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路径与对策

2023-12-11 00:08彭柳林池泽新余永琦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十四五江西省

彭柳林 池泽新 余永琦

摘要:為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有效提升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五”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西省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装备产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建后管护资金基本缺失,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与建后管护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此,在总结并借鉴重庆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建议:一是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列为“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工程;二是将县级层面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职能合并,制定出台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三是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四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五是坚持试点先行,先聚力建设若干个省、县共建样板工程,同步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工程,逐步推广。

关键词: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高标准农田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553 (2023) 11021007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rmland mech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aking Jiangxi as an example

Peng Liulin Chi Zexin Yu Yongqi

(1.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echanization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farmland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ere sorted out, it was found that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in Jiangxi province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industry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ed service have developed rapidly, land scale management and farmers income level have been steadily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weak farmland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funds, basic lack of post-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funds,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latively lag behind post-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Based on this, Chongqings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are summarized and used for refer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mech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farmland in Jiangxi Province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to make the mech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farmland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farmland as the key project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The second is to combine the functions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t the county level, formulate and promulgat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zed farmland transform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he third is to build a diversified financing mechanism. The fourth is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work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bene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e fifth is to carry out the pilot project first, and gather together to build a number of model projects constructed jointly by provinces and counties, and synchronously build a number of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promote the extension step by step.

Keywords:Jiangxi Province;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farmland mech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high standard farmland

0引言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耕地形态零乱细碎对农业规模化与机械化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1]。日本、韩国以及重庆针对“巴掌田”、“鸡窝地”开展“改地适机”的宜机化改造实践证明,农田宜机化改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暂未对农田宜机化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李升发、张宗毅等专家学者基于现实考察发现,丘陵地区因地形因素无法通过农业机械替代农业劳动力,致使丘陵耕地无法发挥经济效应[23]。丘陵山区不考虑宜机化改造,将面临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局面,甚至会严重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宜机化主要表现为对农田地块开展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弯变直等工程改造,以改善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的整治[45]。中国地域面积辽阔,山地和丘陵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以上,丘陵山区高占比与综合机械化率低排位的重合度高达82%,地形地貌与机械化率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6]。可见,耕地条件是影响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第一因素[7]。丘陵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相对更为严峻,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平原地区,导致地块抛荒现象更为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对宜机化改造来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2018年12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提出,“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到2025年,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55%”。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出台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提出推动改善丘陵山区农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农机适应性,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规范和加速了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工作。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21年农业农村部也明确将宜机化改造作为高标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8],已列入《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重要任务,有助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释放我国丘陵地区耕地潜力,为丘陵山区融入现代农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十三五”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并借鉴重庆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出推动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1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战略意义

1.1农田宜机化改造是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举措

从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4年34.3%上升至2020年71.25%,同比2004年累计增长了107.72%,年均增长率4.68%;同比“十二五”末期(2015年),增长了7.43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三五”突破70%的大关(图1)。2020年,我国农业机耕率为85.49%、机播率为58.98%、机收率为64.56%;其中小麦机械化率为97.19%、水稻机械化率为84.35%、玉米机械化率为89.76%,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机械化率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对省份而言,各省份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排名前8的省份有黑龙江(96.8%)、新疆(84.8%)、山东(84%)、内蒙古(84%)、江苏(84%)、天津(83%)、河南(82.6%)、河北(80%)。

我国丘陵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的地区更是如此,甚至出现“有田无人耕”、抛荒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2011—2018年,我国西南丘陵山区耕地抛荒率从21.6%增加到27.2%[9]。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摸查显示,2019年,中国1 429个丘陵山区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6.8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92个百分点,比非丘陵山区县低33.87个百分点。2020年,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对山西、重庆、湖南等10个主要丘陵山区省份监测显示,“土地不平整,农机进地后不方便作业”、“地块细碎,作业效率低”和“没有机耕道,农机田间转移不便”是制约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三大难题,与农田宜机化改造内容高度重合。

1.2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

江西省土地总面积达16.69万平方公里,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丘陵山地占比接近80%,其中山地占比36%,丘陵占比42%。这就决定了丘陵山区农田是江西省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二次国土调查,江西省6°以上耕地占比31.02%,其中6°~15°丘陵耕地占比24.46%,15°~25°山区耕地占比5.37%。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主要在基础条件好且相对容易的平原区域,丘陵山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偏低。据统计,江西省有40%左右的耕地没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无机可用”和“有机难用”的矛盾突出,属于耕地闲置撂荒的重点区域。2020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4号)提出:“十四五”期间,江西省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00千公顷左右,改造提升600千公顷左右。推进山地丘陵梯田化改造示范工程,提高山地丘陵区梯田化率和农业机械化率。达到这样的目标,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丘陵山区所占的比重大,建成后,丘陵山区梯田化率高于90%。

1.3丘陵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丘陵山区是江西省果、蔬、茶和特色粮油的重要生产基地,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区域,在江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中关系重大。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丘陵山区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農业劳动力短缺且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丘陵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调查情况来看,江西省丰城、九江、宜春、吉安、赣州等地种植户普遍反馈,丘陵山区土地不平整,没有机耕道,地块细碎,严重制约了农机的可达性和使用效率,“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问题凸显。同时,请工难、人工成本高、聘请的老龄劳动力风险大等问题又突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在婺源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种植油菜的意愿已经有所下降,丘陵山区开始出现抛荒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年轻人都愿意去繁华的都市,留在农村古色古香建筑里的婺源人大多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当地油菜大多种植在坡地、细碎的小块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农资运输都非常不方便。

2“十三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分析

2.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突出,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国务院通报奖励;超额完成了772khm2建设任务,实际新建高标准农田超786khm2,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贡献了“江西方案”。

2.1.1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一方面,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壤质量取得明显改善。“十三五”规划期间,耕地质量平均提升约0.5个等别,每公顷粮食产能提高750kg以上,土地流转率达70%,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面积占比44%,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周期由2~3年提升做到1年建成并“上图入库”。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了农业生产领域“以机换牛”“以机代人”的步伐。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了农民购机、用机热情,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引领,农机农艺、机械化信息化大力融合等途径,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明显提升。2020年,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99%,机收率达99%,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3%,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水稻机械化植保、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超过了50%。“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推广应用“稻—稻”、“稻—油”、“稻—再—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提升18个百分点,泰和、崇仁、高安等8个县获评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1.2农机装备产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一方面,农机标准体系、质量保障、安全监管等建设得到加强,推动了农机市场规范化发展,竞争有序、健康发展,培育了绿萌科技、增鑫牧业、良田农机、大隆重工等农机装备生产企业的新兴力量,为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19年,萍乡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永丰、余江、湖口、宁都、鄱阳等35个县(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另一方面,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服务链条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从单一为水稻生产服务延伸拓展至茶叶、果业等作物。到2019年底,江西省农机服务组织达1.17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 208个、社员2.3万人。农机户达101.88万个,其中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达35.03万个。持续保持了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态势。

2.1.3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2017—2019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平均土地流转率76.9%,高出江西省近30个百分点,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提升;新增耕地面积超过6.36khm2,按照调出基准价测算,可实现指标交易收益超过137亿元;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万余个,在江西省1 289个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91.73khm2,惠及贫困户5.99万户。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土地重新投入农业生产,复垦的土地得到利用,土地流转产生租金收入,农民收入得到增加。江西省此次统筹整合资金推进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江西90%的县(市、区),其中97%为国定及省定贫困县(市、区),而贫困县(市、区)占资金投入的99%。2020年,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 772.4khm2,比2019年增加107.27khm2。江西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2.15×1010kg以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2.2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丘陵山区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宜机化改造任务艰巨

到2019年底,江西省还有近45%的耕地没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且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海拔较高、地形落差大、交通闭塞,建设成本高、难度大。2017年以前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普遍偏低,受自然灾害破坏和建后管护不力等因素影响毁损较严重,“十二五”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评估结果显示,江西省需要改造提升的农田面积达600khm2。丘陵山区“无机可用”和“有机难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制约了该地区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根据《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范围涉及81个县(市、区),其中丘陵县(市、区)23个、山区县(市、区)42个,丘陵山区县(市、区)占总数的80%,如表1所示。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任务艰巨。

2.2.2建设资金不足,建后管护资金难以保障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项目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江西丘陵山区多,土方平整量及沟渠修筑都要比平原地区多,中央对高标准农田补助标准只有15 000元/hm2左右,与实际建设成本差距较大,需要地方配套资金45 000元/hm2以上,财政体系压力增大。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主要是建设资金,建后管护资金基本缺失,大部分项目建后依靠当地村委会或水管站等部门来维护,人员、经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造成工程难以长效发挥作用。依据重庆等地实践,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成本在15 000~60 000元/hm2之间。其中,2°以下耕地改造成本大约为30 000元/hm2,2°~6°耕地改造成本大约为45 000元/hm2,6°~15°丘陵耕地改造成本大约为60 000元/hm2,坡度在15°~25°山区土地整治成本更高。因此,按照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45 000元/hm2标准,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其中,丘陵地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资金缺口为15 000元/hm2,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资金缺口更大,预计22 500元/hm2以上。

2.2.3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建后管护相对滞后

农田建设方面的法制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缺乏专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管理制度还未健全。一些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缺乏专门农田建设监管机构,缺乏农田建设监管制度、機制和监管经验。乡镇基层尤其缺乏农田建设技术人员和监管能力,农田建设进度滞后和建设质量不达标问题时有发生。此外,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后续监测评价和跟踪督导机制还没有建立。各地2017年以来实施的项目管护资金落实标准偏低,仅75~300元/hm2,安排管护财政预算的县仅占65%。2017年以前各部门分散实施的项目,绝大部分没有落实管护责任,没有开展日常管护,设施设备损毁严重,常年带病运行,使用年限缩短。此外,省、市、县农田建设技术服务支撑队伍体系还没有建立,上图入库、技术审核、标准制定、调查统计等技术服务工作缺少专门技术机构支撑,与繁重的农田建设任务不相匹配。江西省部分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重视不够,存在简单硬化沟渠道路、填埋田间塘堰等生态环境问题,缺乏田间林网、节水灌溉和生态护坡等生态工程建设,与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等有效融合不够。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业集约化、绿色化生产水平仍然不高。

3重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经验做法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最大短板所在、也是巨大潜力所在。重庆进行了农田“宜机化”的成功探索,制定了标准、建立了机制、配套了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3.1实施方法

3.1.1由“以机适地”向“改地适机”转变

重庆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山地丘陵占比九成多。2014年开始,重庆农委在推动农机装备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大功率、高性能机具在细碎、坡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的丘陵地块上难以施展问题。2015年开始,重庆农委把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工作思路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以机适地”为主向“改地适机”为主转变。通过整治土地,为大中型农业机械顺利进入田间高效作业及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1011]。同时积极探索“农田宜机化+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多业融合”的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从百亩级社组试点开始,到千亩级整村示范,再到万亩级整乡推进。

3.1.2合并农田建设和农机管理职能

职能合并后,农田和农机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从农田、农机融合角度共同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2014年以来,重庆市结合农机化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相继制定了《重庆市丘陵山区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出台了《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金融支持农田宜机化整治方案》《关于农田宜机化整治先建后补的通知》《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宜机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农业信贷担保或股权投资支持农田宜机化整治产品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定。

3.1.3建立“农户参与、先建后补、定额补助、差额自筹”工作机制

重庆的农田宜机化改造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先行改造,验收合格后进行定额补贴,成本差额部分由主体自筹,该做法有效带动了社会投资,农田建设资金来源实现多元化。《重庆市关于农田宜机化整治先建后补的通知》提出,“地(田)块连通改造”补助15 000元/公顷、“缓坡化改造”补助22 500元/公顷、“水平条田、水平梯田和坡式梯台地改造”补助30 000元/公顷。截至2019年底,重庆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13亿元,带动规模经营主体投资4.4亿元,在全市32个区、县实施农田宜机化整治项目300多个,累计改造面积34khm2。2020年,重庆市政府投资1亿元,2020年底宜机化改造面积累计达到66.7khm2

3.1.4实行“土地入股、固定保底、年终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

农户可以先后五次获利,第一次,按照入股土地类型,每年租金旱地3 000元/hm2、水田4 500元/hm2;第二次,按照村集体25%、村民小组15%、合作社10%、入股农户50%的比例,享受年终利润分配;第三次,村民小组15%红利按人头进行分配;第四次,村集体25%红利作为集体发展资金;第五次,村民务工,日收入50元左右。

3.2主要成效

重庆“改地适机”的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成功实践表明,农田宜机化改造符合丘陵山区农业高效、规模化发展方向,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是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根本路径,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乡村振兴。

3.2.1吸引大量年轻人投资经营农业,乡村产业振兴出现良好势头

重庆已经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的404个新型经营主体,平均土地经营规模28hm2,平均年龄低于45岁,有相当部分是30多岁的年轻人。这些青壮经营主体将荒山荒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和深加工销售,推动了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3.2.2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和农业全要素效率大幅提升,节本增效明显

农田宜机化改造后,田间管理更加方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66.2kW以上的农业机械可自由进出田间地头作业,大幅提高了水稻、油菜、榨菜、花椒、牧草等全程机械化率和劳动生产率,每茬种植粮食作物节约成本5 850元/hm2,种植主要经济作物节约成本6 750元/hm2

3.2.3引发多省学习借鉴,加快了全国农田宜机化改造进程

2017年,丘陵山区面积占比较大的21个省(区、市)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在重庆召开的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座谈会。通过学习借鉴重庆市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改造经验,湖南、湖北、安徽、山西等省份纷纷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13]。如山西省2019—2020年开展了4 000hm2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湖南省2020年拿出3 000万元在15个县开展1 600hm2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工作;安徽省2020年安排10个县开展试点;四川省2021年进行了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

4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议

4.1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列为“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工程

根据“十四五”期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特别是丘陵山区梯田化建设目标,建议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建设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三区”划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参考重庆以及日本、韩国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农地整备技术标准与规范文件[1314],结合江西省实际,制定出台《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

4.2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

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成本比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本更高。依据重庆等地实践,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成本为67 500元/hm2以上,高于江西省现行45 000元/hm2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因此,建议在现行投入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投入。继续整合涉农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还要引导带动社会、金融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投融资,用好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

4.3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坚持“先建后补、差额包干、谁用谁建”原则,推进丘陵山區农田宜机化改造,在农田改造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机户的作用[15],让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成为项目实施主体和项目后期使用主体。借鉴重庆做法,实行“土地入股、固定保底、年终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区分不同坡度,制定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补助标准。

4.4坚持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制定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方案

先聚力建设若干个省、县共建样板工程,同步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工程,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一方面,重点针对坡度在15°以下的丘陵山区区域进行土地宜机化改造,在资金有限和技术标准不成熟的情况下,选择5~10个丘陵山区县实施山地丘陵区梯田化改造高标准建设示范工程。另一方面,建议坡度在15°~25°之间的区域进行梯台化整治,发展畜牧或林果业;建议坡度大于25°的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有必要提前谋划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后经济作物、林果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重视种养结合中农业机械化装备不足问题。探索“农田宜机化+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多业融合”的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4.5加大宜机化基础设施改造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集合多方资源重点推进机耕道标准化建设,让农机有“用武之地”。加快推进山区丘陵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变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提高农业作业便捷性和适宜性。整合现有资金渠道,积极应道社会资本参与晒场、烘干、机具库蓬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大中型农机产品全程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保障“农机能下田、下田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小军, 钟萍, 谷剑, 等. “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的七条原则[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4): 20-21, 24.

[2]李升发, 李秀彬. 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J]. 地理学报, 2018, 73(5): 803-817.Li Shengfa, Li Xiubi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5): 803-817.

[3]张宗毅. “十四五”期间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若干重大问题与举措[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11): 13-28.Zhang Zongyi.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suitable for mechaniza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20(11): 13-28.

[4]张丽茜, 赵国存, 吴荣涛. 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解读与建议[J]. 农学学报, 2013, 3(5): 62-65.Zhang Liqian, Zhan Guocun, Wu Rongtao. Interpret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high standard basic of farmland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2013, 3(5): 62-65.

[5]王珂, 李玲, 黎鹏. 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37(6): 706-713.Wang Ke, Li Ling, Li Peng. Study on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food security [J].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2021, 37(6): 706-713.

[6]罗锡文.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J]. 农机科技推广, 2011(2): 17-20.

[7]刘鹏伟, 杨敏丽, 张小军, 等. 基于高质高效的西南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模式评价[J]. 农业机械学报, 2022, 53(S1): 140-149.Liu Pengwei, Yang Minli, Zhang Xiaojun, et al. Evaluation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model based on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in southwest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2, 53(S1): 140-149.

[8]农业农村部: 2022年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工作确定[J]. 农业机械, 2022(2): 45.

[9]Wang Y, Li X, Xin L, et al.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its driver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719: 135132.

[10]董飞, 赵伟.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2): 344-349.Dong Fei, Zhao Wei. Delimitation of construction area of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Taking N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0, 27(2): 344-349.

[11]吴修明. 重庆市永川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成效及对策探析[J]. 南方农业, 2023, 17(1): 268-271.

[12]王五明, 贺孝兵, 刘丽芳, 等. 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探讨[J]. 当代农机, 2022(4): 28-30, 32.

[13]吴萍, 曹光乔. 韩国农田整治对我国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借鉴与启示[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 43(9): 158-164, 181.Wu Ping, Cao Guangqiao.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in South Korea to the farmland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J].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22, 43(9): 158-164, 181.

[14]吳萍, 张宗毅. 法规标准、持续投入和农户参与:日本农田宜机化整治与启示[J]. 世界农业, 2021(8): 13-23.

[15]李飞, 张宗毅, 张萌. 耕地宜机化与农机购置补贴效能改善[J]. 世界农业, 2023(7): 112-124.

猜你喜欢
十四五江西省
模拟成真
江西省审计厅“三个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吃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