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智涛
何其有幸,能聚集一群语文的追梦者,围绕着“江苏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主张的炼制”这个主题,开启为期两年的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项目建设。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名师工作室的项目建设符合群体动力理论,在合作性群体中,个体之间能够相互激励,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它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团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从而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共同提高;它亦符合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之间形成平等互助、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大家在互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实践智慧和能力。
梦想让我们相聚,为着语文教学,为着心中的诗与远方,我们追光而行。追求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团队的首要任务。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我们倡导课程设计的前瞻性,也讲究课程设计的刚需,满足教师实际需求,在培训中不断拓宽教育的广阔视野,前瞻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提升的理论学习。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纯净教师的职业情怀,认识并感受教师职业的神圣,引领教师努力活成一束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设计前瞻灵动、创意无限的教学培训。引导工作室成员基于教学实践,发现、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专家指导下“抬头看路”,在自己的园地深耕实践,探索情境创设的方法路径,灵动设计学习任务群,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经验。
激活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研究兴趣。解决一线教师重日常教学、轻课题研究的科研倦怠问题,树立“人人需要课题研究,人人可以课题研究”的科研自信,提升教师善于从教学实践中精选课题方向的能力,在专家的指导下习得正确的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科研成果的专业表达。
注重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有序持久。剖析省内外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成长案例,通过与名师的零距离交流,提炼总结成长经验,畅通名师发展的成长道路。引领教师炼制教学主张,转化为教学成果并辐射推广,助推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学走在全国课程改革前列。
为切实解决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浅薄、情境创设艰难、科研能力薄弱、教学主张缺失、数字素养滞后等问题,我们制订了高远且明确的培训目标。
灵动学习任务设计,立足核心素养强化课程实施,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整体视角去思考知识脉络,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与融通。其价值在于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体系化、生活化的学习任务中,经历有意义的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系统掌握科研方法,积极破解教育教学新旧难点,提升学员的科研能力。当前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教学的实践经验而没有教学的理论学养和教学主张,这样的教师在个人专业成长道路上也许走不远;注重教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促进教学,个人的事业发展便会注入无限活力。我们邀请名师专家,指导教师如何在工作实践中积极破解教育教学的新旧难点,精心选题和准确论证,使其掌握系统的科研方法,并围绕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精准专业的业务指导,为教师搭建教科研成长的平台,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炼制个性教学主张,畅通名师专业成长发展道路,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个性教学主张的炼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灵动之处,结合新课标以及工作室的研究主题,寻找彰显个性特色的教学主张并进行专业化的提炼表达。这就需要工作室在培训中关注课堂发生,借助名师示范课观摩、“同课异构”研课、“微课”展示等手段,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并升格为教学主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室的培训活动包含30 天的线下研修和20天的线上研修。前者分八个阶段实施,每次聚焦一个研修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成阶段性目标;后者切分成十个阶段,与线下研修错峰而行,确保工作室成员长期处于学习研究进程中。我们在培训活动形式上力图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专题讲座与个体收获相结合。聆听讲座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工作室拟聘请省内外知名高校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担任工作室导师,针对学员特质开展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式培训,让工作室成员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打开思维,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第二,个体展示与专家诊断相结合。以专题讲座为指导,以名师课堂为示范,加强工作室成员技能培训。重点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竞赛、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竞赛以及命题竞赛等,不断提高工作室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问题探讨与跟岗研修相结合。工作室成员与专家直接对话,开展问答式研修。研修分小组进行,每组都有导师进行业务指导;成员与导师对接,开展短期跟岗学习。
第四,自主研修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在专家、名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以项目为依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研究课题,采取自主研修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分批次安排主题沙龙活动,交流提炼研究成果,实现个体研修与集体研修的“双向奔赴”。
培训的考核评价是撬动教师迅速专业成长的支点。过程中,我们不断表扬先进,分享教师的教研成果,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在评价主体上,实施学员自评互评与项目综评相结合。既有工作室教师对自己的业绩的项目自评,包含综合表彰、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示范课展示、讲座开设、教学竞赛等;也有工作室学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导师根据佐证材料开展的综合评价,全面跟踪成员的研修情况。
在评价标准上,实施学员参培考勤与实绩考核相结合。一是考勤,确保参培教师按时到岗培训,对出勤率低的学员,通报其所在学校,加强督促。二是实绩,制订两年发展目标和职业远景规划,包含开设一节示范课、录制一节精品课、原创一份试卷、发表两篇省级论文、撰写十篇教学设计、完成十篇学习感悟。
在评价结果上,重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既有导师负责工作室成员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为所有成员设立个人培训档案,将工作室成员培训期的活动参与表现、活动成果及时记录归档;又有导师对成员的总结性评价,努力促进其教学主张的炼制,引领成员成长为省市级语文教学名师。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不仅旨在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更希望工作室成员研修后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够积极引领区域更多的教师研修团队,担当起自觉培养年轻骨干教师的职责,扩大工作室专业引领的示范辐射影响,也为提升全省语文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完善辐射推广方案,扩大区域影响。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便调研了解成员中各自的工作室团队引领或培育站主持等指导研训情况,分享优秀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建设自身的子工作室团队,帮助大家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和团队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工作室辐射推广方案,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作用,扩大区域影响。
建立辐射推广渠道,促进区域发展。多元化的传递思想理念,要求工作室不能只是让十几个人关起门来开展学习和研究,而是要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辐射推广渠道。微信公众号、活动简报、报刊专栏,以及其他教研活动讲学的辐射示范平台,都可以广泛宣传工作室的研修过程和研修成果,共同促进区域发展。
扩大辐射推广范围,提升教学质量。由点到面,星火燎原。一个省名师工作室辐射推广到更多的子名师工作室,我们相信,这批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升。而他们作为“火种”,必将点燃所在区域的语文学科建设,使之更上一层楼,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从而扩大辐射推广范围,达成全省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美好愿景。
我们是一群语文教学的追光者,享受语文课堂带给我们的快乐,享受师生教学相长的成功,享受简单纯粹的教学生活。我们因为语文结缘,更因为热爱而彼此摇动,激发思维火花,提升专业素养,炼制个性教学主张,在语文的世界里绽放生命的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