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反拨:特征、经验与模型建构

2023-12-09 16:5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课标学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杨 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杜欣遥

一、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特征

(一)素养导向: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内容的关键形式

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养内涵的高度凝练,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教课标)都创造性地提出了核心素养型课程目标,其中高中课标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义教课标将课程目标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将传统的“三维目标”转变成新课标的“素养型目标”,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特征,引领着其他课程要素的发展。评价标准要满足课程目标的变革需求,因此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反映核心素养要求,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依据。它描述了某一学段学习结束后,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结果表现,具有鲜明的素养导向特征。

素养导向特征在高中课标和义教课标中有不同的表征形式。在高中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的厘定以四项学科核心素养为框架。在每一个水平阶段下,都清晰地描述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的能力表现特征。与高中课标相比,义教课标的素养导向表征形式更为内敛。它将核心素养的发展特征内化在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和四项语文实践活动中,突出核心素养发展的整体性。

(二)能力进阶:体现学业质量标准发展的组织结构

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和素养发展水平及关键表现系统、科学地反映,具有鲜明的进阶性特征。“进阶”意味着学生在某个领域中连续变化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显示学生观念或实践变化的“路线图”。因此,学业质量标准进阶性特征还隐喻着连续性与发展性两个基本要素。连续性规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各维度和阶段不能各自独立而要密切相关;发展性规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不能在同一水平徘徊,阶段之间要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综合两个要素的基本特征来看,学业质量标准的进阶性特征要实现同质性与异质性的有机融合。

笔者以连续性和发展性两个标准观照高中课标和义教课标,发现有不同的表现。在高中课标中发展性表现在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划分为五个水平,其中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连续性表现为在每个水平中都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刻画学业能力表现,使每个水平的相同维度之间呈连续发展样态。与高中课标不同,义教课标以学段为标准划分学生的能力水平,体现能力与素养的发展性。在连续性上以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和四项语文实践活动为纽带,关联每个学段的学业质量表现内容。

(三)整体观照:统整学业能力表现的重要手段

新一轮课程改革试图改变过去对听说读写单项能力的评价,从统整性的角度观照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水平。因此,无论是高中课标还是义教课标都强调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彰显了学业质量标准整体性的特征。整体性特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在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是整体性的;二是在整合性课程内容的要求下,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背景和场域由单一走向整体。

分析高中课标和义教课标发现,二者在核心素养的发展层面呈现出相似的整体性特征,都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是孤立发展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素养型目标体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具有整体性特征,但是并不代表四个方面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在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领域下,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允许差异性存在。在整合性课程内容的影响下,义教课标整体性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不仅强调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发展要在整合的课程内容中实现,它还在学业质量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情境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思路。

二、中高考命题的有效经验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依标命题”的理念,中高考测试工具的开发要体现学业质量标准的意志。从前文的论述中可知,学业质量标准具有素养导向、能力进阶和整体关照等基本特征。在近些年的考试命题中,为了凸显这些特征,命题人不断拓展命题思路,其中在创设情境、设计任务、整合内容等层面形成的经验对反拨教与学的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一)创设真实的测试情境落实素养导向特征

新课标在命题要求中指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因此,在考试命题实践中,命题人尝试创设多元的测试情境。同时,研究者也围绕创设情境的优势、如何创设情境、何为真实的情境等问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与探索。虽然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已经得到认可。

(二)设计逻辑多元的测试任务落实能力进阶特征

新课标认为测试任务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实践活动的类型特征,即是说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规定了测试任务的组织逻辑。具体而言,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均平形式关系、递进式关系和辩证式关系三种,认知深度依次递增。因此,只有遵循语文实践活动的类型特征,尽量丰富地组织任务逻辑关系,才能在考试评价中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进阶性要求。

(三)重构测试内容实现整体性特征

传统考试多以“积累—阅读—写作”三段式结构组织试卷,虽然这种结构能确保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全面覆盖,但是却违背了素养发展整体性的规律。观照当前考试命题,有些地区已经有意打破传统试卷组织结构的壁垒,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来重构测试内容。

三、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改进路径

在“依标命题”理念影响下,中高考命题凸显了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特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发挥考试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小节将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特征,借鉴当前中高考命题经验,构建如图1所示的“评价反拨教学的实践模型”,以期为促进新课改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参考。

“评价反拨教学的实践模型”由三个圈层组成。内圈层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特征,它影响了考试命题的变革取向;中圈层是考试命题在学业质量标准特征影响下呈现的变革趋势,它反拨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外圈层是在考试命题新取向作用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关键表现。模型由内向外依次迎合了依标命题、评价反拨教学的理念。该模型除了分为三个圈层外,还被切割成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内向外的递进关系代表了评价反拨教学的实践理路。

(一)创设学习情境的实践理路

学业质量标准的素养导向特征要求考试命题要创设真实的测试情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考试评价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实际上,在广泛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专题教学、项目式学习、现象式学习等,都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组织模式。从操作角度来看,教师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教师要明确在语文学科中有哪些类型的情境。在高中课标中明确提出情境分为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三种,在义教课标中指出情境可分为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三种。第二,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特征明确核心问题或核心概念。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素养、发展能力、习得知识,所以教师必须明确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三,教师要弥合核心问题与规定情境之间的差异。教师发现的核心问题与课标规定的学习情境之间会存在差距,教师要选取恰当的主题将核心问题延展为学习情境。

(二)设计学习任务的实践理路

学业质量标准的能力进阶特征要求考试命题要设计逻辑组织关系多元的测试任务。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情境的发展逻辑,将问题解决的过程解构为一个个学习任务。所谓“情境的发展逻辑”是指特定实践活动中关键环节的发展顺序。例如,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为情境,关键环节包括选书、制订阅读计划、读书、分享等,从“选书”到“分享”即是该情境下关键环节的发展顺序。从操作角度来看,教师设计学习任务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厘清情境发展的实践逻辑。不同的学习情境规定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流程,学科认知情境倾向递进式的问题解决流程,而社会生活情境或跨学科学习情境更倾向于辩证式的问题解决流程。所以教师要具有辨析情境发展逻辑的能力。第二,析出典型、关键的言语实践环节。受课时和学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流程都设计为学习任务。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规划地将典型环节设计成学习任务。第三,人为干预学习任务之间的组织关系。如果学习任务单纯满足情境发展的要求,很可能出现任务之间逻辑关系单一的情况,致使学生能力得不到纵深发展。所以,在不违背情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任务组织逻辑做出调整。

(三)整合学习内容的实践理路

学业质量标准的整体观照特征要求考试命题要重构测试内容。反映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任务下统筹安排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所谓统筹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时,不再是简单地经历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而是要在同一个学习任务下同时调用多种内容和能力。从操作层面来看,在教学中统筹学习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明确任务性质,划定语文实践活动类型。不同的学习任务有不同的特征,决定了所需能力的类型。例如,在“制订阅读计划”任务中,学生可能会用到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等语文实践活动;而在“分享阅读心得”任务中,学生可能用到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二,开发学习资源,辅助能力统整。在不同情境、任务要求下,统整语文实践活动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在完成“选书”任务时,教师要提供书目的内容简介、封面、作者简介等资源,还要提供如何选取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的标准。只有为学生搭建满足学习需求的支架,学习内容与能力的统整才能真实发生。

综上所述,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对中、高考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考试评价变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特征与要求,探索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指引,有方向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课标学业
艰苦的学业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