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麥芽糖,作为一种传统的糖果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如今,挑着担子以物易物兑换麦芽糖的小贩和叮当声已消失在时光深处,当代的青少年也对这项“甜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陌生。于是,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青松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麦芽糖“穿越”之旅。
“穿越”千年 遇见麦芽糖
辅导少先队员亲手制作麦芽糖,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先队活动课上,辅导员带着队员们认识麦芽糖,通过播放视频引起队员们的兴趣:如何制作出用料精准、甜蜜可口的麦芽糖呢?结合视频和文字资料,队员们开展了小组讨论。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和自主探究,队员们了解了麦芽糖的起源和传统制作方法,明白了麦芽糖的制作过程,制作的材料是小麦粒、糯米,步骤是萌发、发酵和熬煮,同时,从中感受到小小麦芽糖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先辈智慧。
劳动中收获 忆苦也思甜
麦芽糖始于麦芽的培育。麦芽糖的制作就从培育麦芽开始。队员们每人都从辅导员那儿领到了一把小麦粒,别提多兴奋!回到家马上把麦粒泡到水里,接着每天喷水观察,大约一周后麦芽就长成草。队员们按照辅导员指导的方法,在家长帮助下,挑选出优质麦芽洗净、打碎。麦芽糖制作的前期工作完成。
开始制糖啦!队员们将麦芽与煮熟的糯米混合并进行保温发酵,得到麦芽汁后再进行小火慢熬。在灶台旁持续站立和搅拌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价值。熬糖过程中,队员们还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比如火大了糖煳底了、时间不够糖不成型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动脑筋思考解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耐心就在其中培育起来。
甜蜜传递 非遗焕新生
熬糖成功后,队员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发出了各种麦芽糖副产品,有做成麦芽棒棒糖的,有制成麦芽牛轧糖的,还有咬不断的牛皮糖、健康的糖葫芦、松脆的麦芽糖饼干等,还有队员设计了中队的专属商标——“青松糖铺”。
在儿童节当天,队员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麦芽糖通过义卖的方式出售。“青松有你,甜蜜相伴”,青松糖铺开张啦!中队将所得义卖款捐赠给需要的小朋友,让这份甜蜜继续传递。同时,在辅导员的指导下,队员们自导自演了麦芽糖的故事——《会“穿越”的麦芽糖》情景剧,通过队员们扮演的小麦粒、糯米、麦芽汁等形象,麦芽糖的整个制作过程更加清晰有趣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赋予了这项非遗文化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非遗文化活动中来。
少先队员们在这一段奇妙的麦芽糖“穿越”之旅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培养了敢于探索的精神,更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