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短视频口语传播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3-12-10 22:00秦睿齐
声屏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口语语言

□秦睿齐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阶段,国家的语言文化事业是不可忽视的焦点,如何在媒介形式不断变迁的背景下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体系,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现如今,人们正处于Web 2.0 和Web 3.0 的时代交界点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交织融合、协同发展,互联网迎来了“视频天下”时代,无处不在的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输出信息的核心媒介。在图像化、视频化的传播场景下,口语所承载的信息质量、信息容量普遍呈下滑态势,但同时也衍生出多元、包容的语言表达样态,口语传播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势。

我国口语传播的发展

传统媒体“欲说还休”的语言审美。口语传播时代是人类史上传播活动迈入的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使得各地区间的口语表达风格迥异,语言表达也往往体现着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文化延续传承下来的国度,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高语境国家,习惯使用间接的、内敛的语言来表达真正的意图,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谨言慎行”“沉默是金”等文化熏陶下,中国人在语言表达上是委婉的,谦逊和含蓄是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审美。

霍尔谈到,在高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或存在于物质环境中,或内化在人的身上,需要经过编码的、显性的、传输出来的信息却非常之少”。可见,寡言少语的语言习惯不利于口语传播体系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在社交、实践上的能动性。

电子媒介时代口语传播的演变。媒介与思维方式的改变是息息相关的,口语传播以全感官、无损耗的传播特征成为早期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电子媒介出现之前,信息传播以印刷媒介为主,鼓励人们进行具有逻辑性的理性思考和连贯表达,但视觉文明的发展让一度辉煌的口语传统陷入冷落,语音符号由于难以记录、不便传输、地域差异等技术性障碍,使得口语传播受到较大限制,而电子媒介(从广播、电视到新媒介)则为口语传播提供了新的开放性场景,同时也以琐碎化、趣味化的信息碎片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间接影响了人们的口语表达习惯。

媒体多元化提出口语传播新要求。Web 2.0 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可读+可写”,信息传播方式从主流媒体的单向传递转化为用户间的密切交互,借助媒体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的形式“书写”信息,创作主体发生迁移,地域限制、社交限制被打破,用户与各类社交媒体间的黏性持续增高,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独特的口语传播生态。

在“媒介即情境”理论基础上,高强度高密度的用户交互场景给口语表达营造了自由、开阔的大环境,具有表达意愿的人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包装设计、逻辑建构、内容升华、情感渲染,让自己的语言信息被推广和认可。人们正在进入Web 3.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为媒体行业赋能,平台间多元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媒体下的口语传播流程被颠覆,媒体多元化、传播主体“去中心化”等共同激发着人们的口语传播意愿,为避免口语信息泛滥化、同质化,也亟需顺应媒介多元化的潮流,建立完善的新时代口语传播体系,从而提升大众的口语传播能力。

融媒体视域下发展口语传播的意义

加强口语传播建设是社会所需。“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1]即使越来越多的信息载体出现,但口语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正如《春秋谷梁传·卷十二》中所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从个体到民族、国家都需要话语来维系其正常的运作和发展。语言能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个人语言能力(母语能力、多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各种职业、专业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行使国家力量时所需的语言能力)。加强口语传播建设有助于人与人直接畅通有效沟通,促进人际关系良性发展,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配合新闻传播完善学术体系。自传播学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大众传播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主流,但较少涉及口语传播。虽然大众传播在传播效果研究、社会治理规划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口语传播越发显现出迫切的研究需求。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等传播学分支学科长期以来都被覆盖或交叉在口语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因为这些分支学科都是围绕人类如何使用符号展开的。”[2]因此,在口语传播学的配合下,新闻传播体系能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完善。除此之外,口语传播的发展也是协助播音主持艺术学延伸与拔高的重要路径,面临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迭代,传统的播音主持学科无法满足社会对口语传播人才的需求。在中国大陆,厦门大学最早成立了以口语传播为主要方向的传播学系(2011),中国传媒大学(2014)、暨南大学相继成立口语传播系(2018),多所高校逐步成立口语传播研究中心,口语传播学术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办,以多学科交叉的观点探讨口语传播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共同为国内学术体系的完善注入动力。

协助中华文化“活起来”和“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口语传播作为极其重要的叙事方式,在“中华文化回归”“国际形象输出”上都是不可缺位的存在。

国际传播的语境不同于其他传播场景,是文化交流、理念阐释、形象树立的言说环境。人们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通过叙事“讲述”世界。[3]长期以来,国际话语权严重失衡,西方国家凭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掌控着国际传播的优势话语权,并通过学术概念的生产不断强化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逻辑霸权。中国的对外传播常常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4]

在音视频相结合的多感官媒体互动下,口语传播无疑是重要的传播元素,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借助高质量的口语传播在融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能够有效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协助与国力匹配的中国形象走向国际视野。

短视频对口语传播体系的冲击

口语传播体系的发展具有时代紧迫性,以短视频为主、长视频为辅、多种媒介交互融合的视频时代,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和感官体验,但也给口语传播体系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冲击。

快文化催生碎片化表达。互联网催生下的短视频热潮是“快文化”的代表产物,瞬时性、高强度、短效果是短视频的基本特征,在短时间内带给人强烈的愉悦感,以至于人们不停地刷视频。在适应了时长短、密度高的观看习惯后,人们逐渐不愿意投入长时间去获取信息和输出信息,更是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传统的长篇幅、高语境的文化表达难以让人专注,越来越多的碎片信息出现在媒体平台。“碎片化”美其名曰能够“让人高效利用琐碎时间”,但长此以往人们不难发现,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割裂了人们原本的和全局性整体思维和逻辑性连贯表达,口语表达越来越“碎片化”。

网络用语动摇口语传播的文化基础。短视频媒体平台迅速获得大批量用户,其内容不可避免地下沉,面临着语言失范的问题。例如,语法、语义不清的话语遍布短视频平台,“谁懂啊家人们”“太那个了”“进行一些个饭的吃”等,由于在表述上具有深刻记忆点,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但这些模糊化的表达形式,严重导致受众语言库缩减、词汇量匮乏,难以用准确的话语进行语言表达。

另外,词语滥用也是网络用语的一大问题。在媒体平台上,字词的错误使用比比皆是,网民通过谐音转化、夸张修辞等方式进行语义迁移,以至于许多网络用户(尤其是低龄网民)已经混淆了网络含义与真正的文化含义,这是对汉语教育体系的重大打击。此外,无序的方言交杂、不当的中英混用等,都是短视频平台中屡屡出现的口语表达,网络用语的长期渗透将消解语言本义,动摇口语传播最基本的文化基础。

多元传播主体中不可控的价值偏差。口语表达是个人心理、社会变迁的综合体现,任何类型的语言表达都具备潜在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播内容虽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多元的传播主体也因为多元化的传播内容也面临着价值观扭曲的危机。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融媒体平台输出内容、传递声音,创作者文化水平的良莠不齐,海量的短视频中的负面价值显然高于正面价值。如“娱乐至上”“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在口语传播的辅助催化下得到了人们不加思辨的认同,人们也通过融媒体平台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片面见解。融媒体用户群体正向低龄扩散,很大一部分网民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关键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导致自身判断力丧失,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推广。

短视频背景下口语传播的提升路径

口语传播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具有时代性的。21世纪以来,媒体技术融合化发展,许多非专业人员跻身传媒行业进行平民化传播,这也出现了一种极端平民化的状态,泛娱乐和低俗化降低了播音主持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之下,我们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技术特征,在融媒体场域中因势利导,优化口语传播体系。

发展培养口语传播人才。人是传播的主体,人才和团队建设往往是一个领域的核心手段。

而口语传播是一门多个学科知识交汇的学科,需要在播音主持专业要求的基础上融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可见,国家战略背景下能驾驭媒介融合的复合型口传人才是十分稀缺的。

当前,各大高校着手进行口语传播教育的转型与创新,致力于在传统专业中融入符合时代发展新要素。例如,中国传媒大学自2021年开始至今,在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中逐渐增加了中英、中朝、中韩、中西双语播音方向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中可以看出口语传播的人才培养在趋于国际化和多样化。中国传媒大学口语传播系丁龙江教授表示,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时代转向了适用范围更广泛的以提高全民语言素养为宗旨的口语传播时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论述,“故事”和“声音”是当今时代的传播主题,也是培养现代口语传播人才的主要导向。我国需要大批文化底蕴深、媒介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口语传播人才,在各类媒体平台中形成立体矩阵,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优秀故事的讲述,寓情于故事、寓理于故事,以此提升大众口语意识,修正短视频不良之风,让中国声音更好地传遍世界。

鼓励“口语表达”全民化。融媒体平台带来的是全民短视频热潮,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传递自己的观点,“全民参与”的视频创作是鼓励大众提升口语传播能力的时代风口。

在抖音、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上,人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学者通过视频口语的方式向大家分享专业性强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也有许多“传媒素人”围绕各类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阐释,这些短视频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平民化、亲民化的讲述,有效地进行内容输出。平台也颁布“百大UP 主”“短视频影像奖”等各类奖项来鼓励创作者在短视频中积极发挥创新自主性。

国家也在大力支持短视频优质内容的传播,一些主流媒体也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话语创新,传统主流媒体也积极入驻短视频平台,如《主播说联播》《大国外交最前线》等系列短视频,用轻松的口语化表达、亲切的解读语态进行信息传播,将大国魅力通过鲜活的话语讲述出来,是对全民口语传播热潮的正向引领,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2022年8月16日,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在《“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支持适应新媒体特点的内容创作。可见,国家也在鼓励大众参与到口语传播的创作中。

运用多样态的口语传播场景。当前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传媒行业也进入了融合共创的新阶段,这为口语传播提供了多样态的传播语境,让有声语言的表达空间更加开放、立体、多维,呈现出多国家、多民族、多主体、多途径的群声“合唱”,在这一口语传播场景中,实现了多音齐鸣的“复调传播”。

在数字技术搭建出的虚拟空间中,5G、AIGC、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元宇宙”概念不断赋能,在技术场景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场景”、融入“场景”的口语传播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新概念层出不穷,新场景推陈出新,需要人们在多样态的传播场景中进行平等有效的“对话式传播”,即以正确的姿态平等交流、达成共识,将有声语言积极推广至新的技术场景,在变化中共生,在变化中发展。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口语实践的声音符号具有明显的交互性和人文性,在新兴媒体平台,口语沟通颇具社会行动的意义”。[5]口语传播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时代变化之快,为口语传播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这就需要口语传播在融媒体视域中进行动态化的发展与应用,快速抓住短视频发展风口,加速完善口语传播体系的构建,丰富口语表达内容,拓展口语表达方式,激发个人主动性,提升文化可传通性,增强国际传播的互动交流性,让口语传播成为各领域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剂。

猜你喜欢
口语语言
口语步步高:乐说节假日
语言是刀
酒中的口语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口语对对碰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