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烁
( 天津市天津医院麻醉二科, 天津 300202 )
THR 属于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在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相对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泛[1]。 THR 手术相对较为复杂,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与创伤也相对较大,手术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也较多,存在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围术期的手术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找到一种效果更为理想的护理方法[2]。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9 月接受THR 治疗的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在为THR 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所获得的康复效果。 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将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9 月接受THR 治疗的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2 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 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的最高值为73 岁,最低值为45岁,平均年龄为(62.41 ±3.92)岁;疾病类型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18 例,髋关节坏死的患者有12 例,髋关节结核的患者有6 例,其他的患者有3 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6 例;患者年龄的最高值为72 岁,最低值为46 岁,平均年龄为(61.23±3.87)岁;疾病类型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17 例,髋关节坏死的患者有11 例,髋关节结核的患者有7 例,其他的患者有4 例。 统计学分析后可知,2 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一致性较强,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首次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②心脏、肝脏与肾脏和肺部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较高;④患者、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2)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异常或者是意识障碍的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的患者;③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要介绍主治医生,在沟通、交流中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要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确定,告知患者禁食禁水的时间,做好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并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 术中要密切做好手术配合,协助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要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并实施切口、饮食等相关基本护理。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访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到病房与患者积极沟通与交流,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病情,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手术、麻醉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确定。 同时,也要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和可以获得的效果、愈后,掌握手术的相关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的开展疏导工作,耐心、细致的回答有关于患者、家属的相关问题,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 (2)手术准备。 护理人员在收到手术通知单之后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要告知患者术前所需要的禁食、禁水时间,并做好器械、敷料、纱布、绷带等相关手术所需物品的准备工作。 注意在手术前1 天尽可能不要在手术室内安排污染性手术,并提前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提前30 分钟做好手术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3)术中配合。 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再次核对患者的信息,确定准确无误之后为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实现心电监护仪的连接工作,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通过语言、眼神、肢体动作等给予患者鼓励,避免其负性情绪对手术的影响。 同时要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并科学调整患者体位,以保证手术视野。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腋下、髋关节位置垫软枕垫,以避免长时间压迫所导致的压迫性或者是神经性损伤,并注意做好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保暖工作。 在此基础上,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其做好处理,手术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严格落实手术的无菌操作。 (4)术后配合。 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用生理盐水实现手术切口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合理放置。 手术切口缝合完成之后要及时清理好切口周围的血迹,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在确认无异常之后需要安全、稳定的将其送回病房,并注意在搬动患者期间需要保持患肢处于外展状态,避免两腿交叉和身体侧卧。 (5)术后回访。 在手术之后的第2 天,护理人员需要到病房完成患者的回访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手术切口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评估其病情,并告知其手术是非常成功的,让其了解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点。 (6)术后护理。 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且可以进食之后,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与患者喜好来针对性制定饮食计划,保证患者可以通过进食获得均衡的营养供应。 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科学制定锻炼计划,做好患者手术切口情况的密切观察,让患者了解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以为患者的更好恢复奠定基础。
本次研究中2 组患者的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感染、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1)疼痛程度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3]进行评价:最高分值为10 分,表示患者存在较为剧烈的疼痛感,最低分值为0 分,表示患者并无疼痛感,患者疼痛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 (2)髋关节功能借助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4]进行评价:量表的最高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为理想。 (3)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的指标有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在患者干预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以每分钟3 000 转的速度实现10 分钟的离心处理,之后取上清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施上述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的检测。(4)护理满意度:借助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量表的最高分为100 分,评分≥85 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评分≥65 分,<85 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相对满意;评分<65 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 实现本次研究中2 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χ2;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法为t。 如果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对比(±s,n=39)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02.52 ±3.66208.74 ±4.0512.36 ±1.54对照组 135.64 ±3.85322.35 ±4.8018.96 ±1.73 t2.2282.1312.201 P0.0440.0360.041
干预前2 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更为轻微,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对比(±s,分,n=39)
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6.52±1.87 2.33±0.59 44.69±2.25 91.26±3.02对照组 6.47±1.92 4.58±0.75 44.87±2.36 80.15±2.97 t1.3833.1822.2282.571 P0.1050.0400.0870.035
干预前2 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pg/mL,n=39)
表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pg/mL,n=39)
组别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92.54 ±8.66155.42 ±4.55122.36 ±3.54102.25 ±2.1995.63 ±3.8980.25 ±2.62对照组191.95 ±8.34174.36 ±5.86122.09 ±3.28114.87 ±3.0296.51 ±3.6989.54 ±3.07 t 1.8864.3031.8952.5711.4152.447 P 0.1420.0400.0920.0390.1250.044
观察组仅有3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各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有9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关节脱位3 例,感染、静脉血栓与假体松动各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 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χ2=12.694;P=0.035)。
观察组有1 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16 例患者对护理相对满意,22 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有7 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14 例患者对护理相对满意,18 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1%,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χ2=14.075;P=0.039)。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不同类型的临床疾病均呈现发病率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临床高发类疾病如骨性关节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还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或者运动功能障碍,较为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受限,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此类患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通常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且大量临床事件显示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仍有部分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切口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护理遗漏时还会导致其他不良后果,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治疗水平提高与恢复速度加快,为此必须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力度。 除此之外,病原学统计结果显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炎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老年关节性疾病,此类患者在入院后均进入骨外科治疗,而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愈发提高。 患有上述膝关节病变后,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发展至终末期后,将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无法发挥,临床中为了快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可正常行走与应用关节,更多应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主要方案,在该手术方案中需应用人工假体固定股骨的脱臼部分并替换病变关节,由此保障关节功能的正常发挥与生理运转正常,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可观的恢复效果。 总之,THR 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骨科技术,在各种髋部疾病的治疗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更好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5]。 但是接受THR 这一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其身体机能较差,手术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的风险[6],同时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恢复难度相对较大,也就是说仅仅依靠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治疗与预后有限,需要配合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工作[7]。
在以往实施接受THR 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时所运用的为常规围术期护理,但是其护理工作紧紧围绕着手术过程开展,对于患者的关注度相对较少,缺少针对性、全面性以及优质性,并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8]。 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属于目前各种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贯穿于整个手术治疗的过程中[9],根据手术方案、麻醉方式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更加详细、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法,保证了患者围术期的状态与手术的顺利、高效完成,有助于更为显著手术效果的获得[10]。 运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实施接受THR 治疗患者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术前访视、手术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配合以及术后回访、术后护理等相关护理操作的实施充分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同时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避免了各种突发情况对手术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更好保证了患者术后状态的稳定,完成了术后回访与护理,获得了理想的手术护理效果。 具体而言,在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可组建专业化的护理团队参与手术护理的各个流程,团队内的所有医护人员继续详细的了解手术环节以及具体的护理要求,通过不断提高手术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而不断提高手术效率并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此尽可能的降低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的缩短,提高护理过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充分发挥人性化护理的优势。 在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时,要在术前做好各项评估工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活动引导患者在手术前良好的掌握排便与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改善心理状态和引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手术,保证身心状态。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结合医护临床医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协作工作,有效规避各类手术风险。 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特定体位的要求,开展各项疼痛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因体位问题而出现关节脱位或者假体松动的现象,在开展疼痛护理时,需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基本要求,为后续的功能锻炼奠定基础,充分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总而言之,临床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使得护理流程与各个环节体现较强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通过提前培训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日常技能与工作经验,对最终的护理质量起显著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中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这同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干预前2 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说明了手术室护理干预路径可以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均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与崔梦婉[11]等相关研究的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均与本研究相同,同时其结果与本研究的部分结果也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可以证明对于接受THR治疗的患者来说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所获得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属于接受THR 治疗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