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指向学生“审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将新课标中对该任务群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审美感受,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第二层是审美发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第三层是审美创造,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为了更好地落实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审美力的培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将审美力分为审美感受力、审美发现力、审美创造力,分别对应新课标要求的三个层次,以促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实施。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六上第四单元小说《桥》的教学为例,从审美力的三个维度出发,具体阐述如何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
形塑审美感受力,要借助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创设探究性任务情境,结合文章的情节,聚焦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与课文、作者进行深度对话,感受文本的语言、情感和形象。
品读小说中人物的神态时,要抓住典型的特征,联系全文的语境感受神态的独特意蕴。在《桥》的教学中,对老支书的形象进行分析需要依托教材中对他神态的描写。“他像一座山”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老支书的神态特征。为什么把他比作一座山?这个问题值得贯穿教学全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了凸显老支书的神态,教师可以放大这几个镜头:洪水还未到来时,大家拥戴这位老汉,他是人民群众心中的大靠山;洪水刚刚到来时,老汉巍然屹立,面对乱哄哄的人群树立威严,就像一座大山;洪水逐渐上涨时,老汉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逃生,铁面无私地拽出自己的儿子,像一座大山;木桥快要坍塌时,他奋力推子、拯救儿子的那一刻,默默无言的父爱就像一座山。“他像一座山”的神态品读,应该贯穿全文,联系全文语境,人物神态才能给学生留下心灵印记,人物形象才能根植于学生心中。
品读人物的语言是揣摩人物形象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山洪暴发的危急时刻,老汉的临危不乱与沉着镇定藏在老汉坚定的话语中。老汉的两次吼叫是学生品读的重点,一次是无比生气的怒吼,一次是饱含父爱的急吼。
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代入角色情境的形式,带领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人物形象。第一次怒吼的情境是在人民群众和党员之间的选择,老汉的选择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党员,其言行举止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放在首位的无私精神。学生在品读后代入角色朗读,读出了无比愤怒,读出了不徇私情的人物形象。
第二次急吼的情境是在儿子和老汉自己之间的选择,老汉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从中能感受到老汉的父爱如山。这是一种出于父爱的急切的吼、负责任的吼、操心的吼,学生“吼”出了真情实感,“吼”出了伟大的父爱。学生在朗读中对比老汉的两次吼叫,读出不一样的人物内心世界。
品读人物的特殊动作,要在动作表演中感受人物的情感。老汉怒吼时的一“揪”,饱含了对年轻党员只为自己、不听指令的愤怒,这个动作充满了怒发冲冠时的爆发力。老汉急吼时的一“推”,凝聚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所有的爱,充满了亲情的关怀。学生在理解、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配合动作,更能凸显人物丰富变化的内心世界,更能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形象。
形塑审美发现力,要发现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发现文字背后的意蕴,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语言和形象。在教学中,笔者以品读小说的环境描写为基础,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中,发现小说的人物形象之美、情节节奏变化之美。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是小说这一文体的重要元素。其中,环境是小说人物形象依存的场域。课文中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描写暴雨和洪水的句子较多,是环境描写的主体部分;同时,整个故事就是在暴雨与洪水交织的情境中一步步发展的。人物和情节的塑造都离不开特定环境。因此,学生对小说的学习要结合小说文体特点,品味作者塑造的特定情境,并在情境中品读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通过朗读,发现雨越来越大,洪水越来越急,形势越来越紧。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势不可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像魔鬼一般步步逼近。在抓住具体词句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洪水的可怕形象,同时也感受到情节在这样的环境中跌宕起伏,不停发展,引人入胜。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的是文章独词成句、独句成段的特殊表达方式,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置换的方式进行品读。例如,通过“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如大水倾盆”与“像泼,像倒”之间的比较,简短的语言短促有力,学生能从中感觉到当时情况的紧急和作者营造的紧张氛围。基于此,学生进而感受全文语句的简短有力,独句成段是为了营造紧急危险的氛围,推进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学生发现小说的节奏变化之美,都是为了突出表达小说的主题。
可见,环境描写是铺垫,集中品读环境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凸显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发现了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烘托人物形象的整体作用之美。
形塑审美创造力,要让学生表达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对语言、形象及意境进行重塑。创造是进阶的审美,审美是为了更好地创造。
在小说《桥》的教学尾声,笔者引导学生回顾文中所描述的两难选择:党员和普通百姓、小伙子和其他党员、儿子和父亲。在危急时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选择让谁活下来,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在这样一个思辨性任务情境中,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再次回到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进入人物角色,体悟人性的光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度思考和分析,进行价值判断,逐步形成自我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进行两难选择后,再关注全文描写“桥”的句子,表达自己对“桥”的深刻理解,这是一次创造性表达。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之桥,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座父爱之桥,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在我们心中架起的希望之桥。学生对“桥”的理解,建立在对人物形象的品读上。此刻的表达是情感的喷涌,学生的表达欲望油然而生;此刻的表达是人物形象在心中的照耀,学生想表达的崇敬之情无限;此刻的表达是文学阅读的应然输出,学生与文本和人物形象的对话更加深情、深刻。
培养审美力,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形象,语言是形象的语言,形象是语言的形象。形象的语言是有画面感的美的语言,是灵动的语言,是带有人物特色的语言;语言的形象是通过语言塑造的美的人物形象,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在动态提升的过程中,形塑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