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对我国档案科技项目论文的文献统计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档案科研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我国档案科研领域的研究主题涉及面广,但研究成果转化困难、经费支持不足、实践应用不够广泛、内容与方法偏窄、队伍不强,是软肋、短板和弱项。未来,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前沿性和国际化、研究主体职业化和研究人员终身制或成趋势,当下,档案科研需要在实施有效管理、注重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拓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下功夫、花气力、出成效。
关键词:档案科研;科技项目;研究主题;创新成果;成果转化;学科交叉;人才队伍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 archival research in China basedon the literature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archival technology project paper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the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the archiv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 involve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but theweakness and shortcomings ar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transform the research results, lacking 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and without extensi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are confined and the team is weak. In thefuture,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frontier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subjects and tenure system of the researchersmay become a trend. At present, the archival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payatten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intersection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cooperation, exp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cutting-edg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Keywords: Archival research; Technology projects; Research topic;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 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Talent team
檔案科技项目论文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成果形式之一。[1]《“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将“档案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2]列为七大目标之一,提出了完善档案科技创新和应用机制、加大重点科研任务攻关力度等具体任务目标,[3]将档案科研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档案科研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推动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改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传承和弘扬档案文化等方面。
本文同时采用了统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统计分析法意在对档案科技项目论文的数量、主题、作者、单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档案科研的整体现状和趋势。问卷调查法意在通过设计合适的问卷,向档案科技项目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发放,收集他们对于我国档案科研现状和趋势的看法和意见。
1 我国档案科研现状
1.1 指标及数据来源。(1)指标。本节采用6组指标:档案科技项目论文(以下简称“项目论文”)体量和占比趋势、研究方法和学科归属、研究主题和内容、研究层次和水平、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研究投入与保障。指标全面覆盖了了解档案科研的方方面面,包括热点、趋势、方向、水平、成果、机构、人才和经费等多个方面,对于深入了解档案科研的现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数据来源。本节以中国知网为样本来源。检索条件为主题包含“档案”或题名包含“档案”且是否基金文献为“是”且发表时间介于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文献总数:4275篇。
1.2 项目论文体量年度分布及趋势。(1)项目论文体量。从项目论文体量上看,由检索得知,首篇标明的项目论文发表于1994年,数量为1篇,2022年发表项目论文418篇,是1994年的418倍,年度发文数量翻了超过11 番。若以总文献量4275篇计算,体量上更是翻了超过15番。项目论文体量快速增加。从项目论文占全部论文比例看,1990年至2022年,发表项目论文4275篇,同期共发表论文282836篇,项目论文占比1.51%。分阶段看,1994年发表论文4711篇,项目论文1篇,占比0.02%;2004年发表论文5515篇,项目论文27篇,占比0.49%;2014年发表论文14647篇,项目论文229篇,占比1.56%;2022年发表论文7028篇,项目论文418篇,占比5.95%。项目论文在整个论文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2)论文年度分布。据统计,从项目论文年度发表数量看,最高值418篇(2022年),最低值1篇(1994年),平均值153篇、中位数为92.5篇。从项目论文年度发表增速看,最高值166.67%(2002年),最低值-25.00%(2001年),平均值32.46%。增速为正值的年份22个,负值3个,持平2个。整体发展正面向好。
(3)論文趋势。根据统计,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1994年至1999年):在这个阶段,每年的发表文献数都比较少,总计只有14篇。其中,1999年的发表文献数达到了5篇,这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亮点。整个阶段的环比发展速度较低,但是这个阶段也是档案科技项目论文发展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2000年至2007年):在这个阶段,每年的发表文献数开始逐步增加,总计达到了217篇。其中,2005年和2006年的发表文献数增长较快,分别为42篇和58篇。整个阶段的环比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也是档案科技项目论文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
第三阶段(2008年至2015年):在这个阶段,每年的发表文献数呈现井喷式增长,总计达到了1528篇。其中,2015年的发表文献数达到了332篇,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亮点。整个阶段的环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也是档案科技项目论文发展的高峰期。
第四阶段(2016年至2022年):在这个阶段,每年的发表文献数保持在300篇以上,总计达到了2279篇。其中,2022年的发表文献数达到了418篇,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亮点。整个阶段的环比发展速度相对较低,但是档案科技项目论文的发展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总之,档案科技项目论文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快速增长、高峰期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虽然发展速度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综上,项目论文体量年度分布及趋势可以概括为“三增一缓”,即体量增大、年发表数量增加、在全部论文中的占比增高,增速趋缓。
1.3 研究方法和学科归属
1.3.1 研究方法。科技论文的文献类型和科技项目的研究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不同类型的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反之,从文献类型可以大致推测出作者在研究中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根据这一原理,按照样本题录反映出的文献类型,我们可以对档案科技研究采用方法的特点做如下描述和评价:
(1)档案科技研究主要采用普通研究法,占据了76.07%的文献数量。这种方法具有研究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实施等优点,但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2)实证研究法在档案科技研究中也有一定应用,占比为12.68%。这种方法具有研究结果客观、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研究成本相对较高。
(3)文献研究法在档案科技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占比为8.07%。这种方法具有研究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实施等优点,但研究结果受到文献质量和数量的限制。
(4)理论研究法在档案科技研究中也有一定应用,占比为2.97%。这种方法具有理论价值高、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等优点,但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5)定量计量法在档案科技研究中应用较少,仅占比0.21%。这种方法具有研究结果客观、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研究成本较高。
总之,档案科技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普通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采用理论研究法、定量计量法较少。即低成本、短周期、易实施的方法运用多,高成本、重复性强、理论水平高的方法运用少。
1.3.2 学科归属。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学科归属是指该研究成果所属的学科领域。档案科技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档案学、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学科归属可能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研究成果的学科归属进行归纳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跨学科程度给出判断。
根据统计,1994年—2022年档案科技项目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图书情报档案是主要学科,占据了96%。其他涉及的学科包括教育、历史、法学、文化、计算机、管理学、公共管理、政治等数十个。
除了图书情报档案,档案科技项目论文与历史、法学、计算机、管理学、公共管理、政治、新闻传播、工商管理、语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性更强。其中历史和法学属于社会科学类学科,计算机属于自然科学类学科,而管理学、公共管理、政治、新闻传播、工商管理、语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则更偏向于应用学科。表明了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由此可以判断,档案科技项目具有很高的跨学科程度,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39个不同学科文献量在样本文献的中的占比27.91%;但单学科的涉及的程度不高,单学科(教育)占比最高只有4.96%。
1.4 研究主题和内容
据统计,1994年—2022年4275篇样本文献中,TOP40主题词使用频率高达3601次,占比84.23%。对这些主题词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出该时期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而推断其发展趋势。可分为六大类:档案管理类,文献数量1548篇,占比36.17%;电子档案类,文献数量414篇,占比9.68%;大数据类,文献数量218篇,占比5.10%;社会文化类,文献数量139篇,占比3.25%;图书馆类,文献数量120篇,占比2.81%;研究类,文献数量86篇,占比2.01%。
通过对主题词的归类和文献数量分析,可以看出档案科技项目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化等方面。数字化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等新兴技术备受关注,反映了档案管理领域积极探索新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此外,研究者致力于推进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5 研究层次和水平
1.5.1 研究层次。档案科技项目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个层次。经统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多,分别为3141篇和905篇,占全部文献的73.47%和21.17%;而发展研究类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仅有23篇,占全部文献的0.54%。由此可见,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更注重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和發展研究层次相对较少。
1.5.2 不同层次研究的大学科归属。根据社科、自科、教育文化和其他分类,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文献分布情况为:社科类文献数量最多,占全部文献的73.47%;自科类文献数量较少,仅占0.80%;教育文化类和其他类文献数量也较少,分别占0.05%和1.78%。从学科分布上看,档案科技项目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领域,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
1.5.3 研究水平。基金项目的组织方层级反映了研究的水平,通常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层级。更高层级基金项目通常拥有更高的资金支持和更严格的申请评审标准,因此其资助的研究项目往往具有更高的研究水平和更大的研究影响力。因此,可以通过项目论文所属基金项目的层级来间接评价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水平。档案科技项目统计结果如下:(1)国家级:2 6 4 4篇,占基金项目的79.73%,占全部文献的61.85%。(2)部委级:11 9篇,占基金项目的3.58%,占全部文献的2.78%。(3)省级:224篇,占基金项目的6.76%,占全部文献的5.24%。(4)市级:288篇,占基金项目的8.69%,占全部文献的6.73%。
不难看出,在项目资助方面,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资助文献数量最多,占全部基金项目的79.73%。表明,国家级基金项目在档案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金支持和研究水平相对较高。
1.6 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
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是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主体,在档案科技项目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档案科研机构主要是指高校档案专业院系(室)和“各级档案科研所和各级档案局(馆)的技术处(室)[4]”。
1.6.1 研究机构。研究机构是档案科技项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承担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提升档案科技水平和能力,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研究机构也是档案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吸纳和培养优秀研究人才,为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提供人才基础。
根据普赖斯提出的公式“核心机构候选人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最高产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其发表文献数为564篇,将Nmax代入公式中,得到M≈19.76。因此,发表文献数大于等于20的机构列为核心机构候选人,共有40个机构为核心研究机构候选单位。综合考虑机构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影响力等因素,发表文献数大于100篇以上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等机构定为核心研究机构候选。
按照机构性质可分为高校和档案局两类。数据统计显示,高校发表文献总数占全部文献的74.15%,档案局发表文献总数占全部文献的1.57%。高校机构更多、更广泛,研究领域更多元化,因此发表文献数量远远超过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等机构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处于领军地位。其他机构发表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实力和能力较弱。
1.6.2 人才队伍。根据普赖斯提出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作者文章数量”计算公式,其中的Nmax为81,因此,M=0.749√81≈6.92。根据该公式,可以得到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候选人应该至少发表7篇文章。样本所列40位作者发表文章均在19篇以上,远超过7篇,因此可以判断上述作者均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由此可见,在档案科技项目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的核心作者。考虑到上述作者发表文献总量(11 75篇)只占样本总数(4279篇)的27.49%,再根据“洛特卡定律”,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是非核心作者的若干倍数,非核心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与核心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相比呈指数级下降,很多作者只发表了一篇文章。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大部分作者的发文数量较少。显然,档案科研核心机构和作者集中在高校,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的构成成分偏沉。
1.7 研究投入与保障
档案科研经费主要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管理费和结题验收费等,[5]是开展档案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科研经费研究投入始终是档案科研的短板,除各类基金项目和国家档案局每年有限的研究经费,省以下档案科技项目基本没有经费支持,几乎全部依赖研究者自筹。
同时,除高校研究者,档案系统几乎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基层科研项目研究主要是业余研究,时间上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这些情况的长期存在对档案科研造成持续性影响。再者,档案科研一定程度上沾有职称导向的功利性,调查显示,85.71%的受访者表示,发表档案科技项目论文与职称职务晋升有关联,其中关联度非常高占44.64%,比较高占23.21%,一般占12.5%,比较低占5.36%。
2 我国档案科研的主要问题与趋势
2.1 我国档案科研的主要问题
前述分析的特征,从另一角度看,也是问题。为验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了解档案科研主体看法,进行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档案科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研究成果转化困难,科研成果转化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调查结果显示,87.27%的参与者认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困难,存在较大鸿沟;研究经费支持不足,调查结果显示,69.09%的参与者认为档案科研经费支持不足;实践应用不够广泛,调查结果显示,63.64%的参与者认为档案科研实践应用不够广泛,档案科技项目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层次相对较少,与前述结论相符;研究内容与方法偏窄,调查结果显示,61.82%的参与者认为档案科研技术创新不足,52.73%的参与者认为研究领域过于狭窄,45.45%的参与者认为缺乏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些感受与前述定量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队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30.91%的参与者认为档案科研研究主体非职业化,21.82%的参与者认为研究人员参与研究项目的年龄受限,这加重了这一现象。
2.2 我国档案科研的趋势
特征特点反映问题,也反映趋势。从调查结果看,主要显示在以下四个方面: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85.45%的参与者认为研究方法创新是档案科研的未来趋势,81.82%的参与者认同研究内容创新是档案科研的未来趋势;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74.55%的参与者认同学科交叉和69.09%的参与者认为跨学科合作是种趋势;研究前沿性和国际化,50.91%的参与者认为研究前沿性和43.64%的参与者认为研究国际化具有明显的趋向;研究主体职业化和研究人员终身制,49.09%的参与者认为研究主体职业化将是档案科研未来的趋势之一,20.00%的参与者认为研究人员终身制有可能成为档案科研未来的趋势。前三个方面,在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指南均有体现。
3 档案科研的发展建议
通過对我国档案科研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趋势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档案科研的发展应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发力。
3.1 实施有效管理。档案科研管理是指对档案科学技术探索的内容、探索的主体、探索的活动所进行的管理。[7]为实施对档案科研的有效管理,建议从档案治理相关理论及政策、科技规划管理、建设重点档案实验室等三个方面入手。[8-10]
3.2 注重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注重档案科研成果转化体现的是以用为本的原则。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11 ]二是坚持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的档案科技创新发展路径。[12]三是推动科研成果在档案工作中转化应用。[13]
3.3 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的重点在于学科交流、建立跨学科研究机构、加强人才培养。[14,15]
3.4 拓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拓展研究内容和方法,一是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电子记录等新型档案形态的研究;二是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三是推广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3.5 提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一是加强对档案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加强对档案学科的前沿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三是坚持创新和实用科研方向,[16]鼓励档案学者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档案科研向深入发展。
4 结语
研究发现,我国档案科研领域存在转化困难、经费支持不足、实践应用不够广泛、内容与方法偏窄、队伍不强等问题。未来,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前沿性和国际化、研究主体职业化和研究人员终身制将成为档案科研的趋势。当前,档案科研需要在实施有效管理、注重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拓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下功夫,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毓菁.试论档案科学研究的成果类型和发展战略[J].档案管理,1989(06):25-27.
[2][3][8][9][10][11 ][12][13][14][15][16]本刊讯.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中国档案,2021,572(06):18-23.
[4]朱道勇.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
[5]马春茂.《北京市档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解读[J].北京档案,2011 ,252(12):11 -12.
[6]管先海.走出档案工作的几个误区[J].北京档案,2006(11 ):20-23.
[7]戴旸.我国档案科技工作的发展与展望[J].图书情报知识,2012,147(03):111 -11 8.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王团,学士,馆员 来稿日期: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