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校本特色与英美文学课程结合初探

2023-12-08 05:20刘军
客联 2023年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医学院校

刘军

摘 要:本文强调了英美文学课程对于医科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目前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与校本特色相结合的相关策略,并以成都中医大学为案例进行了展示说明,结论认为,重视校情、发掘校本、主动与校情相结合,是在医学院校推动英美文学课程革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医学院校;校本特色;英美文学;课程结合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专业水平、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为最终导向,长期以来是专业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也曾是广受欢迎的公选课程。然而,该课程当下却面临着逐渐遇冷的现实问题。尽管学界从顶层设计,到微观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反思与讨论[1][2],在医学院校中(如笔者所在的中医院校),英美文学课程依然举步维艰。

因此,有必要结合医学院校的校情来思考英美文学课程的“本地化”,将课程置于“校本特色”的语境中来考察。

一、英美文学课程与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专门性的特点,非医学类课程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其实,国外学界较早就开始了对医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讨论,认为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可分,在医学教育中引入人文教育具有深远意义[3]。国内相关研究开展较晚,一般笼而统之地讨论医文结合的重要性[4],少数学者跨学科讨论了“叙事医学”融入全科医学的可行性[5]。重要地,马淑兰等编制了详细的医学人文素养自评量表,具有较强实践意义[6]。

作为人文素养核心课程的英美文学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之,至少在跨学科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两个方面有所作为。在跨学科方面,可以拓宽人才培养的维度。英美文学研究学科间相互渗透、学科界限模糊,其学术多视角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特点,能开阔医学生视野,提供更多思路,推动人文学科与部分医学专业诸如医学文献学、医史学甚至医学心理学等的互相渗透和交叉研究。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可以促进文化的有效外宣和交流。学生大量接触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想体系等诸多方面内容,实现交际能力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跨越,习得西方文化话语方式,才能讲好中国医学故事,传播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国医学文化。

二、英美文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教改尝试

尽管具有重要意义,在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国内高校教学实践中,英美文学课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首先,市场经济功利化消极导向的影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往往强调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造成了对英美文学课程在课时量等方面的大幅挤压;同时,作为教学过程主体之一的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学习积极性不高,并连带造成另一主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下降,形成“不愿学、不愿教”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实践的理念和实现落后。教材编写体例陈旧,教学模式守旧,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仍然以静态传递固有知识为主,这实际上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思辨能力的培养。

国内学界做了相关教改尝试,从多理论、多角度试图改变现状。不过,对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专业院校而言,此类研究往往以综合院校的本科教育为背景来考察建立新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应如何适应专业性较强的院校背景,还需进一步讨论,以免适得其反。如曾轶峰就反思过在理工院校照搬文科院校课程模式的不适应性,称教师和学生都“深受其苦”[7]。

因此,有必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基本校情来反思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院校培养专业型、专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推进课程的新发展。

三、与校本特色结合的英美文学课程实施策略

笔者以为,结合医学院校校本特色来探索一种新的、适用性更强的英美文学课程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重新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医学生英美人文常识匮乏,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异于普通文科生,沿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对基础事实性教学内容的强调。这虽是无奈之举,却无益于改善课程实施现状。有重点地挑选教学内容,并分阶段实施,能在有限课时内,给予学生英美文学的全目标、全过程经验。

第二,谨慎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教学。通过框架性、谱系性地学习英美文学理论,并付诸于文学批评的初步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文学阅读、获得专业的审美经验,更可以帮助他们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文化认同,实现对异质文化更深入的理解和共赏,并反过来促进他们基于文化共识的中国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

第三,重申教师“脚手架”指导性角色。英美文学体系庞大,文学理论流派众多,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性角色,就是要突出性发挥教师在学习全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在庞杂的课程内容中,快速有效地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认识,理解诸如文学理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英美文学知识的内在有生结构。

四、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案例

作为中医类高等院校,笔者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以传承、发扬、创新中医药知识与中医药文化为宗旨,培养同时具有精深中医药知识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时代复合型中医药人才,这是本校最大的校本校情。结合这一校本特色,笔者所在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对如何在本校进行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本节将以美国文学关于爱伦坡的章节进行展示说明。

首先,以课本为基础,由教师制订详细的学习任务说明,指导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学习。这包括文学史、作家作品简介、指定文本阅读。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以补充资料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女性主义基本理论的规定阅读。

其次,课内指导学生完成指定文本的细读,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在批评活动中,逐渐领会理解女性主义基本观点。

在这两步的基础上,继续发掘、发挥学生医学专业背景的潜力和优势,指导学生将文本中与医学病理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去发现在男权制体系中,以医学为代表的专业性是如何作为有效工具,赋予男性权威性,并将女性固定在从属地位的。

整个教学过程有侧重性、重指导性,在较短时间之内,幫助学生有效地完成了从文学史结构搭建,到文学理论框架了解,再到文本细读深入的全目标学习,并创新地将医学精神引入其中,这本身也是现当代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的体现。从实施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反馈较为正面积极。

综上,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医学院校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应注重更广泛、更深入地挖掘校情校本内涵,并与之结合,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特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0,(3).

[3]Trautman, J. Can we resurrect Apollo[J]. Literature and Medicine, 1982, 1 (1): 1-17.

[4]赵锦华.论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II[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4-266.

[5]杨禹娟等.叙事医学融入全科医学教育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3,36(11).

[6]马淑兰等.医学实验教学中医学人文素养自评量表的编制[J].基础医学教育,2023(11).

[7]曾轶峰,卢萱.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