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2023-12-11 02:08
今传媒 2023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分析课程

潘 黎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文献研究概况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发表时间设定为2016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共检索文献743篇。为保证研究文本质量,在高级检索功能中,筛选出“CSSCI”“北核”文献315篇,剔除论坛综述、重复文献、教材评论以及发言稿后,最终得到262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些文献导入Cite Space软件,并通过统计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所示)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闻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学习教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在学习教育整体概念特征方面,马凌通过拆解“观点的自由市场”“宣传”与“新闻专业主义”三个核心概念,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越性[1]。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方面,罗志刚《高校新闻院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 (2019)、胡沈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效果》(2018)都就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了解方面进行了分析;罗志刚认为需要通过新闻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树立,胡沈明进一步细化了实践活动开展和汇报的方式。在时代主题方面,高金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三重逻辑》 (2022)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分析总结。在新闻宣传舆论方面,陈锦宣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进行整体设计和宏观布局[2]。在新闻工作人才培养方面,黄国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视角》 (2020)认为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滑晓军《青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才培养机制》(2016)提出要优化教学体系,加强两大课堂优势互补。在舆论引导方面,刘德寰《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2023)从思想教育、媒体的社会责任、国际传播建设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媒体融合的引领作用,辛文《增强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2001)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新闻工作队伍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它们的共性在于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工作者的育人功能和社会传播导向效果,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专门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文献相对较少。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主题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可以看出,相关文献发表分界点为2015年,在此之前文献发表量并无太大波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相关文献量激增;虽于2017年有小幅度下降,但在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写入总体思路,加强不同层次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主题文献发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21年达到高峰[3]。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紧跟国家政治方向、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我国教育政策要求。

为了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具体内容,笔者在262篇研究对象中挑选出130篇文献,进行横向比较关键词聚类(图2)发现,“实践教学”“部校共建”是最重要的研究子群。由此可见,如何强化理论课程在实践中的育人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到达深层次认同、为新时代新闻工作储存后备力量是各高校研究的重点。“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课程思政”“课程链接媒体”凸显出教学研究的与时俱进,因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要抓实意识形态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从时间线纵向比较(图3),“中国化”“地方高校”“实践平台”“思政教学”“新文科建设”成为学界近几年的主要研究趋势,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正逐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相结合。

图2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3 时间线图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得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未来研究要遵循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原则,持续深化各教学环节,利用社会媒体融合优势,加强与学生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对学生产生实际效果。对此,笔者以某高校新闻专业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这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年的基础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专业相关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课程整体认知分析时,数据更加真实。本次调查对象共计60人,有效填写59人次,没有参加填写1人次,其中女生48人,占81.36%,男生11人,占18.64%。

(二)研究过程

一是调查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初步分析,问卷共17道题,内容包括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渠道、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需求等方面,旨在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词频分析。从整体认识角度出发,根据文本材料中词语出现的次数,挖掘隐藏在文本内容里的核心信息,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关注力的元素,以此打开教学实践的新突破口,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

三是语义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关联性方面,本文主要进行了语义分析,该方法可以对文本内容的句法与概念之间的语义路径进行解构,从而识别出文本词汇的关联和意义[4]。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职业发展之间做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发现研究对象词汇语句描述中的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四是情感分析。对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出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情感倾向,从而推断学生对教学课程的满意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认知的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59份有效问卷进行总体词频分析,并对排名前10的高频词汇进行整理分析,具体包含“新闻”“课程”“理论”“马克思”“新闻事业”“知识点”“实践”等,由此找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关注点,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新闻方面的思想论述,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理论性偏强,学习有一定难度。二是认为该课程能够对今后从事新闻事业或实践活动起到政治引领作用。经过进一步统计发现,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文章的人数占比69.49%,说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有所了解,但对于“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内容”,35.59%的学生选择“不太确定”,37.29%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说明部分学生的整体认知是模糊的。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学生的关联性分析

完成对整体认知方面的词频分析,可以从学生视角反映出该课程的主要特征。要想厘清文本深层次的结构关系,得出具体应对措施,就要利用语义分析构建概念和语义关系的网络图,直观展示要素之间的关系[5]。首先,要对问卷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其次,在最初文本中提取高频词汇,过滤无意义词汇和提取特征;最后,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语义网络矩阵(如图4所示)。笔者根据关联性紧密程度将其分为四个层级,图形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词语距离中心节点越近,说明与中心词汇“课程”的关系越密切,线条的疏密程度代表着共现频率的高低[6]。第一层是核心层,位于图像的中心范围,由“课程”“理论”“新闻”“知识点”“思想”等词汇构成,主要与课程属性和内容相关,突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认知程度——他们把该课程定义为一门理论性强且知识点多的专业课程,这与之前的论证相符。第二层是次核心层,从学生情感表达角度出发,是对核心层感知的进一步拓展,“难度”“难懂”“理解”“学习”等要素表现出学生首次接触该课程的心理状态。第三层是过渡层,包括“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结合”“实践”等词汇,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实际作用的要求,希望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与今后从事的事业有密切联系。第四层是边缘层,由“社会主义”“政治”“观点”组成,表明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引领作用。

图4 语义网络图谱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88.13%的学生“希望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服务社会”,76.27%的学生赞同“普通个人的力量对社会进步是有帮助的”,64.41%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人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但是,“社会需求”却成为大学生选择职业、岗位时最后考虑的因素,这一对矛盾表明,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具体实践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服务社会中,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存在观念与行为上的偏差。

(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分析

为了找出造成学生思想与行为偏差的原因,有必要从学生情感倾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对学生与课程评论文本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是学生对课程整体情感的测评,另一方面是对课程进行话题细分,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状态分别进行情感测评,旨在利用具体数据比较,挖掘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之后完善课程教学提供依据。首先,利用ROSTCM6软件的文本处理功能对本文内容进行一般性处理。其次,运用情感分析功能为每条文本赋值。在课程整体情感倾向方面,79.67%的学生持有积极情绪,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本课程是满意的,但仍然有5.08%的学习者为中性情绪,15.25%为消极情绪,这也表明该课程存在需要改进的部分。

为了进一步挖掘该课程需要改进的元素,笔者从主客体两方面设定了话题,即课程学习者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客观因素,对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是3个话题中最高的,说明学生认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愿意接受传递的信息,也是该课程积极情绪表达的主要原因。“课本教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占总体的88.13%,仅有3.39%的学生选择“课外主动学习”。由此推断,课堂仍然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个人心理的积极情绪虽然占据情感分类中的主要地位,但消极情绪仍有27.12%,笔者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原因如下:1.学生学习状态总体呈现消极被动,“应付考试而学习”“拖沓被动学习”成为主导,分别为55.93%和37.29%,同时42.37%的学生认为“盲从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同”的最大因素。2.学生对于理论性课程存在刻板印象,在未实际接触之前会产生“感觉理论性课程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担心听不懂”“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等问题,从而触发个人紧张、困惑等情绪。课程内容中的消极情绪比例较个人心理和教学评价的负面情绪占比有明显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感觉“内容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一些专有名词和理论上的理解有困难”。

表1 课程话题情感分析统计表

四、调查结论

本文以新闻专业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点评数据文本,通过调查问卷、词频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究。整体而言,学生对该课程保持积极情绪,认为该课程符合自身专业发展。同时,笔者发现教师课堂授课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将学习成果服务自身事业发展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此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了以下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马克思的人物认识不够清晰、深刻;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内容的时间跨度长,部分观点理论性强导致学生难以理解;3.学生自身对该课程存在畏难情绪,存在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的情况;4.该课程理论转换成果的效率还有待提升,体现在学生虽然认同该课程的政治领导作用,但具体如何运用与实践并不清楚,与学生自身的关联度不够高。

五、结 语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其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梳理。首先,高校要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时代之间的桥梁,消解学生的主观畏难情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教师要多用事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新闻事业中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其次,高校要增强学生职业规划与课程的关联度,防止出现“两张皮”。理论要用来指导实践,要找到课程与学生自身的关联点,而学生最关注的是就业和自身发展问题。例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融入到学生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分析课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