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栋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高等学历教育69岁的学生胡陵,经过8年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学业。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得像胡陵这样的老年学生也能实现“老有所学”,利用网络圆梦高质量的学历教育。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继续教育 网络教育 教学管理
“恭喜你,顺利毕业!”2023年9月初,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毕业仪式,69岁的学生胡陵庄重地接过她奋斗了8年的成果——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时值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她也收获了这份沉甸甸的“果实”。
“胡陵是终身学习理念的真正践行者,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榜样和楷模。你身上表现出来的好学、利他精神以及坚韧意志,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希望你能够继续发扬这种美德,去影响更多的人。”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学院)院长任金政在毕业仪式上对胡陵说。当天,任金政与副院长吴志刚一起为胡陵颁发毕业证书,并发放了毕业纪念品。
从兴趣出发 跨专业报考中农大网络教育
2004年,胡陵从会计行业退休。当时,为照顾患有糖尿病的父亲,她经常翻阅各种健康类期刊,这日渐激发了她对食品、健康领域的兴趣。那时,儿子正读大学,虽然家庭经济不太宽裕,但她心中对学习的强烈渴望促使她毅然选择了营养师进修班。此后,她又参加了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师职业水平认证考试与国家首次公共营养师考试,均顺利通过。凭着对知识的更高追求,她于2015年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始了她的网上求学之路。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的王牌专业,有着农大食品专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加持,曾入选北京市特色专业,师资一流、资源丰富。网络教育这种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些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资源,并能够实现时时处处可学。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顺势而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网络学院持续建设体系完整、形式多樣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软硬件支撑体系。同时,学院依托流程设计、平台开发和系统构建,建立了全面有效的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好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流程的‘三全育人目标。”吴志刚表示。
网络学院的课程全部为在线授课,对于时年61岁的胡陵而言,这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为顺利完成学业,她按照学院为学生制订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参加讨论,完成作业。除了学习的压力,每个期末的集中考试是又一道难关,一方面因为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行动不便,另一方面她要从济南的最西边赶到最东边,到校外学习中心参加线下集中考试。即便如此,她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花甲之年能有机会接受农业最高学府的学历教育,只要能学到真东西,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胡陵以优异的成绩在最短修业年限内顺利完成了专科学习。
求学路上 见怪打怪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是我毕生所追求的。”胡陵说。通过专科阶段的学习,她对网络教育这一模式从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适应,已逐渐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因此,胡陵63岁时选择了在学院攻读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学业,继续她的学习之旅。但本科学习要克服的困难显然更多,她也遇到了学习路上新的绊脚石——毕业论文和计算机统考。
撰写毕业论文时正值夏天,腿脚不便的胡陵在老伴的陪伴下,多次骑车到济南图书馆查找参考资料。“有时候找一上午都找不到合适的资料,急得想哭。”她说。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并非易事。于是,她虚心向食品学院范老师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张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毕业论文最终圆满完成。
相较于毕业论文的一次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统考可谓历尽波折。对于胡陵来说,计算机类课程本来就生涩难懂,加上她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先是由于严重脊髓性颈椎病动了手术,之后又因为脑梗进了急症抢救室……身体的诸多病痛导致她记忆力下降且无法长时间学习,备考过程变得异常艰辛。“出院回家后,很多时候只能半躺着听课,学习起来更加费劲了。”胡陵说。
经历了前几次的计算机统考不利,胡陵并未退缩。人常说事不过三,在第六次考试还是失败时,她确实有些心灰意冷。因为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她的学籍就要期满,如届时还未通过考试,就意味着这几年的辛苦付出都将付之东流。“说实话,我那会儿开始有‘耍赖的心理了,就想让学校给我‘凑合通过,但学校始终坚持原则、严格要求,我只能用剩下的时间继续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她说。
千淘万漉 终圆本科梦
在听闻胡陵的实际情况后,学院领导深深地为她的学习精神感动,并安排专人跟踪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放弃任何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学院安排了教学答疑老师一对一进行学习指导,帮她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查漏补缺,并为她提供条件进行远程模拟考试……负责统考管理的冯颖老师给了她极大的鼓励与支持。“‘攻读本科是您自己的选择,所以您要坚持到底,有志者事竟成,要有信心!冯老师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激励我重新下定决心,努力复习,通过考试。坚持到底,这才是我的人生信条。”胡陵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第七次计算机统考,她终于通过了。
胡陵通过考试、取得学分、完成学业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优质的教师队伍、管理团队以及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服务。据悉,在教育教学方面,学院实施“名师团队工程”,采取完全学分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课学习需求;配备充足的课程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周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专题讨论课、BBS学习互动等学习活动促进协作学习。在学生服务方面,建立了以“首问负责制”为核心的咨询服务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支持服务,并通过导学、助学、促学等服务,督促学生按时学习、积极应考。“对于胡陵这样确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用更大的耐心支持她克服困难,助其完成学习任务,这也践行了我们始终坚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院教学管理负责老师说。
求学这些年,无论是病痛的折磨还是学习的艰辛,都给胡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双重压力下,她没有放弃,学院老师更没有放弃。最终,胡陵在2023年7月以平均分87分的优异成绩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本科梦。“能够通过所有考试,我真的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如果没有他们给我制订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没有他们给我的热情鼓励和耐心指导,我肯定拿不到毕业证。”她说。
学以致用 做有用的人
“学生胡陵能圆本科梦,拿到毕业证,确实不易。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我们会竭尽全力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帮助和辅导,但绝不会开一个绿灯、‘放一滴水。这是对中国农业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负责,也是对学生本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提到胡陵这位历届年龄最大的学生,学院副院长吴志刚说道。
诚然,相比他人,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胡陵的求学之路尤为艰难。但在学院的这段学习经历为胡陵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让她做事特别有底气。多年来,她退休不褪色,坚持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她曾被聘为济南公共营养师协会常务理事,担任济南社区科普大学营养讲师,向中老年朋友科普健康与食品相关知识;还创建了食育课堂,编制了50多套健康实用的带量食谱……由于她经常为孩子们提供营养配餐,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狐狸奶奶”。“我做这些,也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觉得学了这么多年,应当学以致用,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而这,也是网络教育的初衷——尽心尽力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切实服务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胡陵看来,能在全国农业大学最高学府的优势专业中完成本科学业是非常幸运的,这也成为她送花甲、迎古稀的最珍贵礼物。在毕业仪式上发表感言时,说到求学之难,她不禁潸然泪下。回望这段经历,对胡陵来说,彼时的困难与艰辛在此时都变成了收获与满足。而对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来说,送走胡陵这位优秀毕业生是一个短暂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服务三农,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解民生,育英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