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抗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55)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当前,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在制造企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企业不得不面临市场竞争、成本管控、资源分配等难题。同时,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资源分配的优化都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息息相关,所以制造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在科学合理剖析市场发展趋势、成本效益预期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分配资源,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和纲领,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在大中型制造企业中,企业都会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各项经营活动提供指引,同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终极目标来开展。制造企业通过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利用预算管理手段,与战略规划、执行等建立密切联系,有效支撑企业战略落地。
在制造企业生产经营阶段,如何实现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与价值创造的最大化,是企业必须面对且回答的问题。通过将全面预算管理深入到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与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然后逐步分解落实,统筹规划使用企业内部人力、财力及物力等各项资源,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制造企业运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较多,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若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为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支出、增加盈利,制造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核心,通过预算管理增加内部收入、提升支出合理性、有效防范内部风险,牵引制造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保障经营结果达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与全过程特征,同制造企业经济活动执行结果考核评价工作落实具有直接关联,能够更加真实详尽地体现企业各层级、各单元预算执行的目标效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并执行各预算单元的考核,以突出结果,识别问题、剖析诱因,提供物质与非物质双重激励,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阶段,部分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不尽完善,直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对于部分制造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的编制沿用上传下达考核目标的传统形式,据此进行自上而下的逐层分解,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未能实现各部门的有效协调和交流沟通。业务部门管理者在预算编制环节缺乏主动参与性,不仅没有充分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也没有综合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往往陷于被动布置预算表格填写方面,该情况下预算编制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完全相悖,更无法反映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第二,部分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与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缺乏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全面预算管理对应的监督与考评组织机构也尚未建设到位,这些现象均会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各部门职责界定不明确,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实施结果欠佳。
1.预算目标与年度业务规划脱节
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充分结合年度业务规划,不仅难以实现内部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会阻碍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预算单元负责人对企业制定的年度业务规划理解不到位、不全面,无法结合当下业务规划制定可执行的预算计划,致使企业在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经营规划。
2.预算对经营目标的牵引不足
部分制造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预算与经营目标未建立有效联系,导致企业内部未能利用好预算管理手段。部分制造企业制定预算管理计划时,并未以经营目标、往期各项经营数据为基础,制定的预算指标不够科学、全面,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对经营目标的牵引作用。
3.预算过程控制效率及效果差
当前部分制造企业预算控制滞后问题严重,对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具体预算控制环节所需数据的查询渠道不明确,数据获取难,预算管理过程未能形成有效闭环,进而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不能对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事前及事中管控。
同时部分企业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是否契合预算目标,未能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实时监督工作,预算调整不及时,造成企业预算结果与预算目标偏差过大。此外,针对预算分析环节,仅限于基础财务数据信息与预期目标的比对分析,未能继续探索深层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4.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部分制造企业当前预算考核重心仅局限于整体费用支出与利润层面,这种单一化考核形式无法全面考察到企业各部门预算管理目标落实情况、预算单元负责人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与预算预期目标脱离,甚至与战略管理目标也脱离。同时,由于预算管理目标精细度不足,考核落实不闭环,使员工产生消极态度,无法利用考核手段激发员工最大限度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
在部分制造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预算管理各项工作由财务人员全权负责,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这就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够及时掌握最有效的业务数据,不能充分考量各项业务发展变动情况、科学开展预算编制。
另外,业务部门保持传统的工作意识,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自身无关,在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内部沟通不足,对负责的预算指标理解不到位,在后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执行。此外,由于部分企业预算管理执行结果不能影响员工的薪酬以及后期发展,员工缺乏担责意识,最终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
目前,部分制造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手段较为滞后,依旧沿用传统人工填表格式落实预算编制作业,定期组织手工统计整合预算执行数据,以此实现预算监管,加之数据信息传递时效性不足,容易出现数据有误,致使企业全面预算管控力度弱化。同时,部分制造企业尽管引进了ERP、预算管理系统等业财系统,但该类系统普遍为标准产品,与制造企业自身业务模式和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以及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实力薄弱等问题,造成预算信息系统功能不完整,最终出现“信息孤岛”。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及工具,贯通于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并指引企业研供产销各项业务开展。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强调规范性,并统筹考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财务管理等企业经营活动连接,促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紧密联动,以此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对经营目标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机构与预算监督机构,明确界定各预算组织的职责权限,以此确保实现预算目标。
1.以战略为核心确定预算目标
制造企业在确定预算管理目标环节,要清晰地意识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战略是企业对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规划,制造企业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制定年度的经营规划,进而确定年度预算目标。
2.加强预算对经营目标的牵引作用
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就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过程。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以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为牵引。在编制全面预算时,企业可以基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当前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预算年度假设,并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
此外,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年度实际工作开展计划、分析历史年度经营数据,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预算目标,保障预算目标切实可行,有效规范各个环节工作,并牵引实现企业阶段性经营目标。
3.严格执行预算并加强控制分析及反馈
一是加大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保持适度刚性。全面预算作为企业运营事前规划与事中导向,编制后需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必须确保企业所有支出必有预算,并在预算范围内合理支出。
二是加强月度预算分析,严格过程管理。月度分析完成后,需要第一时间对上月实际运营指标与预算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探究指标偏差原因,特别是对未达到预算的指标,还需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三是加强预算控制,保持业务在预算内进行。针对预算分析环节识别的差异指标,尤其是不利差异需要特别关注,比如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并以业务角度切入识别原因,提出改善措施。为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及效益,对预算差异必须运用分级管理模式,即针对不同级别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4.优化预算绩效考核
制造企业应优化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企业绩效考核需以预算执行结果为重要依据,以此激发预算对整体绩效结果运用的导向作用。通过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制度层面有机结合、指标层面的紧密衔接,以年度预算核心指标作为绩效考核标准,突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地位与考核权重。
制造企业若要从根本上打破预算传统理念,必须转变预算管理理念,加强业务融合。企业需明确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的工作,而是企业全体部门的工作。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强调业务部门的作用。业务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现在预算编制、执行计划、过程控制与绩效考核等全流程中。
同时,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业务的学习,改变原有账房先生的定位,主动将预算管控环节前置到业务活动中,积极促进业财的跨部门协同,努力促成业务财务双向融合,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能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赋能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贯通于制造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且具有数据规模大、信息传递时效强等特征,传统的手工预算管理方式必将严重制约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打造科学系统的数据中台,实现企业各类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的高度集成,实现预算数据和执行数据的实施收集、分析与监控。另一方面,制造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各模块的有机联动,比如费用报销、合同管理、资金计划及预算管理等,实现财务管控节点、财务审核要点、预算管理过程与系统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制造企业发展环境,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显得尤为关键。为此,制造企业需要正确运用和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解决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