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视域下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研究

2023-12-11 04:46章红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视域哲学学科

章红 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技术哲学视域下信息科技教学研究缘起及现状

1.国内外技术哲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主要有四大技术学派对技术哲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阐述,其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来源给予了明确的解释,他认为技术是工具性和人类学的整体设置,将我们带出了技术纯工具论的误区。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广泛的、到处存在的、形式各异的总体。美国哲学家伊德认为技术是嵌入文化母体的人造的力量,技术的发展制约着诸多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等都与技术彼此影响。国内技术哲学研究相对晚于国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国的技术哲学在思想渊源、传统文化关联和时代特色呈现方面的发展正在走向深入。

2.技术哲学视域下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技术哲学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研究技术与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基础哲学性学科,一般认为,技术哲学是对技术过程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于技术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问。信息科技是国家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在中小学开设的独立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外通过技术哲学的角度探究影响信息科技课程发展的研究还为数甚少。

●技术哲学视域下信息科技教学研究分析

1.技术与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统一

技术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可以说,“技术的变化是文明史的核心”;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人才。从“建设社会”的角度来看,两者是一致的。所以,研究技术哲学视域下的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有独特的价值。

例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看,信息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时代”。中国先民先是结绳记事,然后使用陶器、兽骨、青铜、玉石、竹木、丝帛等作为文字的载体,造纸术的发明将器具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电子信息技术区别于之前出现的传统信息技术的标志是其可以进行信息处理,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更多的则是帮助人类存储信息、表达以及传输信息。这些其实也是核心素养中学生需具备“信息意识”的目标内容,可以说,技术与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是相互作用、高度统一的。

2.技术哲学视域下信息科技的育人价值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基于哲学视角梳理信息科技课程、审视本学科的内涵,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学科内在逻辑。在技术哲学视域下,教师通过适合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把哲学的批判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学会思辨,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创新力。

●技术哲学视域下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1.人文精神,构建信息科技优质课堂品质

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科的育人价值,深刻理解核心素养,了解学生特点,探索将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策略。信息科技课堂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操作技能”到“沉浸式体会信息科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转变,体现了技术的人文化,改变了孤立学习技术的情况,而运用技术哲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促进人性思考、人格塑造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完满。关注人文教育、关注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也是立德树人、聚焦素养的时代要求,以文化人,彰显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以《动画真精彩》一课为例,本课的技术要求是运用移动和旋转的命令创作作品,为了体现人文素养,笔者引用古诗《小池》,首先从文字角度让学生感悟这首诗的情境,然后对诗中的景点角色创设对应的动画。针对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笔者设计了大小不一的圆,利用造型变换形成泉眼从小变大的动画效果;针对第二句“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的水面,设计了改变水的位置或改变其颜色来营造水的变幻效果;而将第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小荷角色,设计为其从有到无的出现,体现生命力。本诗最传神的诗句“早有蜻蜓立上头”最能体现角色的移动和旋转。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让学生在诗中看动画,在动画中品味诗,技术与人文有机融合。

2.数据逻辑,探寻信息科技学科核心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数据,其特征是信息被数字化,从而可以被计算机方便地处理,从这个特性来看,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化。将信息数据化与数据化后信息的处理过程是在同一个框架下进行的,因此,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活动必然离不开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活动的过程(算法)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又必然可以归类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呈现过程中。出于这样的思考,不管是基于宏观角度的课程架构还是微观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信息科技课程都可以追求一种以数据为表征、以学科逻辑为脉络主线的新样态。

以《走进人工智能》一课为例,对人脸识别与语音识别的算法过程进行抽象概括,统一于“智能识别—智能判断—智能执行”的模型之中。从学科逻辑上来看,使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是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是将人脸和音频诸多特征信息数据化的过程;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的结果是利用大数据和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这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根据人脸识别结果说出对应欢迎词、根据语音识别结果打开对应的设备,是将加工后的信息外现出来的过程。因此,技术是不断迭代更新的,但是技术的背后是数据的支撑,基石是信息世界中的逻辑,逻辑是恒定的,而抽象的维度、抽象的层次、抽象的形式是把握数据与学科逻辑的核心。

3.工程技术项目,助力提升学生信息科技素养

技术具有清晰的社会相关性,与文化、生产、经济等相互交叉、彼此相融,因此,技术哲学有“工程的技术哲学”(engineering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一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真实性学习,要求教育教学要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最终做到学以致用。项目化学习是在工程技术哲学范畴内进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因此项目的设置要聚焦信息科技核心概念,让学生挑战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其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迭代优化完成对应的任务,进而使用掌握的技术迁移解决难题或者新问题,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学科素养。

以《穿越迷宫》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利用鼠标控制角色跟随移动,途中碰到障碍物返回重新开始,并实现捉到老鼠提示“任务成功”。课本情境在真实情境中难以体验,所以在进行本课设计时,笔者从国产“直20”入手,创设“直升机投送物资”情境,开展“蓝天娇子——直升机空投物资”项目的学习。

项目起始让学生收集国产武器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了解20系列(歼20、运20、直20)是国之重器、国之骄傲,在学生心中树立国防安全的意识。

在项目实施第一阶段,让学生进行项目思维导图设计,分析场景和角色,进行角色状态和行为分析,如直升飞机,默认状态在左上角,模式为显示,行为1是如果碰到鼠标就跟随移动,行为2是如果碰到最低飞行线就提醒并自动修正。第二阶段进行子任务设计,首先进行直升飞机模块设置,搭建“直升机跟随鼠标飞行”脚本,学习使用“如果…那么…”和侦测模块中“碰到鼠标指针”控件的搭配,学生在修正参数后将直升飞机飞起来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信息科技的魅力。随后,利用知识迁移完成“直升飞机碰到最低飞行线报警修正”“货物投放”“货物是否投递成功”。第三阶段进行项目迭代优化和总结,回到第一阶段研究思维导图,进行项目的完善或功能添加,如增加投递分数、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场景等。

技术哲学与信息科技的碰撞,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育理念,构建了全新的学科框架。技术的发展使人与技术共融,计算机作为媒介将自然事物数据化,所以,教师应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引导下,探寻新时代信息科技学科素养培养和建立的教育路径、方法、策略。

猜你喜欢
视域哲学学科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菱的哲学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超学科”来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