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炳晨
摘 要 《登幽州台歌》的教学常常表现为“以读代赏”或者“朗读不够,资料来凑”,忽略了古诗词教学中思维过程的展现和对文化意义的追求。对此,从聚焦“这一首”入手,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再依据“这一首”的特质设计恰当贴切的教学活动。从“这一首”走向“这一类”才是实现古诗词高效教学的应有之道。
关键词 登幽州台歌 教学内容 教学路径 能力层级
《登幽州台歌》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诗人在远征途中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所引发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积郁已久的悲愤之情。全诗语言雄浑奔放,结构紧凑连贯,内涵深刻丰富,极富感染力。诗人借这首短诗将历史长河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遭遇的苦闷境遇进行了表达,抒发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的落寞苦闷,具有深刻的意义。
对于这首经典作品,惯常的教学方式为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或者借助大量背景资料让学生“知人论世”。这两种教学路径都有其不足之处,其中最为明显的不足就是忽略了古诗词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思维过程的展现,导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变得“虚无化”,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感知抓手”与“感知过程”。为了更为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让泛化空洞的朗读、感悟变为有据可依、有路可循的分析、鉴赏,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读出“这一首”
《登幽州台歌》一诗被编入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共同组成《古代诗歌五首》。五首诗歌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世界的感悟。相较其他四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的文本特点如下。
1.与众不同的语言形式
《登幽州台歌》四句二十二字,相较本单元其他诗歌的“整齐匀称”,其结构形式显得“另类独特”。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追根溯源,这首诗在用词造语方面深受《楚辞》的影响。《楚辞》中的《远游》写道:“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化用了这句,在表达上却更为细腻深沉,意境也更苍茫遒劲。
句式上,诗人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五字,其停顿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其停顿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读起来比较急促,传递出作者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添一虚字(“之”“而”),多了一处停顿,音节也就舒缓流畅了许多,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悲伤长叹。整首诗前后句长短不一,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意味无穷的未写之景
相较其他登高诗,这首诗另一独特之处在于“登台”却未着眼于景。纵观全诗,四句二十二个字,从内心感慨起笔,以悲叹情景作结,直接抒发诗人“登台”后的无尽感慨,没有一字对幽州台作具体描繪。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贯通古今,呈现了时间长河的苍茫悠远;第三句写登楼所见,“念天地之悠悠”,从前两句的时间维度引向了辽阔的空间维度;在这广阔无垠的场景之中,诗歌最后以“独怆然而涕下”收尾,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形象。
题目为“登幽州台歌”,有“歌”的抒发,却没有对“幽州台”的描写。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写”出了无景之“景”,细细品味,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底处于怎样的旷野之中,站在怎样的高台之上,才会让诗人产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邈远之感?又是怎样的环境氛围,怎样的云卷风啸,才会让诗人“念天地之悠悠”,引发出“独怆然而涕下”的感伤之情?当读者深入体会和感悟诗人的内心感受,想象诗人创作诗歌的场景时,那二十二个字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空旷无垠的艺术画卷。读此诗,仿佛可以看见诗人正孤独寂寞地站在北方苍茫辽阔的原野中,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长长叹息,黯然神伤。
3.深刻丰富的孤独内涵
与同时代的许多文人不同,陈子昂极具政治见识和为官才能。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诗人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契丹。据史料记载,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眼看报国大志化为泡影,于是登上蓟北楼,在慷慨激昂中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整首诗慷慨悲凉,充满诗人的挫败失意和寂寞苦闷。这种心怀壮志却未能舒展的“悲哀”带有极强的普遍性,为许多怀才不遇者所共有,因而这首诗自诞生之日起,就获得了广泛共鸣。不同时代的“失意人”即便失意缘由不同,都可以在这短短的二十二个字中觅见自己“独怆然而涕下”的身影。“独怆然而涕下”的表层原因为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不复见,后也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感慨自己真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诗人不称所登之台为“蓟北楼”“黄金台”,而叫其为“幽州台”,内心的幽怨可见一斑。但细究会发现更为深刻和普遍的隐性原因:面对广漠永恒的宇宙,诗人倍感人类的孤单渺小;面对天地悠悠而生命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人才辈出而自己生不逢时,诗人内心充满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无限悲情。
二、教出“这一首”
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再思考“怎么教”。读出“这一首”的文本特质和教学价值,精准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推进教学的基本前提,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设计紧扣文本特质的教学活动,是决定教学效益的关键。《登幽州台歌》被编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师一方面要发挥其作为单元组成部分的教学价值,另一方面要思考在初中三年古诗文教学中,其承前启后的教学定位与功能追求。
1.教什么:从文本内容走向言语形式
人类的情感相互融通,很多人都会被《登幽州台歌》的情感内涵和哲学之思深深吸引,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文章写了什么,永远不是教学的全部。《登幽州台歌》作为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材料,其承担的教学任务应该有三:其一,作为一首古代经典诗歌,要有效凸显诗歌特质;其二,作为“托物言志”单元的选文,要精准传达编者意图;其三,作为初中教材中典型的“登高诗”,要重视比对勾连,丰富该类型诗歌的教学内涵。
诗人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是如何传递出来的?传统的教学重朗读、重感悟,试图在反复朗读、感悟之中,带领学生走向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深处。只是即便最后学生的所感所得符合教师的预设,也不能将其归功于这种缺乏思维过程和言语形式品析的教学。诗歌的四句话是如何组合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背后有怎样的情感流动?为什么要先从时间维度着笔,最后以感伤形象作结?长短不一的前后四句,对于情感把握有何帮助?“之”和“而”看似不合理的切入是否有詩人别样的深意?……这些有关诗歌语言形式的问题,才是真正走进诗歌、走向诗人的钥匙。
2.怎么教:从“千诗一面”走向“每课异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诗词教学”有如下表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于是,“读”“赏”“品”“悟”成为常见的诗歌教学套路。一些教师不管诗歌内容、不论诗歌形式、不顾学段特点,在“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之后,开始“美点”探寻,讨论分享。整个诗歌教学呈现出“读”得泛滥、“赏”得随意、“品”得粗浅、“悟”得割裂的问题。
如何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始于问题,联系文本,基于特质,将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登幽州台歌》别具一格的言语形式,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线,感知其言语形式的独特之处,进而体会言语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联。《登幽州台歌》具有登高诗的典型特征,却又与其他登高诗有所不同,便于教师以同类诗歌作比,引领学生体会“同中有异”。《登幽州台歌》一读便知的“孤独”之感,便于教师在学生有粗浅感受之后回溯文本,引领学生逐步探究其情感的深刻内涵。
三、反思“这一首”
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要从“这一首”走向“这一类”。这确实是教师提升教学品质与学生思维的应有之路。但要教好“这一类”,必须先教好“这一首”。教师不能以所教诗歌为引子,在蜻蜓点水之后,就匆忙地提升拔高,进而上升到所谓的“类型化阅读方法”的概括上。
“这一首”属于“这一类”,但不能替代“这一类”,也不同于“那一首”。因为其文本特质的存在,更需要符合其“个性特征”的内容确定与教学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质应该是“恰切”:确定恰切的教学内容、实施恰切的教学路径和定位恰切的能力层级。为了让特质得到较好的体现,笔者执教《登幽州台歌》的实践如下。
1.确定恰切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理性面对作者之意、文本之意、读者之意和编者之意。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尊重这首诗歌的“文本之意”:其独特的外在形式,其独有的孤独刻画,其独具的无景之“情”。其次,需要深入理解单元的编写意图: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最后,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异同,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2.实施恰切的教学路径
在这堂课中,笔者以学生已学的《观沧海》为依托,一诗多用,反复比较。先看其同,后比其异(一比其句之异,再比景之异,三比事之异),最终完成对诗人孤独情感的探究与登高诗这一诗歌类型的把握。
3.定位恰切的能力层级
一堂课还应该关注学生活动的能力层级。笔者以“比”为线,设计了多处比较与鉴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进行综合分析和鉴赏评价。学生的整个课堂行为体现了高阶思维的特质,避免了浅层性的识记与理解。课堂每个环节的设计,看似简单浅显,实则有趣而深入。笔者将课堂教学分解为一个个任务,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古诗词教学如何高效,如何合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定,如何避免陷入简单读背的窠臼,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对教材中的诗词进行深入解读,科学聚焦“这一首”的教学内容,再依据文本特质设计贴切的教学活动,避免简单的“以读代赏”或者“朗读不够,资料来凑”,是完成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应有之道。
[作者通联: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