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策略分析
——以湖南长沙市为例

2023-12-08 06:49
新农民 2023年31期
关键词:树种景观特色

李 星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涵盖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在此背景下,乡村植物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研究和探讨科学、有效的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长沙市为例,深入剖析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并运用于实际,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 长沙市乡村植物景观的应用现状

长沙市的光明村、开慧村和梅田湖村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光明村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西北部,占地750 hm2,人口3872人。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光明村抓住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的发展机遇,转变乡村发展模式,使一个原本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山村转变为如今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型乡村。开慧村位于长沙县北部,距长沙市区55 km,与京珠高速仅2 min车程。村庄占地1860 hm2,居民总数超过6800人。这里既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杨开慧烈士故居,也是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慧村现有16家已注册的农业相关企业,是集休闲、旅游、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1]。梅田湖村位于湖南省长沙浏阳市古港镇北部,占地面积5260 hm2,共有1024户,人口4896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梅田湖村以乡村旅游为主导,通过规划沿渠道路,实现乡村景观的大幅提升,旅游业繁荣发展,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笔者对这3个村庄的乡村景观植物的种类、植被成分、植物文化、种植方式、色彩搭配以及管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梳理其植物景观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三村植物景观调查结果

2 乡村植物景观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植物品种单一,地域特色不明显

乡村的植物景观不仅是地区自然风貌的表现,还蕴含着乡土文化与历史的记忆。然而,长沙市近郊的光明村、开慧村以及梅田湖村的植物景观表现出植物种类单一,且缺乏地域特色。无论是主体乔木,抑或是辅助的小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均普遍选用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品种,例如香樟、柳树、银杏、桂花、杜英、雪松、白玉兰、油松等。这种种植方式使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大打折扣,游客难以在其间感受到乡村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2]。调查显示,乡土树种在所有树种中的比例只有56.70%,外来树种的比例高达44.30%(图1)。

图1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占比情况

乡土树种具有强大的适应性,既能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又能抗病虫,管理成本也较低。然而,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占比偏低,不仅不利于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植物景观,还可能影响植物对气候的适应,导致生长不佳、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此外,由于生物多样性不足,单一种类的生态系统对环境压力的适应力和抵抗力较弱,对乡村的生态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

2.2 植物景观缺乏文化内涵

乡村植物景观是自然生态的体现,也是文化的传承。光明村、开慧村和梅田湖村的植物景观在挖掘和传承文化内涵上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植物景观与乡村历史文化脱节。理想的植物景观应是一个历史的记忆,可以反映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当前的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中,忽视了历史和文化因素,使得植物景观无法与历史文化形成有效连接,也无法充分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植物景观与当地特色文化的结合不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展示美丽的乡村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乡村的文化内涵,包括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前的植物景观设计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忽视了植物景观与当地特色文化的结合,使植物景观在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得乏善可陈。

2.3 植物景观缺乏色彩设计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植物的色彩设计扮演着重要角色。色彩的多样性能极大地提升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进而提升乡村的观赏价值。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增强园林建设的艺术魅力,但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的植物景观在色彩设计上过于单一,无论是花叶树种、色叶树种还是秋叶树种,都只占少部分的比例。其中,花叶树种的比例仅为1.3%,色叶树种的比例为4.3%,秋叶树种的比例为27%,剩余的67.4%的植物景观以绿色为主(图2)[3]。这种单一的色彩设计大大降低了乡村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无法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功能。

图2 村镇花叶、色叶及秋叶树种占比情况

2.4 植物景观管理粗放

植物景观管理不仅需要投入物质资源,还需要改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光明村、开慧村和梅田湖村植物景观的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科学专业的方法和持续的投入。一方面,理想的植物景观管理需具备植物生态、病害以及保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管理技能。现行的植物景观管理制度过于简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导致植物景观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理想的植物景观管理应是一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需定期监测和维护,确保植物景观的健康和美丽。目前的管理方式缺乏长期且持续的投入,难以保障植物景观的健康状况。

3 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3.1 构建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要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需细致规划并长期坚持;每个地区的村庄都有其独特风貌,应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体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仅注重观赏性,还需考虑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在本地的生长条件。(1)在了解每个地域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植物种类,寻找既能在本地茁壮成长又能展现地域特色的植物。例如,在湖南地区种植广玉兰、雪松等,能够体现地域特色。(2)确定植物种类后,便可以进行植物种植规划和设计。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效果及季节变化,将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不同区域,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设计过程中也需考虑植物景观的动态变化,确保四季之间充满活力。(3)在实际种植中,除注意植物种植技术外,还要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如通过种植大赛、展示会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增强群众对地域特色植物的了解和喜爱。(4)设立专门机构或工作人员负责植物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保持植物景观的良好状态。对难以生存和生长的植物,要及时更换和调整,防止植物景观衰败退化[4]。

3.2 增强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营造富含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不仅涉及植物选择,还需理解和尊重地方文化及历史脉络。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在保护并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国各地拥有许多与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的景观设计元素,如长沙市开慧村的松柏类植物,象征革命烈士的坚韧不屈;广东地区常见的榕树,寓意长寿、吉祥如意。因此,规划和设计植物景观时,需细心考虑特定意义的植物选择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植物景观应与建筑、雕塑、道路、公共艺术等城市元素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植物节日、植物展览、园艺课程等活动,吸引公众对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增强其环保意识,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维护和管理植物景观的过程中,也可邀请志愿者参与,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感。

3.3 营造丰富的空间植物景观

在营造丰富的空间植物景观时,应首先考虑空间层次性的构建,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植物的种类来实现,具体而言,这些植物组合可以包括有各种颜色的叶子、不同形态的叶子和花朵的植物,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各异的植物群落。例如,使用大型乔木作为主干树,配以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多样的景观层次,提升乡村景观的观赏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布局和路径设计的合理规划实现,例如通过合理规划游客的步行路径,使其在不同的空间场景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应尊重植物的生态需求,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美感和形态美,以创造出富有乡村风情的植物景观。

3.4 设计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选择和配置植物至关重要,使植物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例如,春天开花,夏天茂盛,秋天落叶,冬天储藏,季节变化使得植物景观在四季之间都有独特的景观,从而增强了乡村景区的吸引力。长沙市的3个村庄可按照湖南乡村观叶、观花植物景观的需求进行精心的植物选择和配置。例如,红叶石楠是观叶植物的首选,适合春季;乌桕、银杏、爬山虎、黄山栾、栓皮栎等则是秋季首选。这样的选择和配置,使得植物景观在四季之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生长的美感[5]。季相变化不仅体现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还体现在景观的设计和管理上。在设计阶段,应根据植物在各季节的生长特性以及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需求,合理规划种植位置和数量;在管理阶段,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有计划地进行修剪和养护,确保每个季节都能展示出最佳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本文调研了长沙市光明村、开慧村和梅田湖村的乡村植物景观现状,分析3个村庄在乡村植物景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建议。未来,乡村植物景观需发扬地域特色,增强生态稳定性,并以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使得植物景观不仅有视觉美,更具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树种景观特色
景观别墅
特色种植促增收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中医的特色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完美的特色党建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