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砥
》 阮高峰
阮高峰:吴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教育部在2022年11月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标准》为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素养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我们都明白,标准要发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公众特别是其目标受众对它的了解与接受十分重要。那么,围绕《标准》的解读与普及,教育部门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吴砥:《标准》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并给出了包含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在内的指标框架,旨在为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机构在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方面提供指导方向,为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资源、开展监测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标准》发布至今,被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发展机构列为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的重要参考。2023年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中专设“数字素养提升”项目,通过《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等课程资源,帮助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增强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化工具及其应用,学习人数超1300万。
阮高峰:依托“暑期教师研修”项目实际上是对《标准》的普及作了一次面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师的全员培训,相信会为《标准》的落实创设良好的认知基础。除了应用于培训之外,《标准》发布至今还在全国各地哪些实践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吴砥:目前,《标准》也被应用于“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域等全国多个地区的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工作中,帮助把握我国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助力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例如,宁夏基于《标准》框架和示范区建设需求,形成了面向校长、教研员及教师三种角色的、更具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持续三年开展全区范围内的教师数字素养测评、绘制教师素养地图,以建立精准培训工作机制,有力支撑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
阮高峰:要发挥《标准》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规范、引导作用,既需要教师具备持续提升数字素养的动机、热情、策略与方法,也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为《标准》的落实创设良好的政策引导、培训指导、应用实践的环境,将上述各方构建为一个协同整合的运行体系。那么,在以《标准》引领教师数字素养持续提升的实践中,区域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应该如何来推进这项工作?
吴砥:在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应提高对教师数字素养的认识,探索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第一,深刻认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行动,理解教师数字素养对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二,以数据驱动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培训的一体化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应基于《标准》探索数据驱动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将测评嵌入教与学过程,实现对教师数字素养精准、持续测评[1],进而绘制数字画像,支持开展个性化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
在学校层面,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和条件,提高对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视程度。具体而言:第一,加强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学校可有序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更广泛地支持教师开展数字化应用与创新探索。[2]第二,构建教育数字化管理机制,营造数字校园氛围。学校应明确主管领导数字化工作任务与职责,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化应用激励考核机制,完善数字素养校本资源,开展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校本研修活动。第三,推进进阶式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培训。学校应把教师数字素养的测评和针对性培训提升到足够的重视程度,逐步减少以往的大水漫灌式培训,推行基于跟踪测评的针对性、定制化培训,培养一批高素养骨干教师。
阮高峰:感谢吴老师,这些思路与建议相信可以为各地中小学校的首席信息官以及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很多启发,助力他们将《标准》扎根本地实践的路径探索。除了学校和管理部门,在《标准》推进的过程中,特别是当前处于《标准》培训、普及的阶段,我认为有两个群体十分关键,一是广大从事《标准》解读与指导的教师培训者(TOT),另一个是教师个体,您认为这两者在当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上应侧重于哪些方面?
吴砥:对于教师培训者来说,应充分结合《标准》内容,不断完善培训资源建设和活动设计。具体而言:第一,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课程资源。教师培训者可基于《标准》框架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开发细粒度的培训资源,以支持针对性、定制化的教师培训方案。第二,开展以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为主题的研修培训。教师培训者可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常见场景和难点问题,拓展培训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应用实践。
在教师层面,主要以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加强教师学习与应用数字技术资源的主动性为主,进而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教师可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教育数字化政策与发展进程,理解数字技术对自身教学和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多途径学习数字技术资源相关知识与技能,并结合课堂需求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此外,骨干教师还可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进行创新探索,如利用名师工作坊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优秀经验的分享等。
阮高峰:评价十分重要,实践是否有效、在何种程度上有效,都需要评价来提供测量与评定。《标准》指出其适用范围之一是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价,并且也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各个维度做了描述。但是,评价往往需要具体、明确的目标状态描述,甚至是量化指标。针对这些现状,评价机构在实施评价时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准确评定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
吴砥:我认为,评价机构可基于《标准》进一步开展分层分类的精准评价、数智驱动的全面评价、持续监测的追踪评价,创新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路径,实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促进教师数字素养发展。[3]
在评价工具上,可进行分层分类设置。《标准》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了整体框架及各维度上的具体描述,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角色以及不同学科教师的数字素养要求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评价机构可基于《标准》框架结合教师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展,针对教师个体及环境的差异性,设计多样化的测评情境,并研制各级各类教师数字素养常模,以支持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
在评价结果上,可关注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开展常态化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有助于跟踪分析教师素养发展轨迹,为开展精准化、适应性的研修与培训提供有效支撑。评价机构可建立各月度、学期、学年等周期的动态发展追踪监测机制,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档案,通过差异分析、趋势分析等实现对教师数字素养增值评价,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阮高峰: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日益受到重视,实践的进程也在持续深入。结合教师数字素养这一特定的评价内容,在评价上应如何发挥技术的优势,在模式与方法上实现创新呢?
吴砥:这就涉及评价手段的问题。数字素养的评价应强化“数据”+“技术”双赋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能系统化、全方位地收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过程数据,还能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对教师认识、情感及行为的有效识别。评价机构可在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或学校,探索基于多空间数据的评价新模式,在有效授权的前提下推进教师数据的采集、感知与计算,建立智能评价模型,实现更精准、更客观、更全面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
阮高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推进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您觉得在应用《标准》时,不同地区、不同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如何差异性地利用《标准》?
吴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形成有特色的教师数字素养专项规划,并从实际应用的数字化平台、工具着手,探索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个性化发展路径。例如,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可让教师推进基于智慧教室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或者利用虚拟仿真资源创设混合学习环境,抑或是利用多渠道数据采集工具实现学生学业和综合素养的评价等,进而凝练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特色路径和创新模式。对于教育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可加大数字技术资源投入,优化教师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结合教师数字素养评价画像等,针对薄弱问题及不足开展针对性研修学习等。此外,还可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广泛连接与协同,利用数字技术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和数字素养提升课程。
阮高峰:我们知道,数字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发展与迭代速度较快,新的技术应用形态也在不断产生(近期典型的案例是2022年底起兴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上的变革往往会催生新的技术应用形态,从而也对教师的数字素养衍生新的要求。考虑到《标准》的相对稳定性,我想了解一下,《标准》主持机构和起草小组在研制、修订与应用上有何规划,以应对这种由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变化要求?
吴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教学形态也在不断更替,如何适应技术的发展、探索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数字时代教师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设计《标准》时,《标准》研制组充分考虑了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总体形势,并综合了国内外教师数字技术应用相关框架,强调教师对新技术的价值理解、持续学习应用,以及遵守相关伦理规范,使得《标准》框架及五大维度能够适用新时代的教师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也重塑和更新了教师的角色功能、能力要求。[4]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估者,还是终身学习者、教育研究者。《标准》在维度设置与要求描述上都尽可能地考虑了新环境下教师多角色、教育多场景的需求,并不强调教师对具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而是从普通身份、教学场景及教师专业发展三个视角进行内涵描述与定位,以期支持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不仅可根据地区发展、教育阶段及教师角色进行分层分类评估与培训,也可针对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形态做相关调整。数字技术快速迭代更新,教育数字化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持续提高,因此,应充分重视《标准》宣贯,持续开展跟踪评价,加大培训课程研发力度,为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