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芝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贵州 都匀 558000)
高中生物学科的生态文明教育蕴含深层次的学科理论内容,即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探讨。学生在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坚实的学科理论作为支撑,还需要整合人文观念、科学观念、辩证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生物学科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具体要求,教师在现阶段的学科教学工作中,需要充分结合该理念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带领学生深入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从现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背景出发,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既是学科教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构成包含人与自然的深层次探讨,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透过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类学习本身属于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特点,决定其与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有密切联系,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深化学科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在现阶段的学科教学工作上,需要有机结合学科知识本身,促使学生能够站在生态文明视角,深入思考、实践学科理论知识。
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上看,生物学科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自然环境、生物、人类发展等内容,不同的内容分支也包含了多种类的学科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的过程,也是其深入、拓展、实践学科理论知识的过程。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探究学科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包含实地考察、学科理论知识辩证实验等内容,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中,还需要以辩证思维、理论实践等方式,论证某方面的生物科学观点,对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等具有不同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促进生物学科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整合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这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通过多样化与创新的教学模式设计和方法应用,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主要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模板化开展学科教学。学生在该种学科教学模式中,主要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缺乏良好的自主性。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现代生物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体现素养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站在综合性的教学发展视角下,重视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培养。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理念存在滞后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与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生态文明本身也缺乏足够了解,进而影响学科素养的成长。
生物学科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涉及多层次、多种类、多环节学科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具体教学环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实践、感悟生物学科中的生态文明内涵。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模式上,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还存在模板化的情况,主张“照本宣科”、流程化的教学流程。学生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对于生态文明与生物学科之间的理论联系,缺乏足够深入、多样的理解,一方面影响学生自身的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影响学生的学科素养成长。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与实践活动设计环节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存在结果为导向的情况,以学生最终的作业成果或者考试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素养,缺乏科学性与全面性。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深刻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活动设计上,还存在过度强调理论性的情况,对于拓展性与趣味性的内容引入不足,导致学生在学科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低,影响学科理论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质量。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本身具有紧密联系,需要教师平衡学科理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基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通过合理的学习分组,促使学生在相应的学习小组中发挥自主性,合作探究、协作互助、共同探讨,深入学科理论的学习。生物学科的理论内容较为多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涉及多种主题,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针对生态文明与生物学科的多样新内容与理论知识分支,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设计上,也需实施多样化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学科理论与生态文明内涵的学习。
教师在学生的分组上,可遵循“优+中”“中+ 中”的分配原则,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在合理分组后,教师也应引入相应的学习任务或者学习主题,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共同开展学科理论知识学习或者实验探究。如,教师在“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中,可引入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造成伤害的案例,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性探究,思考生态文明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布局的面积持续加大,工业污染与有害气体的排放,进一步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PM2.5 就是显著的代表。教师要从细胞的特点出发,让学生探究有害气体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学生在该环节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如资料支持、案例支持与理论知识支持,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维持较好的效率和质量。
在明确合作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跟随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流程,对学习小组的学习报告或者实验数据等进行评价与说明,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如,部分学生通过探究工业有害气体排放的案例,说明该种情况未导致细胞的加速衰老与凋亡。教师可在学习小组说明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将学生的学科探究思维与生态文明观念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微课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引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方式,使学生在文字资料的阅读基础上,结合动态化、多样化的视频资料进行学科理论内容学习与探究。在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还存在教学模式的单一以及教学流程缺乏趣味性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引入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学科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落实。
微课教学模式所应用到的视频资料具有简短、集中、综合性强等特点,教师在选择微视频资源的过程中,需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合理引入视频资源,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生动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如,在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正反的微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比正常情况下的生态系统与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能量循环等影响。教师在材料选择上,可从简单的生物链结构进行推进,使学生从简单的食物链内容,逐步深入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思考生态文明与生物系统之间蕴含的潜在联系。教师在引入微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可结合有效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在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如,教师可设问:“人类过度砍伐、不合理扩张耕地,对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与稳定性具有哪些影响?你从视频资料中还可以延伸出哪些看法?”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自主思考与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生态文明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从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的角度来告诉学生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正含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在具体的生物知识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以此来促进生物学与生态文明教学之间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
实地考察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核,实施科学、系统、全面的实践活动设计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本身与人类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观念认知,教师还需站在学科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设计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生物科学观念、生态文明观念与人文观念。如,教师可设计校园植物生长特点的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在该项活动中,制定研究主题,探究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植物群落作为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当这一环节受到破坏,功能失常时,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生存问题与环境问题,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等。教师在当前的实地考察活动设计上,应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自由探讨生态文明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促使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整合实践层面,使学生在实地考察、论证与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科学观念与辩证思维是重要的组成内容,生态文明教育也需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够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与生态文明观念。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群系是对环境条件有相似要求的植物和动物的大群落,包括不同生物群落和群落的各个发展阶段,并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命名,如草原或者针叶林。若干类似的生物群系组成一个生物群系型,如温带落叶林生物群系型。
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地考察内容,要求学生从选择的考察内容中,以学科研究为视角,整合所学理论知识,思考、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部分学生选择“城市化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为主题进行相关探究活动,教师可从生物圈机构、物种生存条件出发,使学生研究与学习过程中,遵循生态文明的主题思想,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与科学的学习观念。又如,教师在讲授“群落的演替”一课内容时,教学设计中可以涉及让学生自行搜集“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方面的知识,并在课堂上请同学分享自己的总结。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案例教学主要基于教学案例资源引入,使学生在结合案例资料以及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思考特定学习主题与思想。在生态文明的教育主题下,教师可从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发,选择相应的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国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整合生物学科的理论特点与教学要求,多方位引导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主题的学习。如教师可引入塞罕坝、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厦门集美湖等国内案例,使学生从真实的案例资料中,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及所涉及的学科理论内容。森林公园的建设就体现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圈保护等主题,教师在案例导入的过程中,也需注重该方面的学科理论知识引导。在后续的案例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部分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所总结的学科知识点或者生态文明看法不够全面,教师除了以结果为导向教育学生以外,还应肯定学生在整个案例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表现与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为其后续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在植树节期间,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或者周末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来应用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在植树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生态知识,告知学生:在植树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树苗之间的距离,不可栽植过密。为了避免树木被强烈的阳光灼伤,则要采取科学措施对树框的高度,在植树区域铺装一些轻便遮挡物,确保林区良好的透气性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对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改良,结合柳树、杨树、榆树等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合理配置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某一种缺少的养分,需要进行适当增加,避免土壤板结),控制好盐、碱、酸、钙、铁、磷、钾等不同元素的比例,这样能够避免树木出现中毒问题与缺素症,确保土壤内部微生物能够正常活动,改善树木种植区域土壤的透水性能与透气性能,保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含量。植树造林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能够为喜鹊、黄莺、雪豹、蓝马鸡、锦鸡、野兔、麋鹿等更多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改善动植物种群,维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做好生物圈保护工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其他环境相关节日中进行环保活动,通过活动来向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让生态文明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在现代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发展背景下,首先,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科学与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确保学科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当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其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生态文明的意义、内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观念、科学观念与学习观念。最后,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在自主性学习中深化、巩固生态文明观念和学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