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治国 刘晓雅 杨艳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1]。研究生培养质量决定着国家未来整体人才质量的高低。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建设工作,2009年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培养工程类人才的目标和必要性[2]。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3-4]。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驱动已从技术驱动逐步转向科学驱动,并依赖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当前形势下,亟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对于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急需进一步优化。因此,近年来专业学位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被高度重视,已有很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生培养、创新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性研究[5-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养目标导向性较差,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部分高校的一些专业仍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其课程体系和结构不完善,缺少职业素养的导向,技术前沿的研究较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更少或缺失,造成一些研究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体系单一,甚至出现思维模式固化的现象。另外,明显缺少专业方面的实践训练,原创性成果少。其二,学生的实践内容与研究方向不一致或者偏差较大,在实践环节过程中,导师的监管指导力度不足,缺少影响力。在实践后期,学生对学习内容缺少自我总结,学习动力不足,因而造成整体实践效率不高,很难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创新思维无法形成。其三,产学研相融合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科研成果没有立足企业问题,没有及时转化为实践成果服务于生产。此外,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多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导师+校外企业实践导师),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校外企业实践导师的参与度较低,造成了双导师制并没有很好地落在实处。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模式解决以上问题,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的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学生的个体因素如学习动机、研究兴趣、学习积极性等[8-9]。其二,导师因素如指导风格、管理力度、学术背景、激励政策以及与学生相处的关系等[10-11]。其三,科研项目实践方面的训练[12-13]。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艺术类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专业特征、培养目标和市场、行业需求等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阐述,提出了适宜的思路与具体的优化措施,探索研究生培养规律,以期为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或理论借鉴。
创新能力是指将信息、知识、经验和技术运用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4-15]。创新能力是保证研究生学习活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景观设计行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其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具备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征,从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体现艺术类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实践性、工程性以及复合性等高素质人才特点的综合性,构建适合艺术类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四元型复合结构体系(图1),即理论储备、项目实训、校企合作、竞赛锻炼,以上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理论是基础,项目是实践,校企是平台,竞赛是锻炼,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彼此的联动性与整体性,并聚焦于专业领域,全面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力。
图1 改革思路模式分析图
理论知识的输入与长期积累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完成课程体系相关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养成长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收集相关优秀案例和有计划地阅读设计类经典原著(如约翰·O·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著(如贝斯格娄乌的《格特鲁德·杰基尔的花园》、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广泛的学习,提升对本专业一些设计问题的思考深度,扩大视野,获得知识,对学术研究有所接触。在此过程中,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例如定期开展团队学习汇报会,内容包含近期文献阅读、科研进展、论文的撰写、竞赛成果等。加强团队内部理论知识的学习、交流与研讨,导师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鼓励学生在理论阶段的储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术偏好并及时确立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完成学术论文,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为后续阶段的毕业实践设计提前奠定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专业研究领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交叉设计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专业学位硕士而言,跟随导师参加各类项目实践是日常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资源优势,对艺术类的学生尤其重要,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全面地分析场地现状环境,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必须综合平衡场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个性特色几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推敲、修改、发展与完善设计方案,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最佳方案,这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有别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必须借助于实训项目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与相关技能的培养。
项目实践训练主要包含导师的科研项目、模拟项目和竞赛项目,其中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主。参加具体的科研项目,学生应先进行地段环境的调查,熟悉相关环境,进行综合性分析,最后完成设计。通过项目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强化,熟悉了设计的基本过程如任务书分析、环境调查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内容。另外,也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自行寻找一个地块如城市的废弃地、某个老旧小区、街头小游园或者工矿企业的老厂房,围绕特定的存量空间,以某个理念为导向进行专项模拟项目的训练,需要完成的内容全部参考真实科研项目的设计程序进行实施。此外,也可以通过专业竞赛类项目围绕赛事的命题开展相关设计。同时,导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积极申报相关研究生课题并自主完成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通过以上多方面项目的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心。
在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只有放在实际的项目中,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设计方案的转化与完善。因此,应利用社会外部资源,加大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的合作力度,落实实践基地的训练,推动产学研的深度合作。艺术类专业尤其是设计领域合作的对象大多是公司,校企可共建导师团队,把公司的设计师或创新创业的优秀员工请进来开展校内相关设计实践研讨活动,让学生走出去,走到设计前沿的相关工作人员中,实现人才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相接轨。
同时,导师培育自己的创新团队,根据学生人数和年级,形成一个内部相对合理的人才构架体系。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立足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研发,以及指导研究生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学生可全程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包括与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员之间的前期方案的沟通、中期方案的优化与调整,以及方案的阐述、后期设计成果的汇报等环节。从合作的初始阶段,学生就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和责任进入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进行企业综合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相关实践内容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服务产业发展。完成从学生身份到设计者角色的一种融合或是转换,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全方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
设计类的专业竞赛项目形式多样、赛事众多,如全国3D大赛、米兰设计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等,不同赛事有不同的竞赛要求(或者给定设计场地,或者指定设计命题,或者规定设计方向),为学生设计思想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既有的知识体系和软件技能完成一套相关性设计,独立思考问题,根据比赛的需求梳理自己的知识,针对赛事要求提出合理的、创新的、可持续性设计方案,也可以以2~3人组队参赛,这也是培养创新力和团队合作的良好途径。
设计过程作为一种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它完全不同于简单的绘图,需要创作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导师在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同时应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参加不同级别的主题性设计类竞赛。在设计方案的深化过程中,最终的设计成果形成,学生有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和创新性思维也逐渐形成,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另外,学校、学院和导师多个层面可以对参加国家级重要赛事并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者奖励,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和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坚持以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家发展战略为牵引,细化过程管理使其规范化、程序化。在这个体系中需要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导师加强监管与指导,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保证这个培养过程在实施的不同阶段持续优化。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可营造“理论储备—项目实训—校企合作—竞赛指引”相融合的良好创新环境,进一步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