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武术教育对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的研究

2023-12-09 22:30茂名市崇文学校赵庆杨
师道(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间操课余武术

文/茂名市崇文学校 赵庆杨

一、研究目的

民间传统武术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其中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又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武术运动对初中学生发展体魄、增强心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较早倡导终身体育的王珊则教授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开展武术教育促进初中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往往为正确掌握一个武术动作要以严格的动作标准去多次训练,正是以这种百炼成钢的信念在细节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注和沉稳。教师通过在体育课堂、课间操、社团活动、课余体育训练重视学生武术的练习和培养,对于缓解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教育也是学生增加个人才艺展示的学习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良好的身心基础。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学生初中阶段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

1.学生初中阶段生理特征。初中学生在此阶段表现的生理特征为:1.身体外形的变化,骨骼和肌肉发育迅速;2.性成熟的开始,性腺机能增强,容易兴奋、冲动和神经过敏;3.神经系统已成熟发育,自我情绪管控能力不断增强。

2.学生初中阶段心理特征。初中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总体来说矛盾且复杂,个体自主意识增强同时也存在依赖性,内心向往独立希望被大众关注和认可但同时不喜欢被约束,容易受周围的事物影响而情绪冲动。

(二)初中武术教育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培养手段和具体措施

1.初中武术教育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培养手段。(1)体育课变成情景课。体育课遵循精讲多练,以情景和游戏竞赛形式展开武术教育教学,注重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展示与评价的能力。(2)体育运动难度循序渐进,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表现。(3)分组练习,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展示评价。通过学生自由分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完成课堂任务训练,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展示与评价。分组学生相互间进行展示成果优点与不足的评价,教师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点评和引导,营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武术教学氛围。

2.初中武术教育促进方法的具体措施。首先,课堂进行武术文化环境的渲染,组织学生多学习中华民族武术发展历史及武术代表人物事迹,通过经典武术影视来激发学生武术运动的情怀;其次,课堂组织武术理论结合武术实践教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组织学生学习及展示评价,通过创设武术竞赛坏境,每天课间操、每周武术社团展示、课余武术展演及学校文艺汇演等情景,结合音乐节拍,旋律等结合武术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武术运动兴趣,通过多提醒,多鼓励学生参与武术运动。

(三)培养初中学生武术锻炼习惯

1. 校园体育宣传工作的开展。利用校园广播站定期分享国内外重要的体育新闻和武术运功趣事,让学生及时了解到体育的相关信息。2.体育课与课间操。体育课武术教育内容结合“学—练—赛”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特征,多采用游戏竞赛,情景教学等教法进行常规教学,课堂分组练习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每节体育课需保证10 分钟左右的体能训练,学生练习的密度达到55%以上,训练强度约为120—130 次每分钟,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去上好每一节体育课。3.武术社团与校内课余体育活动。4.体育文化艺术节展示。

三、结论与建议

笔者认为初中武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武术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运动行为习惯养成最重要阶段。因此课堂中教师通过武术文化的宣传和熏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武术运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武术运动兴趣爱好。通过在体育课堂、课间操、社团活动、才艺展示、课余体育训练及学生武术训练指南等开展中应该多创设武术情景和竞赛教学活动,以赛促练,帮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武术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武术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尊重学生差异性,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让学生在武术运动中学会自主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和展示与评价等,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间操课余武术
丰富的课余生活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愉快的课间操
武术
课间操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