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价值作用及演奏技巧

2023-12-11 22:03笪齐
艺术大观 2023年32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交响乐团

笪齐

摘 要:交响乐团的整体音响效果划分为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声部,其中低音部主要是由低音提琴创造。低音提琴音色浑厚、音调较低,在交响乐团中具有凸显低音部、突出主旋律、丰富情感的价值与作用。本文对低音提琴以及交响乐团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在交响乐团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演奏技巧,有效提升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低音提琴;交响乐团;价值作用;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2-00-03

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已经从基本的物质追求转向精神文化的追求。音乐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人们实现情感思想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交响乐高雅、严肃,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一般是由弦乐、管乐、打击乐组成,是能够发挥各种乐器功能以及表现力的音乐形式,通过不同的乐器,所组合成的音乐作品直接将其情感内涵表达出来,对于丰富听众感官体验,提升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低音提琴以其独特的音色、音调,在交响乐团低音部演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能够把握乐队的走向,调整节奏。因而,深入研究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的价值与作用,基于其基础演奏技巧,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有规律地进行训练,从而提升乐团整体演奏效果。

一、低音提琴及交响乐团概述

(一)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最早出现在17世纪前期,由一种倍低音古提琴演变而来,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众审美意识的改变,低音提琴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古提琴还低八个度,其体形庞大,演奏技巧多变。在乐团中因为其浑厚的声音,能够创造出最低的音,是交响乐团低音部的根基。

在交响乐团中,低音提琴常被听众忽略,主要是因为其音域太低,振动频率没有其他乐器高,在演奏中呈现音色效果的时候会将重点放在小提琴、大提琴、钢管组上。虽然低音提琴的音色难以让人发现,但是其在交响乐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低音提琴音域宽广、音色饱满,情感丰富,富有生机,很容易引发观众对作品的思考。经过时代的发展与演变,在现代派作品中,节拍多样、节奏复杂的乐件需要通过低音提琴发挥其独特的特点,使得交响乐团的表演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低音琴演绎者需要根据现场气氛、乐队水平、现场表演状态做出临场反应,将乐队中各个乐件串联在一起,使得音乐整体和谐、融洽。同时,在交响乐队表演中,借助巧妙的低音能够将听众带入音乐氛围中,感受交响乐的价值与艺术。这都说明了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所处的重要角色与地位,低音提琴演奏者需要重视自己的地位,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1]。

(二)交响乐团

交响乐(Symphony)源于古希腊,意为“共响”,中世纪被称为某两音谐和的结合。交响乐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到现代已经成为发挥各种乐器功能与表现力的音乐演绎模式,甚至为了展现作品,还可以融入电声乐器。可以说交响乐是对所有器乐合奏曲与重奏曲的泛指。交响乐团又称管弦乐团,是由弦乐器、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共同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团,对交响乐进行演奏,且融合了多种乐器的声音,使之协调,极具音乐美学价值。总之,交响乐丰富多彩,极具表现力,就如尼采所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而交响乐团丰富、多彩,能够将交响乐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展现。

二、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价值作用

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产生的音响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交响乐是多层次立体的音乐,立体的音乐离不开和声,和声的组成少不了低音提琴;交响乐又是戏剧性的音乐,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刻画出对比、矛盾的音乐形象,既要有高音的洪亮,又要有低音的沉稳,从而体现音乐作品的庞大、宏伟。为此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是“基石”,需要把握好其价值作用,从而创作出更加辉煌的音乐,让听众震撼。

(一)加強作品旋律对比

音乐作品以旋律为主体,以“动听”为主要表演目的。“对比”是最直接、最能让人感受与体验到作品美感的方式。观众在欣赏交响乐团的表演时,会不自觉地对自己听到的音乐旋律进行对比,在旋律中有主副旋律之分,为此观众很容易注意一些主旋律,而对副旋律并没有那么在意。低音提琴因为声音过低、过沉,很多人没有关注到它的声音,观众在欣赏完作品后,常常赞叹这个作品的旋律是多么动听、迷人,自己已经被带入作者的情感中。实际上,在交响乐团中各个乐件之间相互合作、协调融合、差异对比才能够有较为凸显主副旋律之分,低音提琴能够加强作品的旋律对比性,主旋律围绕低音旋律功能走向形成线条,副旋律无法取代主旋律。主副旋律之间的对比,丰富了交响乐团作品的呈现力,其中就有低音提琴起的重要作用[2]。

(二)准确表现旋律情感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需要人们去领悟创作。作曲家能够通过低音提琴浑厚的低音迅速引发听众共鸣,达到情感表达的目标。交响乐在演奏过程中存在音调、节奏的变化,借助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让作品情感表达更加强烈。而低声部中的情感表达就必须运用到低音提琴,比如低沉、惆怅、深沉的情感。为此,现代很多作曲家已经开始利用低音提琴的高把位音色来辅助旋律的情感表现,甚至已经开始由低音提琴为主要演奏,从而体现作品的情感。低音提琴在演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挥自身表现力,还能够衬托其他乐器,增加作品的层次感。低音提琴这种独特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交响乐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低音提琴音色的衬托,旋律的情感表现更丰富,在旋律的情感上也突破了低音提琴本身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更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凸显出作品低音部

在交响乐队中,低音提琴在低音声部中具有支撑作用,与其他如巴松、长号、大号以及大提琴等共同组成低音部。实际上,在交响乐团的演奏过程中低音部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人们在刚开始接触交响乐的时候,对低音部几乎没有感知。这个时候就需要低音提琴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在创造低音部的同时,凸显出作品低音部。低音提琴独特的音色能够在作品旋律分层的时候,明显地区分低音与高音。低音声部需要低沉、浑厚,而低音提琴刚好具备这样的音色特点,在演奏过程中,使演奏效果更为鲜明、牢固和深刻,增加表演的魅力和辨识度,更加丰富浑厚的层次感[3]。

三、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演奏技巧

交响乐团演奏者必须有精湛的演奏技巧,要加强对乐器特质的理解与有效练习。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掌握乐器基本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深入挖掘乐器的潜能。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重要位置,就需要低音提琴演奏者能够演奏出丰富圆润、清晰结实、深沉稳重的音色,根据作品内容及时调整弓法、把位等。

(一)正确掌握弓的使用方法

在交响乐团演奏中,低音提琴音乐相较于其他乐器声音更低沉,在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声部更加需要演奏出清晰的声音。这就需要演绎者注重对弓的使用,让身体与弓融为一体,让弓体横向垂直于琴弦运动。注意握琴手的用力、手腕灵活性以及持弓的方式。持弓法一般分为“抱拳式”与“指捏式”两大类,每一类又包含两种持弓法,为此持弓法共有四种。不同持弓法所需指法、力道不同,在演绎不同作品的时候要注重持弓方式。在交响乐团中低音提琴声部需要仔细聆听其他成员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以及根据作品充分运用弓的各个部位以及弓长和力度比例进行演奏,同时还需要对弓速、运弓方式进行控制,不断调整自己的声音,从而融入整个声部中。在演奏过程中,判断持弓正确与否,主要是看持弓姿势是否自然、协调,演奏效果是否能达到通常所要求的运弓技巧。比如,在演奏音量较大的作品时,运弓的时候,手背、手腕、小臂以及大臂都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肩膀、大臂保持放松,让更多的弓毛摩擦琴弦从而发出圆润的声色,因为所需要的力量较大,还需要注意避免手腕、手指给予弓杆过多压力而产生扁平尖锐的音色。低音提琴演奏者要合理分配、正确使用弓,记住弓的力度、跳弓位置、高度以及与弓速之间的关系,再结合不同作曲家风格以及作品本身要求保证演奏时自然有力。

(二)音准与换把的掌握

在音乐的演奏中,拥有精准稳定的音准是一位合格音乐演奏者所必备的条件。弦乐器在音准的确定上只能凭感觉以及肌肉记忆,低音提琴较大,它的把位和换把的距离亦是最大的,这就提高了对左手按弦以及音准的要求。为此,演奏者需要依靠平时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对音准的把握,同时还需要演奏者具有很好的听觉能力,且对音高有一定的敏感度。在交响乐队演奏中,低音提琴的演奏者不仅需要有着精准的音准概念,还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就是根据乐团的表演去调整音高,互相靠拢,从而呈现出完美的听觉盛宴。

低音提琴琴体较重,换把与换位是距离最远的。换把的时候拇指不发力,由大臂带动拇指则发出的声音更加自然。平时在换把训练的时候,尽可能让手臂与手融为一体,练习流畅发音。手指之间要保持固定的有效距离,能够使换把时的音准更加准确、自然。在交响乐团中,要根据不同作品风格以及指挥的特殊要求合理安排低音提琴的指法与把位,最重要的是协调整个作品,避免大跳跃式的换把,应尽量使用同把位不同弦。同时,优先考虑低把位或者相对安全的把位,确保整个交响乐呈现出协调的、完美的演奏效果[4]。

(三)加强节奏感的训练

交响乐团中每一位演奏者有自己的身份与站位,低音提琴的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在日常学习与表演中,加强对自身心理、生理以及演奏技巧的训练,尤其是节奏感的训练。音乐是由一个个音符组成的,音符之间的不同律动产生了节奏。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由节奏决定的,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节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可见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性。但节奏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十分不易。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地表达出节奏,才能理解乐器的性质、音乐风格以及内在情感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在早期的交响乐团中,低音提琴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不仅以低音支撑整个乐团,同时还能与指挥家共同控制乐队节奏。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曲家注重曲目的多样性,这就导致节奏越发多变。在交响乐团中,自由节奏往往由指挥进行,低音提琴在整个交响乐团中注重节奏,因此,加强演奏者的节奏感训练,保持节奏的精准性与稳定性,从而能够稳定乐队和作品。低音提琴演奏者在平时可以借助节拍器来提高自身的节奏感,增加对不同节奏的训练,精准理解节奏的概念,提高反应度,尤其是不同节奏型之间能够做到准确的转化。演奏者自身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与身体素质,低音提琴琴体大,具有一定的重量,需要演奏者稳定把控的同时,在演奏跳跃性较强的音符的时候不会因为音乐走向、个人情绪问题影响演奏,而且在演奏乐章的时候需要内心有节奏,不可漏拍、多拍,影响乐团整体。

(四)强化对揉弦的把握

揉弦是弦乐器的基本技巧,主要是手指将琴弦按在指板上,从琴头向琴码方向的来回滚动,在音高上产生规律的高低波动。在低音提琴中通过揉弦能够有效美化音色、融合音响、强化情感。低音提琴的揉弦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单指揉弦,另一种是双指合并揉弦。这两种揉弦方式都需要演奏者注重对手腕、手臂的运用与配合,让两者协调,同时肩部要注重放松,不能紧绷,大臂与小臂的重量要自然地集中在触弦的手指上,由小臂做上下滑动的动作,带动手指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是揉弦的基本动作。

在交响乐队演奏中,要加强演奏者对揉弦的把握,通过揉弦使低音提琴的发音效果更好。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解读,分析作曲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创作目的、创作背景。比如,莫扎特的作品整体典雅严谨、生动,揉弦幅度偏窄,清晰明快;而勃拉姆斯的作品刚毅、坚定,戏剧性效果较强,揉弦幅度宽,揉弦饱满、深沉。不同交响作品不同乐章都有不同的情感,什么时候揉弦是需要结合交响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进行的。通过调整手指的各种角度、转换各种揉弦类型,随着音乐内容的不断变化,从而使得音乐形象更加準确完整[5]。

四、结束语

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其琴体较大,换把、调音都较难,但音色柔和,极具共鸣性。在交响乐队的表演中,低音提琴浑厚的音色与低沉的音质吸引了一大批听众,具有凸显作品低音部、准确表达作品情感、加强旋律对比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在整个低音部中具有支撑的作用。交响乐团的演奏是乐器的合奏,讲究各个乐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的演奏过程中掌控节奏与旋律,需要演奏者把握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尤其是对音准、弓的使用、换把、节奏感的训练、揉弦等,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要求,最终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晗.浅谈低音提琴在管弦乐队中的基本作用和艺术效果[J].艺术教育,2016(07):106-107.

[2]李昭.低音提琴乐器的特性及其演奏技巧分析[J].艺术评鉴,2021(23):26-28+36.

[3]郭一惠.低音提琴的演奏及其效果提升的路径探讨[J].名家名作,2022(16):99-101.

[4]胡瑾.浅谈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144-146.

[5]罗兵.低音提琴移植作品中的创作与优化——以《克莱采尔18首低音提琴练习曲》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01):120-126.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交响乐团
低音提琴作品演奏的理性把握
交响乐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称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