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创”方法论的鲜明特点

2023-12-10 19:32慕延滨宋珍妮
理论探索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论双创

慕延滨 宋珍妮

〔摘要〕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蕴含着守正与创新并举、理想与现实交融、民族与世界相通的鲜明特点。在守正与创新层面集中表现为:顺应时代需求与发展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基本前提,兼顾创新内容形式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核心意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根本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交融层面集中表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理想与现实的深度交融,发扬“自强不息”奋斗精神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内生动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在民族与世界相通层面集中表现为:追求“文明互鉴”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圭臬,主张“开放包容”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原则,倡导“互利共赢”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方法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6-0022-06

文运与国运相通,文脉与国脉相连。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与文化的创新与繁荣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与相促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的结晶,具有悬若日月的生命力与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发展大局,基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考量,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精髓意蕴与价值蕴涵,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的时代课题,发表了富含深厚方法论的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通过对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方法论探赜索隐和钩沉致远,不难发现,习近平“双创”方法论具有鲜明特点,它们相互关联支撑,共同构成了“双创”方法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价值经纬,为我们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擘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

一、守正与创新并举

习近平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2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呈现出典籍浩繁、流派纷立、仪态万方的洋洋大观。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以及时代新进步新进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赋予这一文化以新的表达样式,丰富其内涵以新的价值空间,实现从“形”到“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是“双创”方法论为我们提供的科学范式。基于这一范式,不难发现,守正与创新并举是“双创”方法论的最重要本质,也是“双创”方法论的根本特点。

(一)順应时代需求与发展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指出,必须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进行“双创”,指明了守正与创新并举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这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科学揭示了理论与实践、文化变迁与时代演变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指出时代是理论创新和文化变迁之母,理论唯有立足时代并回答时代问题,才是有价值和有生命力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曾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纯粹观念式的时代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科学解析了理论创新与时代发展需求的内在关系,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该时代的迫切问题,真正的现实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2〕203,而背离时代,脱离时代现实问题,只沉醉于臆想的“纯粹观念时代”的理论推演,只会使自己出丑。按照时代需求与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双创”,就必须通过认识历史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通晓古今之变,正确观察时代和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真正推进双创,推进“两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相对下降,旧的国际秩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群体不断崛起,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从一元向多元转化。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法治国、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合作以及中国梦等,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价值依归。这就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双创必须契合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实际,唯有如此,双创才不会“悬浮于时代”,才不会背离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解答时代课题,推动时代发展。具体而言,就是用理性的思维全方位的从历时性与共时性入手,以国内国外双重维度,内外兼修双重意蕴、纵横兼有双重方式始终在历史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洞悉文明演变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挖掘好、维护好、阐释好、继承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科学阐释时代主题,正确回答时代问题,破解中国发展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养料和理论支撑。

(二)兼顾创新内容形式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核心意蕴

“双创”方法论明确了兼顾创新内容形式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核心意蕴。一方面,对传统文化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双创的价值旨归就是激活和增强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双创”方法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提倡的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等方法论原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递进。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否定观,主张用“扬弃”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旧事物,通过扬弃,一方面可以去除旧事物中的糟粕部分,另一方面可以保留旧事物蕴含的精华,从而孕育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事物。毛泽东运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的典范,主张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与民族优秀传统血肉相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3〕41,强调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707-708。这为“双创”方法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滋养和理论底基。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5〕可以說,“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中华民族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保持五千多年文明与时俱进薪火相传的动力源泉,也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持中华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的奥秘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体,内容是“神”,形式是“形”,“神”决定“形”,“形”表现“神”,“形”“神”兼备,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才能完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姿。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核心价值、思想观念等,而形式则是核心价值、思想观念等内涵的表现方式。内涵创新可以激发形式创新,通过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现代意义,使其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形式创新则可以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将内涵以现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呈现。只有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以内涵创新带动形式创新,以形式创新推进内涵创新,实现二者统合性创新,才能在整体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和现代化,提升其主体性和世界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根本目标

习近平强调,于新起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文明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其本质就是促进经济与文化双繁荣,扬弃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糟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发展道路。基于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源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丰赡滋养,不但是守正与创新并举的根本目标,也是“双创”方法论的价值逻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守正”的自动自觉,更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信心和力量。但不可讳言,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攻坚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矛盾。尤其在国家深度转型和国际国内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佛系文化”“丧文化”“躺平主义”等灰色思潮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习近平将进取与幸福融为一体,鼓励民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指出“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6〕,为当前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和砥砺前行找到了新的价值定位。他深深理解中华文明赋予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深厚底蕴,也深知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强调以创新为手段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以赓续历史文脉来谱写当代华章,深刻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5〕, 生动诠释了守正与创新并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二、理想与现实交融

“双创”方法论不仅解答了“双创”的基本前提、核心意蕴和根本目标问题,而且在中华传统文化社会理想与当代奋斗目标的融通问题上,也给予了解答,为我们立足现实逐梦理想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彰显了理想与现实交融是“双创”方法论的又一鲜明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并重的民族,实现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立足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连接起来,使得其“双创”方法论中理想与现实交融的特点,呈现出具有内在逻辑的三个层次。

(一)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理想与现实的深度交融

习近平强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充盈富足,也是精神财富的极大富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荣光延续。2022年10月习近平在为《复兴文库》写的序言中,对中国梦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作了深刻解析,强调要“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8〕,让中华历史和文明照耀民族复兴之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梦不是幻想和空想,而是植根中华文化沃壤、反映中华儿女愿望、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要实现的现实奋斗目标。所以,中国梦所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以理想照耀现实,以现实推进理想的体现。

事实上,自先秦时期以来,我国人民就开始畅想和描绘心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断在实践中苦苦探索。在百家争鸣的思想洪流中,《礼记·礼运》集中阐述了古代先贤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大同”图景:一是在国家层面上主张天下为公,任人唯贤的政治理想;二是在社会层面上崇尚信义,各尽其能的社会风气,推崇建立一种合乎规范的社会秩序;三是在个人层面上倡导推己及人、立德修身的良好德行,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共识目标下完善个人道德修养。经过后继学者几千年的丰富拓展,“天下大同”的理想蓝图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寄托所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习近平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满怀热情地指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9〕4。可见,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发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对“天下大同”的描绘,立意与愿景又高于大同社会,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与固本立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同社会不再是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社会理想观中的空中楼阁,也不再是文人骚客笔下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通过奋斗实现的现实目标。这是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是对传统“大同”思想传承弘扬并加以改造创新的成功范例。

(二)发扬自强不息奋斗精神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内生动力

“双创”方法论开宗明义地阐释了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从中汲取有益成分,通过传承和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鸿基伟业之中,激励人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习近平看来,中国梦之所以既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也不是虚妄无稽的“黄粱美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理念已经深深内蕴在“中国人民心中”〔10〕,成为中华民族栉风沐雨、不畏艰险前行的内生动力。

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和德性精神。《周易》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彰显了自立自强的价值观,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內核。自强不息价值观具有四重意蕴:其一,树立“志存高远”的人生导向;其二,培养“独立不惧”的人生态度;其三,秉持“奋发图强”的人生原则;其四,锻造“锲而不舍”的人生品格。立足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逐梦之旅,习近平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价值观从个人品格和德性追求升华到民族意志和民族品格。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11〕, 深刻揭示了自强不息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永葆青春活力的动力引擎,也是中华文明成为始终连续、从未断裂文明的精神密钥。同时,习近平还进一步对自强不息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符合时代的解码和诠释,发出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时代强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奋斗幸福观”。从创造性转化的视角看,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延续了自强不息价值观的四重特质。第一,在人生导向上鼓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树立远大志向,戮力同心,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继续将拼搏奋斗精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第二,在人生态度上强调“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进步”,要有迎难而上的劲头。他以自身的知青经历为范例指出“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既体现了总书记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念,也承载了他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第三,在人生原则上主张“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勉励全体人民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千帆竞发的时代奉献青春和力量。第四,在人生品格上突出“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认为幸福不会自动出现,成功属于坚持而笃定的人,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勇毅向前形成的优良品格。

(三)促进共同富裕是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指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他看来,促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12〕。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动力和目标,是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保障。这里,突出体现了“双创”方法论的又一特点和价值。

共同富裕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社会理想。一方面,中国古代先贤憧憬的大同社会,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至理名言,表达出古人对公正、平等地分配财富以及安宁、和谐、富裕社会的向往,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张的“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和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及中国梦理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是全民共享共富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新在经济生产与分配制度两个层面,在经济生产上,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尽力提升经济总量,将“‘蛋糕’做大”;在分配制度上,依靠按劳分配为主体,将“‘蛋糕’切好”〔13〕。从总体上讲,共同富裕既要保障经济总量的提升,更注重经济生产的“普惠性”与分配制度的“公平性”,依靠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14〕12。这一切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现实动力和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双创”方法论开出的绚丽之花。

三、民族与世界相通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既不能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但也不能故步自封,要把民族史与世界史相接,把民族观与世界观相连,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他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世界性弘扬,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又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极大推进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式发展。他提出的民族与世界相通,构成了“双创”方法论的第三鲜明特点,这里呈现出三个逻辑层次。

(一)追求文明互鉴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圭臬

习近平强调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这决定了我国在“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不搞“文化霸权”,更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5〕。中华文明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深厚底蕴,爱好和平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标签。中国始终追求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反对强权政治和文化帝国主义,更不会借助全球化浪潮搞文化殖民与经济殖民。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基于一己私利和霸权主义思维,把中国当成发展的潜在对手和威胁,采取一系列不正当手段,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全方位遏制中国,从文化舆论上损毁中国国家形象,但中国依然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主张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继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交往的基石。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霸权是中华“和合文化”在当代的全新演绎,也是“双创”方法论的正确运用。“和”通常表示调和、和谐,“合”则是联合、融合,代表着一种包容汇通、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境界。“和合”理念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既强调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追求的是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无论是张骞的西域之行还是郑和七下西洋,本质上都凸显着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交往理念,既不以强力野蛮征服其他文明,也不对外来文化无原则包容和无底线退让。质言之,“和合文化”既蕴含以和为贵的内涵,也具有明辨是非、不畏强权的态度,为中国建构和平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和反对霸权的国家形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习近平还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人民接受的是仁者爱人、和平共处的文化熏陶,尊重并包容不同的文明,绝不会走上一些国家“国强必霸”的陈旧老路,并要求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15〕211。可见,相较于传统的大国形象,新时代的中国更强调追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致力于建构一个更加自信、强盛、开放、包容、友善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主张开放包容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原则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从根本上既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又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5〕。他认为,双创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方法,既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促进外来文化优秀元素本土化,只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才能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可见,“双创”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并非要闭门造车,更不是排斥外来文化,而是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与积极借鉴和吸纳外来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和融合,即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共通之处,将外来文化好的元素融入中国文化中,打造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不仅仅是经济强盛,还是同外来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中国在元朝这一历史阶段中政治、商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繁荣,向世界展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强盛形象,那么在对外的文化交流交往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阳明心学、诗词歌赋、建筑艺术等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乃至追捧,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内既可以推进“双创”活动向纵深发展,对外又可以在风云诡谲的国际舞台上收放自如、纵横捭阖,在展现大国胸怀与气度的同时,塑造开放包容、友好友善的文明之邦形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倡导互利共赢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愿景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發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16〕。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的互利共赢是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全新阐释,是“双创”方法论以更广大的视野、更宏阔的时空和更博大的胸怀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前进方向的深刻揭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的传承与超越。

互利共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深层思考。正确处理“义”“利”关系,“重义轻利”和“以义制利”,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在创新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基础上思考世界发展处境,把个体-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视角扩展为四位一体,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互利共赢的理念贯彻落实在国际外交事务中。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他引用“君子义以为质”表达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基本理念,强调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相反中国将长期立足于世界的发展全局和整体利益,“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7〕264。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他主张“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17〕433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和地区冲突中积极承担和履行大国职责和国际道义,多次派出维和部队捍卫世界和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是积极为沿途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和发展资源。同时,以正确的“义利观”超越零和博弈,全方位参与到世界文化、安全、气候等问题的交流和解决之中,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守护好人类家园,不断为构建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3-06-03(01).

〔6〕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2-16(02).

〔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8〕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复兴文库》序言〔N〕.人民日报,2022-09-27(0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0〕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N〕.人民日报,2015-09-23(01).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1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13〕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22-01-18(02).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苏玉娟

〔收稿日期〕2023-09-25

〔作者简介〕慕延滨(1989-),男,河南郑州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宋珍妮(1994-),女,河南信阳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论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