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 侯艳敏
“说题”指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讲述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本文以此为对象展开论述。
“说题”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内容,它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作用,以“说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式已经有一定差别,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为学生提供“说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明确“说题”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会给学生互相学习、切磋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身数学思想的场所,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自信心。学生应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并厘清解决问题的步骤,及解题运算法则、公式、概念等内容,还应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以此对自身的数学能力进行提升。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描述解题的方法,并进行解题,再用语言讲述解题的过程,以此明确“说题”内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本知识的理论内容,再为学生讲解解题方式,并为学生演示解题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应以“说题”的方式复述教师的讲课过程,以此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然后,教师应为学生布置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解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过程。本知识点的基本学习内容在于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意义及概念,重难点教学内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案例,再鼓励学生完成数学问题,并以“说题”的方式讲解数学问题。如1个细胞经过30分钟能分裂为2个细胞,那么5小时后细胞能分裂为多少个?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导入乘方概念,再为学生提出计算问题,如127表示的是7个12连乘,-32的值为-9,(-2)3与-23数值相等。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解题思路进行“说题”。教师再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今天是星期一,那么,2100天后是星期几?学生可以在解题后进行“说题”,因为一周7天,只要知道2100被7除的余数是多少,再过这么多天就是星期几。通过明确学习主要内容,再进行“说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节点,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较强,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这会影响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内容,久之会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环节推广“说题”教学模式,通过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表达,为学生营造“说题”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题”,大胆表达,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善于表达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互帮互助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学习“从算式到方程”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方程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算式为算术,而方程为代数,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包括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寻找相同关系列方程,以此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性,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能顺利“说题”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第一面粉厂仓库存放了一批面粉,被超市运走15%用作销售,剩余面粉的数量为42500千克,求仓库原来存放了多少面粉?教师为学生出题后,可以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并组织数学语言进行“说题”,确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说题氛围,以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如本题中面粉的已知数量、未知数量均为多少,已知量及未知量的关系,讲述清楚剩余面粉重量=原面粉重量-运出面粉重量,同时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这两种关系式的实质相同,只是形式不同,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均可以求出结果。学生以“说题”的方式讲述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及解题方式,能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也可以在班级内营造乐学善思、善于表达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说题”,需要为学生明确“说题”时间,可以在讲解新课后进行“说题”,并注意结合本知识点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学生划分“说题”范围,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但教师不必每堂数学课都让学生“说题”。由于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后,先解决数学问题,再让学生开展“说题”,解题过程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及实际解题能力,这不仅会给予学生展示机会,还能让学生通过“说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巩固性学习,提高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发自觉学习的意识,达到通过为学生布置“说题”任务确保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良好习惯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为认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做好准备。然后,教师应为学生设计“说题”课,让学生以口头讲述的方式表达直线与圆相切、相离、相交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说题”的方式帮学生厘清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为学生设定“说题”时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环境下学习,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说题”是新课改的产物,它具有较强的双向性,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说题”,学生通过“说题”能表现自己的数学问题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数学知识的特点在于关键性强、广泛性强,而这也说明若想提高“说题”效果,必须掌握宽泛的数学知识,而这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数学解题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确保其可以在“说题”阶段自主表达,为学生顺利进行“说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应结合本课知识内容的基础问题启发学生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先利用课堂教学导入时间,带领学生温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帮助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储备。然后引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定理进行学习,并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以此为后续进行“说题”提供理论支撑。教师还应将ASA、SAS、SSS等不同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全等三角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并思考上述不同类型全等三角形之间的关联性,再以“说题”的方式进行表述,以此通过“说题”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全等三角形解题能力。
再如,在学习“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引申教学,为学生提供“说题”支撑。例如,教师可以开通线上“说题”渠道,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布置“说题”任务,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说题”,这会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发展机会,每名学生也都能产生一种做教师的感觉,确保在整体层面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说题”机会,以此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说题”能力,这也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基础,为其后续进行“说题”提供更多支撑。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一个圆形的半径为10cm,弦AB为10cm,求弦AB到圆心的距离是多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说题”,帮助学生通过“说题”增加知识储备,以此达到提高“圆”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说题”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从自我角度深度剖析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表达,从而重新厘清数学学习思路,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理解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数学“说题”,能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