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引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拼搏,引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奋力前进。百年来,我们党引领中国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征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困难中坚持共享精神表达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二是以效率促共享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三是明确要求共享发展成果表达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为实现共同富裕奋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產党;共同富裕;历程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将协调好经济发展效率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系,放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既注重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也注重共享发展成果造福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提出,表达了对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方向,也就必然要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共享发展理念是十八大之后才明确提出来的,但共享发展成果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甚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及红军内部都充分体现了共享精神。因此,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历程,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享精神的发展历程,即共享理念与共同富裕思想共生共存、紧密相连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建国初期在困难中坚持共享精神表达对共同富裕的追求
建国初期,我国刚经历过长期的战火破坏,国家及人民都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物质奇缺,生产条件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咬紧牙关,共度难关。物质虽少,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丝毫没落下。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伴随着我们党发展的全过程,并没有因为经济困难、物质贫乏而搁置,即便是在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依然毫不动摇的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并在具体实践中表达出来。
(一)以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展现共享精神
建国初期物质极其贫乏,短期内也不可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我们党并没有忘记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物质虽少,却也要尽可能做到大家共享,尽量做到公平,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摸索,虽然基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那时还谈不上富裕,共渡难关或许表达的更为形象,但表达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愿望,及党和政府力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追求。在那个特殊时期,为了更好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有限的物质,我国实行粮票、肉票等物资分配方式,确保所有人都能分享到一部分生活物质,避免仅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忽视另一部分人的需求。这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大不相同,封建社会历来就存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物质分配极不均衡,富裕的浪费,穷人家没饭吃。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社会物质分配极不均衡的现象,一方面资本家将卖不掉的牛奶等物质倒入江河,另一方面很多失业工人却没钱买东西吃,忍痛挨饿。这就是社会制度和价值追求的问题。有没有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决定了社会是否有公平可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共享发展成果为价值引领,无论贫富,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分配原则。大家都一样,无论钱多钱少,依据社会生产能力,合理分配每个人可以获得的物质,以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一定的物质。体现出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追求,充分表达了共享精神,是积极追求实现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二)建立制度保障共享发展成果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共享精神融入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中,共享理念与共同富裕思想实现了非常完美的融合,共享理念成为了共同富裕的现实体现,呈现出二者高度的一致性。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形式,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集体主义,等等。虽然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还没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标准,但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却做的比较到位,无论物质多少,大家一起享用,而不厚此薄彼,即便是贵为国家主席,也与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在当时,穷是穷,但是很讲公平,没有的没办法,大家都没有,有的无论多少大家都有份,虽然物质不多,一个月可能只能买到一两次肉,但共享精神丝毫不落下。在物质分配上不存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重两级分化的不良局面,充分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待社会物质达到极为丰富的程度,那么这些大政方针带给我们的必定是共同富裕的实际。这也体现出了“人穷志不穷”的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也是优良道德的传承和体现,只要保持积极上进的精神,物质上的贫穷催不垮一个高尚的民族。发展是客观的,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追求,在建国初期就是通过在困难中坚持共享精神表达出来。
二、改革开放时期以效率促共享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新中国30年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式,为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提供了良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更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决定优先提高经济效率、发展物质生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采取以效率促发展促富裕的发展方针。在遵循共享精神的基础上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共享的质量,进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
(一)“效率优先”是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有其独特的理解,他明确的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并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2】邓小平同志很看重实现共同富裕,而他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了,才有共同富裕可言。而基于生产力发展规律及中国的国情,快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强调效率,不能搞均衡主义,发展要有重点,会有先后之分。
因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注重“效率优先”,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起来,不搞平均主义。在共享发展信念下提高发展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效率与共享二者的协调推进。
“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方针,表面上看,短期内未能体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甚至有扩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及拉大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趋势,不益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但共同富裕的实现,有一个发展过程,有其规律性,而努力提高效率则是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效率,就必然存在发展先后之别,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同步发展就难以取得高效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然要做到效率优先,不能搞均衡主义,否则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而效率优先又必然会导致短期内人们的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人们享受发展成果的时间有早有晚、有先有后。因而,不容否定,在一定发展时期内,确实会短期出现在某些方面拉开差距的现象,效率优先无法避免短期内拉开差距,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推广也需要时间。但这并不违背共享发展成果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性,共享发展成果可以存在较小的时间差距,只要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一时期的最新发展成果,就不违背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而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发展效率,提高共享质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没有效率就没有共同富裕。
(二)“效率优先”必须“兼顾公平”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效率优先”,必须“兼顾公平”,“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须“先富带后富”,差距不能超过共享发展成果所能容纳的限度,也就是要及时普及最新发展成果,分享发展技术和经验,先富的要迅速带动尚未富起来的人民及地区,避免差距拉大,保证公平。效率优先允许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能无限制拉大差距。亦即兼顾公平要及时、先富带后富要及时。先发展起来的群体可以优先享受到发展成果,但不能因此而忘了相对落后的群体,进一步提高效率之前,一定要先带动其它人发展起来,共享前一阶段的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可以存在时间差距,但要把差距控制在最小。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不能自顾自的盲目追求效率,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先发展与后发展脱节。
“效率优先”是为了更快的发展经济,这是基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得不采取的政策,建国前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过于强调公平,可能导致效率不高,物质生产发展缓慢,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物质。否则很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甚至可能长期处于共同贫困的状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3】 “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4】
“效率优先”是为了提高共享质量,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没有效率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富裕,没有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时期便以效率促共享体现出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暂时拉开差距,但并没有脱离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三、新时代明确提出共享理念表达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
面对社会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扩大等发展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着重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以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重申“先富带后富”的发展初心。
(一)及时重申“先富带后富”的发展初心
经过几十年效率优先的经济大发展,“效率”的价值得以最大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攀升到世界第二,这确實是一个值得可喜可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在人们高度赞扬“效率”的价值时,不少人不知不觉就将共享发展成果及共同富裕思想抛到脑后,只求效率,只自顾自的发展,甚至陷于财富泥滩不能自拔,痴情于追求个人财富,忽视了“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的教导。使得我们发展的初心: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逐渐被冷漠被边缘化。先富起来的群体没有积极履行好“先富带后富”的职责,受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认为自己的发展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与他人无关,未富起来的人是自己不努力,与他们无关,于是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甚至是对立局面。导致这一系列不良结果,并不是政策上忽视共享发展成果,恰恰是优先享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带来好处的群体,违背了“先富带后富”的要求,私心膨胀,违背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而导致的不良局面。
为了不忘“效率优先”及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将五大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共享发展”位列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中,是五大发展新理念的目标归结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强调“共享发展”的重要性,不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政策的改变。而是重申发展初心,是对那些没有承担起“先富带后富”义务的群体加以规范,进一步明确“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的要求,严格落实党中央的政策,确保回归共享发展成果的轨道,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
(二)以共享发展理念规范发展秩序保障“社会公平”
效率优先、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三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虽然“效率优先”会暂时拉开共享发展成果的距离。在效率优先之下,就不可能全体人民同步发展,也就必然会存在先后,这既是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也是处于发展期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步发展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必然有先后之分,共享发展并不否定时间差距,只要是在合理的时间差范围内,都不违背共享发展成果的初衷。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也是允许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距的,只要保持合理的度,可以有先后之分,这个合理的度就是不产生两极分化趋向。有差距但这一差距是处于不断缩小的状态中,而不是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中,在产生拉开新的差距之前,至少能弥合前面产生的差距。如此反复,纵使存在差距,差距也不会太大,后发展的群体也能紧跟先发展的群体的步伐,不至于落后太多,也就不违背共享发展成果及共同富裕的要求。丰富的物资生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效率优先”则是实现丰富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而共享发展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效率优先”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加以约束和规范,不受约束的“效率优先”,就有可能背离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共享发展理念的约束下,兼顾公平,不断缩小发展差距,严格落实“先富带后富”要求,那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包含共享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就是重申“兼顾公平”及“先富带后富”的要求。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发展方针,但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标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杜绝两极分化、差距扩大及盲目追求效率的行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物质生产越丰富,就越要紧扣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生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物质生产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大为丰富,人民群众对化解两极分化现象、缩小发展差距也越来越重视。共享发展理念成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点体现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推行和落实上。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经历了在困难中坚持共享精神、以效率促共享、明确提出共享发展成果三大历程,而这仅仅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未来的路更远,但只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那么我们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课题成果: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共同富裕目标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XSP22YBC22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