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泳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实践育人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做出相关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扎实的政策支撑。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双重洪流中,高校在变幻莫测的社会形势中贯彻好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需要“大思政”格局的引导。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教育管理部门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设要求,主要集中在教书、管理和服务这三个方向。目前高校“大思政”主要指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原则,发动一切能动用的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1]
中央文明委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提到,“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高校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有效地将课堂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高校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作用进行多元探究,明确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对进一步优化高校志愿服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宗旨和精神。短短八个字在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志愿服务都与现实国情密切相关,例如在乡村振兴中协助村干部进行理论宣讲、卫生整治与田野调查等工作,开设“四点半”课堂辅导留守儿童,敬老院孤儿院探访送温暖,参与无偿献血、景点讲解、大中型赛事服务……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中皆能看到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影子,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和担当。高校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与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并肩奋斗、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切身感受到中国国情和社会实况变化,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透过一个个生动的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在课堂外进行实地学习、参与社会治理,对国家、对社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逐步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无形中起到教育、激励、强化作用,愈发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理想信念。
除此之外,高校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团体活动,从志愿项目组建到志愿服务结束,全程都离不开青年学生的策划安排和合力协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统筹能力等都能够得到磨炼,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2]
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助力课堂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两者相辅相成,课堂理论知识是高校志愿服务的基础,志愿服务是课堂理论知识吸收的助推器,最终实现理论转化,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基础扎实,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齐头并进。高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完善教育教学模式,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增强志愿服务教育,从而更高标准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育人水平。
在现实中,高校志愿服务多数集中在街道河道卫生整治、交通引导、场地人流疏导等劳力和体力服务项目上,没有将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志愿服务相匹配,在法律援助、医疗帮扶、环境保护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上参与度较低,呈空白状态。
此外,在志愿服务结束后,缺少专业教师带领全体参与者对该场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整体复盘,无法将活动经验统一总结整理,导致课堂知识与实践经验无法充分结合,出现专业教育和志愿服务脱节的现象。
受条件限制,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和形式较为单一,以简单、易组织为主,例如敬老院探访、课后帮扶、清扫街道河道、地铁人流疏导、防火防盗宣传等。基本的志愿服务一般由学校或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对报名者进行面试筛选,进行简单培训后便上岗进行志愿服务。
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急救、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数量较少,难免会出现项目同质化现象,实际上有新意、有创意的项目非常少。[3]
根据《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高校学生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基础和前提。然而,高校通过行政规定的手段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精神,阻碍了志愿服务深入推进。
另外,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生初次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对后期是否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影响较大。多数志愿服务实行单次报名方式,有学生在本次活动报名后便不再继续参与同类的活动,流动性大,志愿者的稳定性和参与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较多,不仅在学校层面有志愿服务中心,而且下辖各个学院也会组建志愿服务队,甚至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等也会自发组建志愿服务团体。志愿服务组织虽颇具规模,却存在资源分散且分配不均的问题,各个志愿服务团队自主进行服务,缺少统筹安排,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志愿服务存在配套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是校内没有形成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校级志愿服务中心作为校内志愿服务团体的管理者,没有与二级学院进行密切联系,各自分散进行的情况较为普遍,志愿特色无法充分展现;其次是志愿服务的培训指导机制不到位,志愿服务前期、中期和后期都离不开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但这部分常常由学生负责人依据以往志愿经验进行,专业性不足,甚至出现培训敷衍了事的情况;最后是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较为薄弱,高校在志愿服务上给予的保障和激励较少,除了在综合测评、评先评优等方面有所倾斜,没有专门针对优秀志愿服务的奖励,更不用说在志愿服务中给予足够的相关经费的支持。
高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建立志愿服务全员参与机制是必然选择。
高校应该搭建“党委牵头、团委落实、各行政部门配合”的联动服务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在校团委设立志愿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志愿服务相关事宜,将全校志愿服务项目纳入统一申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以便实现志愿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杜绝项目同质化。最小的志愿服务开展单位为班级团支部,以团支部为抓手,努力推进全体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更好地发挥二级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
在志愿服务宣传上,以校级传媒中心、学校新闻社为主,各二级学院为辅,广泛利用报纸、内部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线下平台,拍摄以志愿服务、志愿者为主题的微视频、宣传片,大力宣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优秀志愿服务学生代表事迹,每年在国际志愿者日对优秀志愿服务学生进行校内表彰宣传,使校园内志愿服务氛围浓郁,从而让高校青年自觉参与志愿服务、热爱志愿服务。
要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学校教师开设与志愿服务技能相关的选修课,让高校青年从入学伊始就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熟悉志愿服务基本操作规程,增强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与此同时,教务处、科研处等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实施“专业+志愿实践”的课程考核标准,立足青年的性格特点,将志愿服务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与专业知识相互补充。
高校不仅要在内部进行联动合作,而且要与外部进行交流提升,形成内外合力的参与格局。[4]第一是与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在各大会议、赛事上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参与其中的机会;第二是与高校所在地的区、镇、村进行深入联动,利用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知识,为当地经济振兴事业提供针对性帮助;第三是与志愿服务方面经验丰富的高校交流学习,组成志愿服务联盟,轮流担任联盟代表,主办一系列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例如志愿圆桌论坛、志愿展会等,学习优秀经验,了解并努力补齐自身的短板。
完整、科学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是高校学生踊跃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之一。高校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省级或国家级志愿者数据平台,如广东省的“i 志愿”,将校内志愿者数量、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时长等数据记录在册,设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用于志愿服务项目培训、物资购买、交通餐饮补贴、人身安全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该专项资金会随着志愿者人数和志愿服务项目增加而进行调整,确保志愿服务专项资金充裕。
实施志愿服务培训制度,校内所有志愿服务项目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进行下一步安排。高校聘请专业的志愿服务导师和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为校内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培训,遵循青年身心发展规律,实行分类培训模式,将志愿服务标准、要求、过程、礼仪、用语等规范化,避免出现组织混乱、用词不当的现象,影响服务效果。
在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管理上,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将志愿服务成效、被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标准。志愿服务项目实行红黑榜制度,对于在黑榜上出现次数达到三次或以上的,该项目将予以暂时退出并要求整改,无法整改的则取消该项目,实施永久退出;对于在前期、中期、后期评估表现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应增加资助力度和宣传力度,促进项目常态化发展,推荐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评审,努力打造高校特色品牌项目。
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分类,培养骨干志愿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志愿者的能力优势。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不仅能顺利完成志愿服务,而且能够在服务中锻炼自我,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在志愿者考核上,应更关注志愿服务过程,根据服务质量、服务时长等标准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实行志愿者分级制度,重视志愿者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树立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除进行星级志愿者划分,还可以将志愿者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每个级别的志愿者在表彰时对应的奖励有所不同,除了颁发荣誉证书,还会增加奖金、社会实践分加分、志愿纪念品等奖励,吸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也鼓励高校青年向更高级别、更专业的志愿者迈进。[5]
高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务创意园区,打造一批专业特色鲜明、服务质量过硬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其作为高校金牌项目,吸引社会群体关注,适当引入市场力量或按照市场模式进行经济化运营培育,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益反哺于志愿服务,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在创意园区内,各志愿服务项目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志愿经验心得,进行公益创业尝试,也可以聆听专家、学者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及时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适时调整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方式。
此外,高校可以实行志愿服务“双导师”制,一位是校内专业教师,可以给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法律援助、医疗护理、农业调查等提供技术性帮助;另一位则是社会导师,主要是聘请拥有多年志愿服务经验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研究的学者等,从志愿活动实际操作方面给予针对性帮扶。另外,校内外导师在每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要带领青年志愿者进行复盘,做好活动记录和反思,共同努力提高学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实用。
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达成实践育人的目标离不开志愿服务这一重要途径,在“大思政”理念格局的指导下,高校志愿服务在培养青年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推动社会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为了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板块继续健康发展,高校必须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以三大机制为工作抓手,使高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服务中深入了解社会情况,为未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