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点亮童心
——探寻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3-12-10 13:55薛雅雯
小学生 2023年28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色彩美术

☉薛雅雯

美术教学中,色彩是基础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掌握色彩的应用原理,依照作品层次、空间感搭配好色彩,才能让美术作品焕然一新,在给人美感的同时,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感。色彩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大脑发育。色彩搭配是否合理,决定了作品是否具有美感,就如同作品的灵魂一样。所以,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色彩教学,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在缤纷的世界中体会不同的色彩,同时结合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化教学,触发学生情感价值,让学生深入实践中,灵活搭配,开创不一样的色彩空间。

一、色彩教学的意义

色彩是美术的直接表现形式。一幅作品,人们最先注意的不是它的图案,也不是它的艺术价值,而是它的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最纯净的表现形式,也是最直接的表现语言。通过一幅美术作品的色彩变化,人们体会到的不止作品的美感,还会从其色彩搭配、布局中,了解到美术创作者所要传达的美学理念、思想内涵及价值观念等。因此,色彩是观赏者和艺术家最直接的心灵对话形式。[1]在美术教学中加强色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构建色彩观,奠定美术基础,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色彩欣赏和观察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构建自己的审美观。当下,小学美术教学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使其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不同的色彩给人感受不同,给人的视觉冲击感、艺术体验也不同。对于小学生而言,开展色彩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色彩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力,让学生对不同的色彩更加敏锐。小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不足,缺乏对色彩的认知,通过色彩学习,强化色彩感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色彩的特征,进而学会应用色彩传达情感。对色彩的认识并不是只是简单的视觉冲击,而是要通过色彩体会作品内在的情感价值,同时也要在观察过程中提升自身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第二,通过色彩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中,色彩语言的应用是基础。任何事物都有其色彩表现形式,美术作品正是借助色彩表现出情感、文化、艺术,因而这一表现形式并不是浅层的,而是主观角度上,色彩、情感价值、艺术价值的协调统一。从单一角度来看,色彩表现是对其形式的呈现,深挖之下是对色彩变化规律的探索。因此,强化色彩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提升对色彩美的判断能力。

第三,色彩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创作。艺术发展的最终方向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个性化美术才能激活教学。学生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可激发其独特的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对于同一个美术作品,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只有具有独特的想法,才能打破艺术的枷锁,成就多样化的艺术。而强化色彩教学,学生可通过自身的个性化理解,升华自我情感,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为今后的个性化创作奠定重要基础。[2]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引导观察,奠定色彩基础

通过不同的观察活动,学生可体会不同色彩的艺术内涵,奠定色彩基础。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也会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不同的体验是因为视觉效果的不同。所以,在色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大引导,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作品,从而深化对作品色彩的理解。[3]

1.立足不同视角,挖掘作品价值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可以较为敏感地感受不同的色彩变化,情感体验也较为强烈。传统美术教学中,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学生尚未突破审美视界,往往只从单一的角度观察作品。对此,在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去挖掘作品色彩价值,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情感,从而强化学生的色彩认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用彩墨画鱼》一课时,教师可从不同视角出发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同视角下的色彩变化。在笔者的实践课堂上,笔者先展示了一幅水墨群鱼画,让学生初步感受远景和近景之下画中色彩的浓淡变化,接着用多媒体展示这幅作品的细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时提出问题:“这一作品,远景和近景下的鱼儿色彩是否相同,给大家的感受一样吗?欣赏远景和近景下的画面,你是否有不同的感受?”在笔者引导下,学生明显感受到远景、近景下的群鱼,每个都不一样,近景之下会将关注点放在色彩明显的鱼儿身上,而远景之下鱼儿的形象稍显模糊,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河边的景色上。通过这一观察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色彩感知力,也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从不同角度出发所获得的体验不同。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不少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创作经验,但是在欣赏作品时缺乏技巧,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2.立足光源变化,体会色彩规律

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品往往创作于特定的环境中。在一定的环境下,光源是影响作品创作的关键因素。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教材涉及光源环境的内容不多,但是事实上,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光源环境下创作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光源意识。色彩本身就是由光线吸收、反射而形成的,有意识进行光源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色彩明暗变化,明白色彩的产生原理,从而强化学生的色彩意识。[4]

例如,在教学《让色彩动起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光源变化下的色彩,笔者提前准备了花灯、瓦楞纸等常见物品,借助手电筒分别照花灯和瓦楞纸,引导学生观察在强烈光源环境下事物的色彩特点和自然光下花灯的色彩变化,引导学生阐述不同光源环境下色彩变化给人的感受,进而让学生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

通过不同光源环境下的色彩观察活动,可让学生明白光源对色彩的影响,继而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运用对比色画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有了前面的色彩认知基础,学生在创作时会更有灵感和想法,也能懂得一些色彩的运用技巧。

(二)游戏激趣,强化色彩感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游戏融入色彩教学,可有效提升色彩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可立足课程,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美术游戏活动,从多角度、多途径发展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色彩的纯度》一课时,为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以色彩认知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即让学生以“色彩纯度”为基准,发挥想象创作一幅色彩渐变的晚霞天空图。活动开始前,笔者让学生自主准备水彩,有白色、淡蓝色、青色、橙色、红色,之后鼓励学生按照绘画需求调制颜色。随后,学生调好颜色后对色彩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将色彩填充到提前制作好的天空空间中。最后,教师将学生创作好的作品展示在展览区,鼓励学生自主交流。在这一创作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没有限制的环境下进行创作,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创作的趣味性,也让色彩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启发了学生。

游戏不仅充满无穷的趣味,还具有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能满足小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教师可以灵活设计色彩类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实践中了解色彩变化,强化色彩感知力和应用能力,为其今后的美术创作奠定有效基础。

(三)连接生活,强化色彩表现

美术和生活相关,但更为艺术化。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色彩,获得活的美术色彩知识,进而强化自身美术认知。生活元素是活的,可以有效触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激发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使其创作不一样的色彩作品,并从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5]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绘图意境、色彩搭配,让学生在色彩搭配中获得经验,掌握不同色彩的表现形式,为今后个性化创作打下基础。

1.借助名作欣赏,强化色彩印象

在绘画实践中,不少学生对景物的写意可能出现思维混乱、色彩搭配不当的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名作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色彩搭配规则和原理,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发展自身的色彩应用思维。

例如,在教学《山水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名画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名画中学习意境,感受色彩应用精妙之处。在笔者的实践课堂上,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有名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受其中的色彩应用原理。这些山水画作品多以远山、近山、树林、天空为主要元素,远景色彩稍淡,近景色彩浓郁,树木和草地都呈现深绿色,远处的天空为青白色,画作远景近景结合,色彩布局十分具有意境,给人一种淡然、宁静、悠远的感觉。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知到此类作品的表现形式,也能了解到山水画的色彩构建原理,强化了学生的色彩印象。

2.整合美术资源,强化色彩运用

美术是生活中的艺术,虽然源于生活,但是却是艺术表现形式。多彩的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鉴于美术的多元性和生活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实践,整合生活资源,通过多元化的动手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制作小相框》一课时,教师可立足色彩教学,通过手工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色彩运用。在笔者的实践课堂上,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不同的相框,并引导学生评论其中的色彩应用特点,了解其中的色彩搭配理念。然后,笔者为学生展示相框的制作方法。学生明确制作方法后,展开自主制作。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完成了手工制作,并结合自身对色彩的理解给相框涂上了色彩。手工活动结束后,笔者鼓励学生展开互评。通过评价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中的色彩搭配理念,创建色彩空间。

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美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单纯的欣赏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只有通过实践创作,才能强化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立足于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结合其已经掌握的色彩知识,设计更丰富的色彩实践活动,以此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其色彩创作能力。[6]

三、结语

色彩就如同美术作品的灵魂,有了色彩,美术作品才会显得有生气,才会有更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认知色彩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体悟不同作品中色彩传达出的情感和内涵,让学生将自己掌握到的色彩知识,通过想象和理解去进行表达和运用。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还能发展其艺术创作能力,促进其美术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色彩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