研实践平台 依托大学、医院与科室现有条件,整合科室现有科研力量,对科研兴趣浓厚、科研基础扎实的学员开放试验室、提供试验设备、给予方法指导,全方位支持学员科研实践及产出。

3.2.5 规培效果定期评价 定期对学员的理论知识、科研思维能力、科研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保证学员临床与科研能力并行,确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3 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部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符合基层部队卫生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14]。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在海军全科规培医师中执行,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在该模式下学员临床轮转学习、基本理论学习未受到影响。本研究发现试验组学员在问题发现能力、科研设计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下学员已对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开展。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方面试验组学员的能力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两者在科研实践、资料处理、论文写作及发表文章数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从侧面说明科研能力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规范化培训。

3.4 培养模式及方案的完善及改进

在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下,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夯实了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发现科研问题、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有研究发现基层军医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高于基层工作期间,可能的原因是规培期间参与科研困难程度小、军队综合医院平台高等[2]。因此规培出站后返回一线基层部队的医师如何持续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教学难题。为此,课题组在该模式下仍延续在规培期间带教的师生关系,一方面上级医师可以及时把关,使一线官兵的健康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医院技术支持下进行远程视频教学,对基层军医定期远程培训,使全科军医知识储备得到持续增强。

综上所述,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海军全科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下,其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使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得以提升。但基层军医存在规培后继续教育问题,延续规培导师制、定期开展远程教育是值得探索的培养方式。

猜你喜欢
军医规培全科
我的军医爸爸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西南军医》2015年第17卷总目次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