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愈发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发挥。因此,如何优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其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助力优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企业的全面业务计划和相应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旨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效率,规避风险。全面业务计划包括企业的所有业务范畴,从生产到供应链再到销售,从人力资源到财务管理再到物资管理,都需要规划。财务预算则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销售预算等方面,收入预算用于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所有收入来源,需要综合分析市场行情、竞争态势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等因素进行判断。
成本预算指企业需要投入的所有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房租费用等。通过制定成本预算,企业可以合理分配资源,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销售预算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量,销售渠道及其收益等。通过制定销售预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合理规划企业销售目标,提高销售效率[1]。
合理、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制定全面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市场趋势、竞争态势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制定预算,企业可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目标和规划,比如销售目标、成本控制目标等,使企业能够制定更为确切、合理的全面预算计划,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计划和执行战略目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
全面预算的制定需要各部门和岗位有明确的责任安排。通过预算制定的过程,可以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责和任务,从而加强各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考核的标准化。
同时全面预算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源状况和流转情况,通过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可以确保各项支出和投资都有明确的预算和控制,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透明度[3]。此外,全面预算管理中会对各项投资和支出进行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和预防投资风险,从而减少企业投资和经营活动中的损失,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更为灵活和高效。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掌握企业现金流,对资源、成本、投资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使企业在运营中能更好地调配利用资源。
另外,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让企业在预测未来经营情况时更加准确和可靠,为企业在未来制定可执行的经营计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4]。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和明智的决策,帮助企业在运营中更为灵活和高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不严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有些企业的预算目标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有些企业只把预算编制当作一种纯粹的数学计算问题,忽视了财务和经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由此出现了过低预算、短缺预算等诸多问题。
企业预算编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及核准,一些企业的预算编制审核流程不严谨,存在漏洞和安排不合适的情况。例如,没有完整签订预算责任书,责任不够明确,所以导致在预算执行环节出现矛盾或分歧。
预算执行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企业在预算执行时,往往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流程,责任分配不够明确,在某些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具体,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导致预算执行效率低下。
例如,企业在缩减成本方面没有具体的成本降低措施,仅做了粗略的计划,导致实际执行时效果不佳。同时,企业在预算执行时,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控机制,没能对预算指标进行跟踪评估,也没有及时总结并反馈,造成预算目标无法达成。
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没有明确资金的用途,也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导致资金的使用不够合理,在优先级上出现矛盾,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5]。在资金运用时,也存在不合理的行为或不透明的运用方法,比如企业可能会用高额的预算在一些没有前景的市场上,从而浪费了资金。
同时,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不具备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和有效的信息分析和管理能力,导致企业资金的使用不够定向,无法真正起到资金管理的作用。此外,企业在投资方面因为没有充分研究市场趋势、没有正确评估投资项目,而引发投资风险。
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往往存在多头算账或无法准确核算成本的情况,导致企业对自身的成本状况缺乏完整的认识。例如,企业在成本核算时,没有注意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一些无法直接计算的成本因素,导致成本控制不全面,影响企业成本的管制。另外,还存在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成本审批流程不严格、成本管理职责不明确等情况,导致成本控制不到位或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
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对预算制定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评估方法不科学,很容易导致错误的预算和决策。目前,有些企业在评估绩效时,会将内部绩效和市场环境分离看待,忽略市场竞争和变化的影响。有些企业在评估绩效时会过度依赖定量数据,而忽略了定性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销售团队可能会被评为低绩效,因为其销售额低于预算,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如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策略等。也有很多企业在评估绩效时可能过于关注短期目标,而不是长期战略,或是只关注个人表现而忽略团队表现,导致企业在制定预算和决策时不够科学。
预算目标和方案是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性的基础。企业应该考虑到所有的要素,尤其是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竞争状况、公司自身状况、行业趋势、技术和政策变化等,制定符合实际计划和目标、可操作的预算方案,确保预算方案符合公司战略和需要,并与市场需求和环境相适应。
为应对不同情况下经营管理和预算方案的变化,企业应制定多种场景下的预算方案,如恶劣市场、经济衰退、市场不稳定等。预算目标和方案制定后,应经常审查和修订,以反映新的市场变化和经营状况,避免出现预算和实际落差较大的情况。
首先,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评估机制,确定各个部门和人员在预算执行方面的职责,以绩效评估为标准,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其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以此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工具,来检查预算方案和目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要采取一些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控制措施,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以确保预算的执行受到监管。同时制定监控预算执行的计划和工具,例如监控表格和记录系统,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变化,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进度,以更有效地达成预算目标。
其次,企业应维护良好的内外部沟通,在企业内部,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公开执行报告,促进预算执行信息共享,确保各部门在预算执行前足够了解预算执行的目标、计划和指标,推动预算执行全面落实。在企业外部,向一些关键利益方介绍预算执行情况,比如股东、金融机构和客户等,以确保预算目标和方案得到各个利益方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企业需建立敏捷的预算调整机制,灵活调整预算方案,在经营中及时调整预算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内部状况的变化。
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企业应制定资金的全年预算计划,每月进行预算执行的监测,增强对资金的管控。在制定资金预算计划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来调整预算计划,避免资金投入不合理。同时需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管理,确保资金流动的方向、速度和安全性,发现资金流动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整改和调整。
另外,企业应该通过内部控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和资金流动的审核和监督,如分级审核制度、现金和账户管理制度、资金流动监测和资金盘点制度等。在投资活动方面,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采用长期和短期股权投资相结合等方式,实施多元化的投资,减少对单一投资的依赖,从而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此外,企业应定期评估自身的资金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和创新资金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资金安全性和应对能力。
成本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首先,需要企业全面分析成本构成,对高成本部分重点分析,并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如寻找批量采购优惠、谈判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并降低生产成本等。其次,应设置合理的成本预算,确保企业所有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预算不超过总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每个部门或业务单位,除了要确认合理的预算范围,还需要明确绩效目标,定期进行成本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对比,并随时调整和控制成本。最后,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和相应的成本核算办法,加强成本核算,对各项成本进行分析,确保每一项成本都能得到控制和管理。
此外,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也应合理安排人员的劳动时间和工作强度,提高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力成本。
预算管理考核是企业为了确保预算得以有效执行而设计的一种管理手段。考核主要围绕企业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调整等方面,评估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并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评估企业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等,检测是否存在漏洞或误差,确保预算计划真实、有效。二是对企业预算审核的质量和及时性进行评估,确保审核过程符合预算编制的要求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评估企业预算执行的情况,检测预算执行中是否存在偏差或不当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四是评估企业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检测资金使用中是否存在滥用或浪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预算执行的相关人员进行奖惩和约束,既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首先,企业应建立预算外审批规范化流程,包括审批权限、审批职责、审批标准等,保证预算外支出符合公司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相关规定。同时,明确预算外的预算审批岗位职责,包括财务、法务、业务等,确保业务运作符合财务预算、法律法规等规定,防止出现预算外的支出和损失。
其次,从财务部门以及业务运营团队和负责人入手,制定和完善基础预算标准,强化市场营销环境方面的调研和分析,引导业务部门合理定价,增强整个团队对预算管理的认同感。
最后,建立审批合同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审批合同管理制度来加强预算外的审批控制,包括确认审核程序、合同结算、行政管理、协议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合同管理业务的标准化程度,为审批流程的规范化提供基础和途径。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就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从预算编制、执行,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入手,多举措并举,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同时企业也应认识到,未来全面预算管理将越来越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培养,这就需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不断的实践中保持创新和活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