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3-12-11 09:17王燕华李胜军黄荣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育人思政

王燕华 李胜军 黄荣芳

海南大学理学院 海口 570228

0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

1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一门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必修课程,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数学课程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高等数学课程要承担起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尽心竭力地传道授业,及时为学生解惑,提高高等数学知识的传播效率,同时也要兼顾思想教育,引领青年学子心系祖国未来、家园建设,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第二,有利于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高等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除了要掌握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带领学生分析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这是时代发展向高校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教师的本分与责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从课程中努力挖掘更多的知识点,巧妙地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让家国情怀、“三观”培养、知识传授浑然一体。

第三,有利于实现数学历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相互渗透。高等数学中,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思想都与古代历史故事有紧密联系。高等数学学科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了解数学的悠久历史,充分意识到数学思想是数学发展历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数学的发展,与数学家们探寻真理、严谨求实的精神有紧密联系。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意识到所有优秀数学家都不是偶然成功的,而是在求知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历经了磨难,遭遇过无数次失败。引领学生像前人一样不懈努力,形成奋发精神,增强学习信心。

2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一种分析方法,是通过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来反映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进而为制定最佳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其中,优势与劣势属于内部因素,而机会与威胁则属于外部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SWOT分析示意图

近年来,高校积极探索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发挥重要的思政教育作用。但是,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育人实效的提升。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1 内部优势分析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校多数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类、经管类以及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高等数学课程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满足各专业课程学习对数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从高等数学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使其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形成对大学生的正确“三观”引导,能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高等数学课程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等,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数学课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数学教材、数学历史、数学文化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顽强拼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等进行有效培育。

2.2 内部劣势分析

从内部角度来看,高等数学课程内部劣势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难度以及课程内容两个方面。首先,高等数学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的课程,对部分学生而言存在一定学习难度。由于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高等数学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便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出现挂科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抱着不挂科就行的思想学习,缺乏学习积极性,使课程学习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其次,高等数学的学习内容较为枯燥,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时,容易出现灌输式教学问题,未能真正将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即便引入了课程思政案例,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2.3 外部机会分析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高校迎来了探索和发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机遇,并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迅猛发展,具有各种优势的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数据库不断推出,为改进和创新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资源支持。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线上教学与传统的线下教学之间存在许多融合空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接受丰富思政元素的熏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责任感,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4 外部威胁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高等数学课程任课教师不具备足够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同时,过分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容易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影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提升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等应当成为新形势下优化和改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进展,课程思政育人有实效[4]。第二,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形成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是当下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课程特征、专业特征,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科特征紧密结合。

3 新形势下优化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建议

高等数学的教学,既要体现高等数学知识的完整性与综合性,也要保证其学术性与理论性,同时把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根据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特征,达到知识与品德教育两方面的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找到合适的融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四个方面分析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下文侧重探讨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具体路径。

3.1 挖掘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元素,打造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数据库

高等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教师不仅要了解课程性质,也要分析怎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具有隐性特征,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提炼。

第一,教师应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解读,深度把握课程的内蕴,不仅要找到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思政元素,还要关注时政,并将其融入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通过对高等数学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蕴含于数学中的美,激发其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从而培养其数学能力,并使其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凝练中,理解人生的意义。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其学习动机。第二,教师应向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引领学生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并向学生介绍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向学生阐明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

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优质课程思政资源,打造高等数学课程资源库,为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提供资源保障。例如,可将与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有关的内容,如数学文化、数学发展史、数学家介绍等,整理并收入课程思政在线数据库,为高等数学教材提供丰富的思政素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2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实效

教师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第一,融入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明显不同于“思政课程”,要同时兼顾传授专业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既要把教学当成一种艺术,也要运用协同化、生活化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课程思政教学产生良好的亲和力、实效性[5]。在课堂思政实践中,要找准切入点、明确着力点,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大水漫灌”,也要针对个别学生实施“细水滴灌”。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使其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以“二重积分”的学习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复习,在计算曲边梯形面积时,把刘徽的割圆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转化问题,引入用求平顶柱体体积取代求曲顶柱体体积的问题,并用割圆术解决问题。经过分割、转化、求和、取极限这个完整的流程之后,学生能深刻理解二重积分这一概念。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到中国数学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加深了对量变与质变、精确与近似、整体与部分的理解,充分理解了对立统一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探究意识。此外,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还应结合数学知识,向学生介绍唯物辩证法思想,逐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要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实现课程范式的创新。教师可以采用网络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例如慕课、超星、腾讯课堂等,把线上与线下两种育人形式相整合,增进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思政教育体验。在线教学环节可以利用课程思政资源库,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高斯、欧拉等数学家,将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人生历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其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线下教学环节则可以借助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产生进一步的理解,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线下教学时,应注意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例如,教师可以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于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学习难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所提升,意志得到磨炼。

3.3 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责任人,也是实施主体。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课程思政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课程思政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正确三观,把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因此,课程思政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了解先进的思想理论,提高对时政要事的关注度,同时也要深入而扎实地进行课程研究,把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解决课程思政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与个性品质,不仅要深入浅出地把数学知识讲明、讲清,还要把知识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哲学与思想、艺术与逻辑讲透、讲全,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第二,课程思政教师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课堂教学凝聚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师要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结合课程特征,在传授数学知识与进行思政教育中找到契合点,把历史与现实、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到一起,创造精彩的教学案例。同时,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养培养置于突出位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触发其灵感,碰撞出思维火花。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