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摘 要:绘画为写实和抽象充分结合的艺术,不管是从工具、技法,还是从表达方式来区分,绘画样式均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众的审美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变化,绘画方式也应当紧跟时代脚步进行转型以及创新。本文阐述了美术绘画方式,着重探讨了怎样应用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工具来有效提高绘画的表现力,彰显作品精神特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美术创作;绘画方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2-00-03
美术绘画源自日常生活,在有效概括事物的基础上,使用图形语言来进行描绘。按照工具和技巧来进行归类,一般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国画。按照思维模式的差异来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理性和感性。总体来讲,绘画形式应当形成于绘画体系。当进行更新以及优化时应当满足体系特点,不但应当改进工具和技巧,也要重视思维的发展,根据思维模式的改变情况来对绘画形式进行调整,使绘画更能契合时代要求。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及内涵
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通过石头来对符号进行刻画,这是美术的发展雏形。以前,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起源,自秦朝开始,人们探索各种绘画形式和技巧,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专职画家,这反映了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汉人借助笔墨来对人物进行描写,诞生了国画的形式,产生了具象技巧[1]。绘画涉及更广的范围,包含国画以及岩画等。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西方作品,他们围绕写实,对生活现象进行描绘。在文艺复兴之前,在宗教的影响下,诞生了许多精神世界作品。在艺术复兴期间,诞生了许多大师,开始形成了寓意表达。20世纪之后,绘画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进步,形成了较多派别,譬如现实主义,迎来了繁荣的局面。绘画源自人们的生活,但相比之下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发展成为艺术后,仅利用临摹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无法全面实现写实,也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不同,对于事物的概括来讲,并不是一味地描绘。在诞生相机之后,艺术家重新研究了艺术内涵,将素材转化为艺术是一种考验。基于全媒体视域,通过媒介能够更好地记录生活,然而仅能简单记载,不能彻底掌握事物本质,和作品产生共鸣[2]。
二、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绘画的主要方式
绘画方式按照颜料、介质的区别,一般可以分成多种绘画方式,如素描以及壁画,在绘画史上,抽象主义绘画样式是对基础方式的再创造。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很多绘画方式能借助软件来取代原有工具及颜料,促使绘画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更利于进一步使用色彩。需要注意的是,借助软件工具,由于能够持续进行调整,使得一些作品不具备残缺美,提高作品的完美程度,更易于进行复制。
(一)水彩画
很多绘画方式,都是将水视为介质,一些选择透明颜料,能够获取良好的叠加作用。针对水彩画来讲,通常存在这些特征:第一,创作期间要加以关注流动情况,据此来刻画作品[3]。第二,画面能够起到通透视觉的作用。20世纪之后,尤其伴随媒体的发展,这种绘画形式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也形成了多种用料,如水彩鉛笔,让表现力更显著。另外,伴随制作工艺发展,题材转变为多样化形式,能结合个人喜好,设计内容及结构,呈现想传递的精神。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创作时间更紧,因此诞生了水彩画,使作品更好地彰显思想。
(二)壁画
壁画,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很多壁画流传至今。其造型各种各样,常常绘制于墙壁、天花板,是建筑的附属品。根据绘画形式可分成多种,如粗底绘画,现代壁画类型更多,其中包括手绘壁画、装饰画等。伴随科技持续发展,丙烯被使用于壁画绘画中,显著提高速干效率,是经常使用的调和剂。表1所示为丙烯颜色配比。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绘画形式逐渐融合。很多家庭背景墙逐渐使用手绘壁画当作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壁画渐渐发生了改变,诞生了更丰富的表现方式。
(三)国画
就此种绘画来讲,它是绘画形式,也是优秀艺术,使用笔墨来作画[4]。其笔法讲究,对构图要求较高,形式多样。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伴随科技的进步,合成颜料使中国画出现了较大改变,需结合实况转型绘画方式,计算机也使中国画形成了各种呈现方式,水墨漫画常常出现于新媒体传播,其绘画方式也应当结合时代特征加以转变,包含造型和技法,体现时代主题,吸引人们的关注。
(四)素描
使用铅笔、炭笔等来勾勒轮廓的作品就是素描,它属于所有绘画方式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把白描、水彩等均列为素描。相比于其他绘画方式,素描利用作品形式以及结构来表达主题[5]。以前的素描常常被称为白描,根据线条的特点,有机结合书法优势来彰显造型。通过对光影等的使用,可以形成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单线条不具备审美作用。在全媒体视域下,通过对素描技巧的引入,我们不仅可以在写真上创造出更为生动的效果,也能彰显出传媒的象征意义,还原绘画样式本质,给人以清晰的视觉体验。有的画家为适应快节奏,开展了素描变革,体现了极简风格,适应了人们时间碎片化特点。
(五)水粉画
对于水粉画,通过调整颜料的水分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当画面处于湿润状态时,颜色通常会显得鲜艳;然而,随着颜料的干燥,颜色会逐渐变淡,这也会影响画面的饱和度它结合多种绘画的特点,比如油画,有机融合了水以及刀画技巧。对于底层以及表层色彩,将二者进行融合人们会利用其优势来彰显艺术价值。在全媒体视域下,这种绘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彰显了其主题和魅力。在科技持续更新下,对于着色水平以及水分控制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其转型以及升级期间,可通过技术方式来生产更好的颜料,这有利于进一步刻画作品[6]。
(六)油画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象征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技巧,将颜料和有关物质进行混合,然后在画布上进行创作的形式。相比而言,在作品全面全干之后,有着一定的硬度,能确保画面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光鲜状态,便于储存。对于该种绘画来讲,一般是将籽油与相应颜料进行混合处理,避免出现混色问题,并且有着一定的覆盖效果,在创作期间,深浅层次差异,能够加强立体感。发展至今,通过了很多次的改革,对于色彩以及技巧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诞生了较多的派别,提高作品的立体感。基于全媒体视域,着色法让绘画技巧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新颜料的利用,使作品情感捕捉更为准确,通过抓取时代主题,同受众产生精神共鸣。
三、发展与创新绘画艺术的形式
1.保持文化主体,避免整个西方化。绘画艺术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其主体性,不要被西方思想所混合,也不要过于重申国粹化。从改革之后,便突破了诸多封建思想,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在文化规模下大放异彩。对外开放的同时,除了应海纳百川,也应当吸收好的、舍弃不好的,保持文化主体,同时还应当推崇艺术多元化模式,争取绘画艺术变得更好[7]。2.坚持创新发展,走出传统艺术形式。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使得绘画被影响,提倡宗派划分艺术,实现超凡脱俗境界。这些主张体现本质上就是传统思想的流传,表面上看起来远离世俗,却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艺术文化发展,致使绘画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成为艺术革新的绊脚石。客观而言,先辈的想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伴随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表現出部分羸弱的关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应继承传统,之后开创未来。在流传艺术文化中借鉴的同时,也应当走出舒适圈,敢于创新,促进绘画艺术多元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打造中国绘画艺术方式。3.建立起开放的绘画艺术观。活跃的艺术观念,对于国家来讲非常重要。活跃的艺术观念标志着一个国家正快速地发展,并朝着蓬勃发展的事业迈进。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应当持续创新,舍掉旧理念,引入新生力量,如此才能让艺术文化朝气蓬勃[8]。如果仍坚持传统思维,除了会造成艺术观念落后,也会使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低谷。唐朝的繁荣昌盛归功于开放兼容的策略,而开始没落则是由于保守落后的思维。直至今天,仍有少部分人将其奉为教条的“金刚杵”式绘画方式。对此,应当否绝落后观念,构建开放的绘画艺术观,领悟使命与职责,敢于创新、坚持开放,创造更开阔的思想环境。
四、美术绘画方式的转型和创新对策
全媒体时代的诞生,给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平台及机遇,并且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创作者要主动探索创作方式,持续探索新技术及媒介,以满足时代的需求。革新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并热爱传统美学,持续探索精神内涵。在全媒体时代的促进下,美术创新会表现出更多元的发展态势。不仅如此,各创作方式的界限会开始淡化,应当拓展思维,充分掌握各绘画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使用绘画方式,并且融合新科技,引进新材料及工具,促进绘画方式创新发展,为提升审美服务。
(一)采取人工合成手段,打破用料局限性
绘画最终以工具及用料来体现,不同绘画样式通过长期的更替在工具及颜料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合成材料使呈现形式更加多样,让作品更能满足表达的需要。在全媒体视域下,计算机能够辅助获取更佳的材料及工具,与此同时,强化了作品介质,确保能够长期保存[9]。在此背景下,相关人员在创作期间应当敢于创新,积极引入新的颜料以及工艺,积极反馈实践心得,以促进用料品质加强。对于油画等多种绘画,因天然颜料缺陷造成呈现效果和创作者构思存在一定差别,这些均可以利用合成材料来处理。
(二)融入理性与感性呈现效果,提升美术绘画层次
转型及创新要重视理性与感性的呈现,除了要加以关注技法、构图,也应当关注情感体现及理念传播。完美的作品,若没有内涵,那么将失去灵魂。唯有理性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融合,方能使作品除了呈现技法应用得当,更能和观众产生精神共鸣,让作品促进精神交流。绘画期间,作品应呈现事物造型。对于选择的颜色,在影响视觉的同时,也蕴含了独特情感,颜色的调整以及冷暖的改变,均与作品呈现质量息息相关,这些均蕴含了人们的思维。通过思维能够体现情感,有些作品中,可以不提出较高要求,但要关注思想传播,彰显人们的创作目的。就美术绘画而言,并不是单一的技法,更关键的是传播文化,在融入理性及感性的基础上来表达效果,方可进一步提高绘画质量。
(三)借助计算机辅助绘画,弥补技法上的缺陷
在全媒体视域下,绘画样式的灵魂属于寓意的表达。各种绘画软件的诞生为绘画提供了多样的样式和载体选择,而且无需准备纸张等物品,只需通过计算机即可实现绘画。一些软件甚至能够弥补技法方面的缺陷,对于初学人员,能提供临摹等样式,让其可以进一步掌握绘画方式异同,之后结合个人喜好,选取适当的绘画方式。针对各时期、各流派的作品,大数据能完成特征画像,提取特征,给予学习信息,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技法。
(四)借助AI助力学习者改变思维定式
绘画手段除了彰显了技巧,也彰显了写作思维。全媒体视域下,AI已在各方面得到大力推广。将其和大数据有机融合可以深入研究绘画形式在各时代的特性及各派别的特点,与此同时,结合不一样的绘画风格,编制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不受限于创作思维[10]。全媒体视域下,单一方法易影响初学者思维,AI能从全局着手,更快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特性,为交叉利用打下有力基础。打破思维定式需积累很多素材,通过AI与大数据技术,可以节省采集素材所需的时间,显著提高学习效率,短时间内实现创作思维突破与提高。
全媒体视域下,各种绘画形式的界限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得更模糊,相关人员应当充分把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内涵,活用多样化绘画形式结合的模式,同时借助技术手段,持续探索新工具、新颜料及新软件,来促进绘画方式的更新,实现推陈出新的目标,伴随科技的持续发展,绘画方式会得以多元化,作品也会得以更好保存。
参考文献:
[1]杨小蓉.数字绘画艺术性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美术观察,2022(12):148-149.
[2]祝燕燕,郭宗英.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传统绘画再创作研究[J].东方收藏,2022(10):60-62.
[3]杨柳笛.全媒体时代报刊美术编辑如何适应转型需求[J].城市党报研究,2022(07):77-78.
[4]张译匀.数字技术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21.
[5]鲁坤.新媒介在工艺美术绘画中的应用分析[J].天工,2021(02):76-77.
[6]吕博雅.体验式教学的美术线条绘画教学方式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1(11):73-74.
[7]黄维静.转型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21(06):108-111.
[8]兰德.数字绘画方式的创新研究——以语音智能交互实现软件自由绘画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05):85-88.
[9]张建.数字绘画技术影响下的传统绘画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20.
[10]章文浩.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美术创作和教学的思考[J].艺术百家,2020(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