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明
摘 要:粤剧始于草台时期,主要在节庆日进行表演。所及之处无论老弱妇孺、贩夫走卒皆聚集于此,规模之大甚至能达到数千人,使得演出环境杂乱无序,呼叫、喧哗之声此起彼伏,再加上特殊日子还会有一些售卖摊档,场面更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为更好地适应这种“恶劣”的演出环境,将观众的目光完全吸引到舞台上来,粤剧表演渐渐形成了一套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粤剧中,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角色,他们的艺术审美主要体现在动作艺术上,如移步、须口等,同时武生本身需要拥有良好的身手,配合剧情走向完成相应的动作内容,使表演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所以这就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为进一步丰富表演程式与艺术内涵,带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有必要对粤剧中武生的舞台表演艺术进行探索。
关键词:粤剧;舞台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2-00-03
一、粤剧发展分析
粤剧又被称为广府戏,源于佛山,运用粤方言演唱,是汉民族的一类传统戏曲。它最初吸收了弋阳腔、海盐腔、梆子腔等形成,也借鉴了珠江地区的民间音乐,同时综合了广府民俗文化、南派武术风格等,可谓一方水土一方戏。
(一)早期粤剧发展特征
1.注重大锣大鼓
最开始粤剧戏班用的大钹基本是尺八口径,那时以“排钱尺”为主,每尺长度要比当下市尺长三成。在演奏时,乐师需要站着进行敲打,其中一脚蹬在椅子上,用两只手打击。唱一晚上戏,有时候甚至能打烂一副大钹。这主要在于当时看戏人数众多,现场环境嘈杂,人声鼎沸,必须利用如此宏大的音响,才可以将在场的所有观众压住,将其目光吸引到台面上欣赏戏曲。
2.角色脸谱化
原先在粤剧表演中,舞台所用灯光光线都比较暗,再加上很多观众离舞台比较远,现场环境嘈杂,缺乏扩音设备,导致难以迅速领略剧情。为解决这一问题,舞台上的角色基本就形成了一套固定脸谱,比如大花面或大白脸基本是佞臣,如果剧情中有杀大花面,就可以团圆,否则就不能完场。二花面一般是指脾气较倔、比较火爆的人物;红色面庞一般象征正直、忠义;黑色面庞表示刚烈、无私。
3.表演程式化
早先的戏剧都是表演生活,粤剧也是如此,与生活十分接近。比如,舞台上的南派艺术基本真刀真枪、硬桥硬马,与真实的武林打斗别无二致。但随着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满足于观看现实生活翻版,而需要舞台上能有更多美感,整体更为夸张和凝练。对此,一些粤剧表演先辈就在演绎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粤剧舞台上独有的表演形式,并渐渐将表演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程式。那时很多戏曲都没有剧本,演员大多根据提纲了解自己的角色,有些则是基于前辈的排场,出场之后随口演唱,被称为“爆肚”。一般各程式都是和鼓点、服装、唱腔等彼此协调配合的,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比如,曾经著名小武桂名扬就创造出了锣鼓点锣边大滚花,可以应用到一些英雄人物、武将的出场亮相中,以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英气逼人的威武形象。此外,粤剧水袖功、扇子功、罗帕功等都是在不断改进和变化着,如粤剧水袖最开始比较短,一般都不超过一尺,难以耍出过多技巧,后来通过兼收并蓄,水袖越来越长,从而在舞台上挥洒自如,极具演绎效果[1]。
(二)粤剧取材实际变化
粤剧诞生于封建社会,传统剧目基本是取自当时的社会事件,而封建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下已经被完全规范成一种伦常,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因此传统粤剧内容也基本停留在这几种常见模式中,如奸邪作恶、闺房怨妇、爱恨情仇、远戍征夫等,都是基于当时的伦理道德标准进行设定的。虽然整体内容在不断变化、充实,但不会产生突破性变革。当今社会,相较于封建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在各项社会活动和思想领域之内,不会再有局限于封建伦理规范运行的情况,而是更为新奇、绚丽、纷繁。粤剧为了在新时代生存发展,就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追赶潮流,引领时尚,无论是思想内容体现,还是表演形式,都尽可能和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现代戏就应用现代锣鼓点,配合现代身段。
二、武生行当分析
(一)主要类型
武生是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行当,饰演拥有武艺的男性角色,表演特点为文武兼备、英武挺拔。从服装来看,武生通常分为长靠、箭衣、短打几种。其中,长靠武生涉及大靠和软靠,都是扮演元帅、大将等角色;箭衣武生一般系有鸾带,不扎靠,脚穿厚底靴,都是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角色,如陆文龙等;短打武生通常身穿黑色的侉衣垮裤或抱衣抱裤,都是扮演英雄豪杰或者草莽英雄这类人物,如武松、花逢春等。在扮相上,武生要重于小生,淡于老生,尽可能英俊一些。可参考《金沙滩》中的杨七郎、《收关胜》中的关胜、《四平山》中的李元霸等,都属于勾脸武生。勾脸武生一般有穿箭衣,也有的扎大靠,但基本属于大将。
(二)粤剧武生
早期粤剧中,武生行当归属“生”类,在舞台上扮演会武艺或当武官的中老年男子。基于角色身份和年龄,挂黑、白的三牙绺或满胡,因此又被称为“须生”,类似京剧中的老生。清同治年间,粤剧的十大行当开始进行调整,武生一时跃居十大行当首位,被称为“骑龙头”,但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基础职能并未发生变化。清朝末年时,基于戏班论位,武生仍旧是挂头牌,一直到剧团开始实施“六柱制”,武生才开始同时兼任正生、大花面、二花面、夫旦等表演职能。基于粤剧演出风格的不断完善和变化,当代的粤剧表演团体中,武生已经从原先的不可或缺之位变成了从属之位。对于传统粤剧武生,不仅要完全掌握南派武术技艺,还要了解相应的表演排场,具备良好的唱功。对于传统“大排场十八本”,《六郎罪子》《四郎探母》等都是由武生为主角的重要戏本,并且从著名武生新华起始,只要担任正印武生,就必须在《六国封相》中扮演公孙衍,演绎“坐车”技巧,这也正是对武生表演技能的一大考验。在当时的粤剧武生行当中,靓伯次、新华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由于武生在粤剧中被称为“骑龙头”,所以也可以分为“软功”和“硬功”两类,前者关注念白、演唱、功架等表演,扮演人物诸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六郎罪子》中的杨六郎;后者关注腰腿功夫和功架表演,代表人物如《六國封相》中的公孙衍等。
三、粤剧武生的舞台表演艺术
(一)表演技巧
在粤剧中,武生基本是扮演需要挂须的中老年角色,是剧中的核心人物。武生的剧种大多属于袍甲允,排场繁复,注重唱功和架功,需要演员拥有过硬的腰腿功夫,身形动作适当得体。比如,在演绎人物激愤的心情时,要跪步走单边配合左右扶须,此外还要演出“震面”“震翅”“震手”等相关技巧。在不少传统戏曲中,比较看重表演性,而粤剧不同,它更注重真实性,即在实际表演中,重视对武功技巧艺术的展示,经常会在舞台上表演一些十分精美的动作,如叠罗汉、踩沙煲等,以使舞台呈现效果更具美感。传统粤剧武生技能主要源自南派武术,这种武术训练十分艰苦,需要武生自己持续夯实能力,以确保可以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充分展现粤剧艺术。如今的粤剧表演,则比较关注演员的表演风格,所以在武生塑造上,特色通常比较鲜明,经常会展示一些特殊动作,如《三岔口》《巴骆和》等戏曲中,就需要武生根据戏曲的剧情走向展示部分特定动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表演需求,很多武生都对自身表演技巧进行全面强化和拓展,从而衍生出了一些表演技巧,如吐血、耍牙、打五件等,都是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表演,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粤剧表演艺术美感,增强舞台效果[2]。
1.基本武技
粤剧武戏基本保留了早期“过山班”粗野、朴实的特性,大多数演员都能够灵活运眼、单脚、滑索、甩发,再加上武打以“南派武功”为主,高难度的椅子功、高台功、少林拳等皆能手到擒来,但“打真军”“呕真血”“过山”则是必须掌握的三项武技,其中“打真军”是运用真兵器进行对打,“呕真血”属于特技,“过山”则是武生展现在桌椅上的身段情况和难度技巧,从整体上呈现出热烈、粗犷、火爆的表演风格,也被称为下四府粤剧表演风格,这一点也是粤剧武生表演艺术中最关键的特征之一。现代的粤剧中,由于武生表演技巧发生了全面性深化,因此相应的艺术特征有所变化。比如,传统“打真军”基本是运用真兵器进行对打,具有极大危险性和难度,且需要多人长期在一起进行配合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演出效果,因此在当前的粤剧武生表演中已经极少出现。
2.“手桥”
粤剧武生表演中,还经常使用“手桥”的招式,这也是将南派武术应用在舞台上的主要表现。演员在舞台表演中会用到“挂锤”“牛角锤”等招式,对打双方都基于南拳套路,沉肩垂肘,突然由右手反腕向对方进行攻击,彼此勾缠在一起,力度相等,难以轻易拉开,看起来就像是一座拱形桥。在传统粤剧武戏中,除了袍甲戏的把子,其他只要是武戏,都会应用到手桥,尤其是表演排场中的“打和尚”“打闭门”“乱府”等,都是以手桥对打为主。
3.“十棍”
在舞台表演中,“十棍”也比较常见且极具特色。在表演时,演员各执一根棍,如蟠龙棍,面对面站立,正主通常站右边,对手站左边,应用木棍中间对打。其中,正主先应用棍头从右方向左斜上方打出,再用棍尾从左方向右斜上方打出,并连着运用棍头击打对手左下方,棍尾攻击右下方,对方则以相应的动作接招。之后,正主继续把棍头从上到下击压对方的头顶,对方接招并架住,正主则抽回棍击打对方胸部,对方继续下压;正主将棍尾调转再次上下连击两次,最后用棍头棍尾分别上下击打一次,总共连续交击十次,因此被称为“十棍”。正主在攻击过程中,脚步一般需要向前一小步,连续追击对方,对方则配合后退。整个表演过程中,锣鼓伴奏声音较小,以突出棍棒撞击的声音,强化舞台表演过程中的紧张感。此外,也有一些戏曲基于“十棍”的套路用枪进行表演。
4.梅花桩
传统武术训练中经常会用到梅花桩,粤剧在发展过程中也对其进行了吸收。比如,在经典粤剧《武松大闹狮子楼》中,就引入了梅花桩的舞技表演,气氛紧张、节奏激烈。原本的梅花桩是被固定在地上,习武者按照规范的步法与拳术格斗套路进行练习。为解决粤剧舞台上梅花桩难以固定的问题,使表演更具情境性,一些前辈尝试将舞台上的桌子翻过来,桌脚朝天,由演员跳上去仿照梅花桩的步法,运用手桥对打,并配合“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等表演架势,强化了可观赏性,有些甚至会引入较高难度的跟斗,进一步增强了搏斗场面的紧张感和刺激感。
5.“打五件”
在粤剧中,“打五件”是特有的一类群体性五打组合,主要以岭南民间的五种生活用品为武器:桥凳、竹箩、担挑、八仙台、匕首。一般表演时主要配合环境进行,如经常在村边、茶楼等地。開始对打前,先将物品放在舞台周围,以确保在对打时能体现出角色情急之下随手拿起一些生活物品和人交手的情境,提升戏剧的可信度,并提升生活感。(1)打桥凳。主要是借助武术中打桥凳的打击套路进行,并适当运用跟斗和身段进行动作美化,使其在保持实用性的同时,还能达到一定的观赏性。(2)打担挑。具体由五位五军虎手执担挑对正主进行攻击,应特别体现出对打过程中的撞击声,但击打力度要均匀,具体的速度控制要有节奏感。(3)打竹箩。具体由四个五军虎手执竹箩分别站在四角对正主进行攻击。(4)打八仙台。具体套路和高台对打比较相似,但需要武生最后跌到桌子上,使桌子完全散架碎裂,表演难度比较高。(5)打匕首。这是一种将武术与杂耍结合起来的表演,场面一般比较惊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一些剧团还依然会表演这一技巧,如杨镜波、老天寿等都十分出色,但目前已经可以算是失传。
(二)艺术特征
早期粤剧演出受到场地、观众审美等客观因素限制,基本以历史题材武戏为主,表演艺术特征为热烈、火爆、激昂。随着粤剧进入城市,原先的武戏为主开始变成文戏为主,使得表演风格大有不同,但武戏依然保持着一些典型特征。在粤剧中,武生着装一般比较鲜明,基本以较为鲜亮的红色、绿色、白色等作为主色,表现动作时,整体较为欢快,给观众带来十分明快的武术艺术质感。武生表演艺术是一门具有高度的艺术,粤剧武生也和其他剧种的武生拥有很多相似之处,需要演员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如腿功、腰功、甩发功等,对功架、身形等也都有较高要求,学习初期,需要展开大量武术训练,强化身体机能。和粤剧中的其他角色相比,武生表演难度更大,受到观众的关注度也更多,因此良好的武生能为整个粤剧表演带来极大光彩。
四、结束语
粤剧作为广府地区的第一大剧种,流播范围较广,拥有深刻的地方印记,流淌着当地的文化血脉。在时代持续发展下,粤剧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行当之一,武生拥有极为浓烈的艺术色彩,往往运用精湛的武术和形体艺术的华美性体现粤剧的艺术精髓,运用动作与技巧展现粤剧的艺术价值。作为武生演员,应追求更高的表演艺术境界,持续升华表演,向所有观众展现粤剧独有的魅力,满足其欣赏需求,同时使粤剧能持续向更为广泛的地区不断流播,为更多观众呈现视听文化盛宴。
参考文献:
[1]尤桂华.谈粤剧武生行当的舞台表演艺术[J].艺术评鉴,2020(06):146-147.
[2]吴建勇.粤剧武生的舞台表演艺术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20(1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