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红 高 巍
(1.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2.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3.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国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作为反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扶贫工作模式之一,生态扶贫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动二者相互协调促进。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外部世界高度关注我国的成功秘诀。因此,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主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宣传和阐释工作非常必要。精准传播中国绿色减贫方案,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实现国际互鉴,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亚舒在《翻译生态学》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研究生态翻译,就是清除翻译垃圾, 发展绿色翻译, 发展全球背景下的生态翻译”[2]。基于国内生态翻译学,《绿色翻译:内涵与表现》一文指出,绿色翻译提倡重复利用相关翻译资源,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努力打造精品译文,体现了互文翻译观、和谐翻译观以及诚信翻译观,有利于“实现不同主体、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营造宜生健康的翻译生态环境”。[3]《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强调“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这既是生态翻译学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接地气’的典型标志,又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生态翻译学‘实指’新发展的有力‘抓手’,也为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奠定了基础”[4]。
国内外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包括概念、路径、绩效与实践机制、对策等方面。《中国生态扶贫的理论创新和实现机制》中作者“回顾梳理生态扶贫的文献与政策,分析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创新,系统阐述生态扶贫的实践路径,全面总结生态扶贫的成效经验,并对生态扶贫的未来取向进行展望”[5]。李仙娥与李倩在The 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ncentrated Poverty Areas[6](《集中贫困地区实施生态扶贫的障碍与对策》)中研究了集中贫困地区实施生态扶贫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解决办法。Internal Logic and Significance of Times in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7](《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意义》)中提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它是中国赢得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将中国智慧与中国减贫方案传至世界。
对特色表达翻译的研究,多为特色表达汉译英口笔译难点与策略等,有的是以翻译实践报告形式。例如,余悦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表达英译研究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例》中“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译者针对不同的中国特色表达所采取的翻译方法,证实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政治外宣文本中国特色表达英译研究的解释作用,有助于提升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效率”[8]。国外有对某语种具体特色表达翻译的研究,例如Negative Expression Translation for Japanese and Chinese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9](《日语和汉语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否定表达翻译》)中分析了汉语和日语的否定表达方式,通过使用汉语否定词的选择定则与定位规则,调研了否定句的日译中翻译。
“译有所为”的研究对象种类包括译本、译者、文本类型等。例如,《中国政治话语翻译的“译有所为”》一文提出“译有所为”体现在“对外宣传和展示真实和全面的中国,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等方面”[10]。“论中药宣传册翻译中的译有所为——以《霍山石斛》的翻译为例”一文作者认为,译者“要理清自己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明确为何‘为’和如何‘为’,即正确认识翻译目的,从‘语言’、‘文化’、‘交际’这三个维度采取借用、增译和释义的翻译策略,创作出适应选择度最佳的译文”[11]。
综上,国内外极少有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扶贫理念的相关论述的英法翻译实践的研究。“绿色翻译”微观上指代“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的翻译;宏观上包含译者通过适应与选择,打造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优质译文,创建和谐共存的翻译生态。有关“生态扶贫”重要论述的外译,涉及“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属于“绿色翻译”范畴。文章将在“绿色翻译”视域下,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以《摆脱贫困》[12]《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13]中“生态扶贫”论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特色表达英[14-15]法[16-17]外译实践中译者如何向国际社会精准传播中国“让百姓富”的绿色扶贫路,如何实现“客观之为”与“主观之为”。
作为生态学与翻译学的交叉产物,生态翻译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翻译,成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新领域。该理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以华夏生态主义为依归,以‘自然选择’原理为基石,是一项探讨生态翻译、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18]。从翻译理念的角度来看,“绿色翻译”是“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主题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文明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总和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批评、生态语言、生态文学、生态写作、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相关内容的翻译”[19],最终服务于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笔者认为,译者行为按过程可分为译前行为(“译”什么)、译中行为(如何“为”)与译后行为(“为”什么);按对象可分为“客观之为”与“主观之为”。“客观之为”主要体现在译后行为中,即译本客观上产生的功能与作用。“主观之为”主要体现在译前行为与译中行为,即译者在翻译前与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有时也包含译后行为,即翻译后根据“客观之为”作出的改变与完善。
生态扶贫外译的“译前行为”(“译”什么)即译者选择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中有关生态扶贫的重要论述进行翻译,主要来源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摆脱贫困》,内容准确全面、时代性强。生态扶贫外译的“译后行为”(“为”什么)包括精准传播中国生态扶贫方案与中国文化、构建绿色和谐的翻译生态(“主观之为”)、推动国际脱贫扶贫改革、促进生态文明与塑造国家形象(“客观之为”)。本研究对象特色表达包括《摆脱贫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原著及其英、法译本内生态扶贫相关论述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文化负载词、俗语与古文。下文将在“绿色翻译”视域下具体阐述“绿色翻译”视域下译者生态扶贫外译的“译中行为”(如何“为”)。
专业术语(terminology)出现在各行各业,在国际惯例中通用。因此,专业术语外译一般应采用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然而,在翻译实践中,考虑到生态扶贫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译者应酌情进行选择性适应。
例1 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英译:We should strengthe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in impoverished areas, increase 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s to key ecological areas,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those eligible for preferential policies.
法译:Il faut renforcer la protection et la réhabilitation écologiques dans les régions pauvres, augmenter les transferts de paiements dans les régions prioritaires à vocation écologique et élargir la sphère d’appication des mesures politiques.
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多具有福利支出性质,可增强购买力,缓解经济萧条。英法译文“transfer payments”与“les transferts de paiements”对该专业名词仅按字面翻译,对无此知识背景的读者而言,有一定的理解困难。保留专有名词的同时采用注释或加译是较好的翻译方法,以清楚表达“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无偿支付给个人的费用,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
文化负载词(culture loaded words)为某文化所特有的词组或习语表达,承载语言社会特定时代或地域的文化特色与内涵。译者“主观之为”之一为精准传播中国生态扶贫方案与中国文化,因而译文应尽可能直译文化词,同时采取适应性选择加强传播。
例2 自留山 责任山 祖宗山
英译: the private-use of mountains,mountains managed under a responsibility system,ancestral rights to the mountains
法译: les collines destinées à l’exploitation individuelle des celles prises en charge de facon forfaitaire par les foyers paysans la propriété ancestrale de la montagne
我国林业“三定”中,“三种山”的经营方式分别为:自留山指将荒山划给农户经营;山权归国家或集体,林权归农户。责任山指将荒山和原来由集体经营的山林按人口劳力平均划分给农户承包经营;山权、林权归集体,经营管护权归农户。祖宗山为祖宗所有的山林。英法译文按字面意思进行了简单明了的翻译,但解释不够完整,笔者建议以注释的方法,进一步阐释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三种山”,以更好传达我国生态扶贫理念与特有文化。
俗语(colloquialism)即俗话,具有口语化、形象化特征。当前政论文本具有“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形象、生动、朴实、客观、‘接地气’等特点”[20]。生态扶贫语料中出现的俗语以简单易懂、易于传播的语言形式阐释大道理。在准确传义的前提下,译文可保留原文中的形象与语言风格特色,同时注意考察译入语语言文化特点。
例3 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就会“沙滩流水不到头”。
英译:If you hold it for a while and then relax for a while,you will never succeed.
法译:On n'arrive à saisir une chose, que lorsqu'on la saisit fermement sans rel che. On n'accomplira rien si l'on agit temporairement et sans persévérance.
“抓一阵子松一阵子”与“热一阵子冷一阵子”表达意思相同。原文表达极具口语化,且用沙滩流水的情形来作形象比喻。前两分句意思相同,英译文合二为一,最后比喻部分采用意译。法译文则整体采用意译,指出暂时性的行为并缺乏持之以恒必将无所得。为使译文接近原文风格,“在能够找到对应或类似比喻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这种修辞手法”[21]。“沙滩流水不到头”,指潮水涌上来又退回去,沙滩上的水不断流动不停息,来来回回不断反复。事实上,在译文中呈现原句中的“绿色理念”,保留沙滩流水的景象,更有利于读者理解与体会无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工作带来的后果。例如,英译文可译为:“If you 3or a while, you will never succeed, just like water flowing on the sand to and fro.”
古文(ancient Chinese prose)多指以中国先秦时期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借古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表述生态扶贫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意味深长且引人入胜。译者应保留古文原句,并辅以阐释说明,确保读者理解并引发兴趣。
例4《左传》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
英译:AsZuo's Chroniclesprofoundly puts it, it is like“heading off for the mountain forest in tattered clothing hauling a firewood cart”.
法译:Comme il est dit dans leZuo Zhuan, il faut 《exploiter des montagnes et des for ts en poussant des chariots à bois de chauffage rudimentaires et en portant des v tements haillonneux.》
英法译文非常完整地解释了原文中古文的含义,均以尾注的形式对《左传》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标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句出自该书的具体章节。不仅让衣着破旧、驾破车开发荒山野林的创业者形象生动再现于读者脑海,同时也引导读者阅读《左传》,在原著中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意思明确、出处清楚,有助于读者清晰地理解此句古文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交际意图,知晓中国生态扶贫的不易与伟大。
2001 年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译有所为”的概念。生态翻译学强调的“译有所为”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译有所为’侧重主观动机,即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译有所为’侧重客观效果,即翻译在社会中的作用,如(1)‘为’在促进交流沟通;(2)‘为’在引发语言创新;(3)‘为’在激励文化渐进;(3)‘为’在催生社会变革;(5)‘为’在推动译学发展。”[22]
生态扶贫外译中的“译有所为”表现在为精准传播中国生态扶贫方案与中国文化、构建绿色和谐的翻译生态(“主观之为”),推动国际扶贫脱贫改革、促进生态文明与塑造国家形象(“客观之为”)。
对特色表达外译而言,专业术语外译,译者应利用补偿释译,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构建由语言、文化、社会、原文、作者、译文、译者、读者等所构成的和谐翻译生态环境。文化负载词外译是译有所为之中国脱贫方案、中国特色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方面。无论译为何种外语,译者都应“以我为主”,深入理解原文,准确清晰地传达好文化内涵,尽可能实现翻译的充分性。针对俗语,译者在外译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语言思维方面的特点。在选择“接近原文”而无法实现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俗语化”的情况下,结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综合考量,灵活变通,进而更好地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古文引用显示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古文外译一方面要注意内涵的表达,与上下文融会连贯;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中国经典作品的推介,更好地实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赋予译者无上权力的同时,也对译者提出极高的要求。译者的权力是有限度的,译者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对这个限度的把握上,更体现在“译有所为”。对于生态扶贫英、法外译,译者应首先明确“主观之为”;在专业术语、文化负载词、俗语与古文等特色表达翻译实践中,于语言、文化、交际维度采取适应性选择,实现选择性适应,以译文“客观之为”为途径,推动国际扶贫脱贫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并塑造国家形象,从而在绿色理念的翻译实践中推动我国生态扶贫中国智慧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