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中职校专业群构建逻辑探索
——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为例

2023-12-08 06:49叶颜春
新农民 2023年31期
关键词:保鲜产业链环节

叶颜春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广西 钦州 535000)

在农产品领域,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采摘、贮藏、加工、流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而这些人才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建立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时,应深入分析整个产业链,明确各环节所需的人才类型和技能要求[1]。

1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构建原则

1.1 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原则

农类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备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地区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是一所集农、林、牧、渔等专业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围绕广西特色农业产业链和钦州预制菜产业集群布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课程,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转型升级相适应,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引领,开展理论研究等。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是学校的核心专业群、重点专业群。

1.2 相近性原则

构建专业群应遵循行业基础相近、学科基础相近、岗位群相近的原则,避免跨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有利于资源整合。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精准对接广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和预制菜产业集群规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作为自治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与企业协同育人[3]。以服务广西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和钦州预制菜全产业链为目标,协同融通作物生产技术、禽畜技术生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中餐烹饪、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教学,以产业链深化专业群建设,加强产业上、中、下游各个主体的协同作业、融合发展,优化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核心岗位能力。

1.3 符合逻辑关系原则

专业群内专业主辅关系以产业链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遴选核心专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产业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被称为离“三农”最近的产业,也被称为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具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学校立足农业全产业链和钦州预制菜产业集群,对接粮棉油薯、肉禽蛋奶、果蔬茶菌、水产品、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岗位群,以作物生产技术、禽畜生产技术专业为基础,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为核心,以中餐烹饪、电子商务专业为骨干,构建以农产品全产业链及预制菜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的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4]。

1.4 适度规模原则

合理控制专业群规模,以3~5个专业构建专业群为宜。一是在建群专业数量的选择上,根据学校已有的专业和广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及钦州预制菜产业需求,确定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为核心,以作物生产技术、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为基础,以中餐烹饪、电子商务专业为骨干组建专业群[5]。二是在选择建群专业时,应注重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交叉融合,确保专业间有足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共享,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和市场需求,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 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构建存在的问题

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构建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调研。在构建专业群前,缺乏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导致专业群的结构和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与实践操作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3)师资力量不足。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有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但目前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影响教学质量。(4)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须有良好的实训基地,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目前大多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5)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需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以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设备。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前景[6]。

3 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构建的逻辑探索

3.1 明确专业群目标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目标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贮藏和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保鲜能力和品质,降低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2)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3)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建立产业链,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4)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营养、美味的农产品的需求: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营养、美味的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5)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7]。

3.2 确定产业链需求

了解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确人才需求。例如,贮藏专业人才可以从事果蔬保鲜、粮食储藏等方面的工作,加工专业人才可以从事食品加工、乳品加工等方面的工作[8]。(1)种植和养殖:需要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养殖设备等。(2)收获和加工:需要收割机、打捆机、清洗设备、加工设备等。(3)运输和储存:需要运输车辆、仓储设备、保鲜设备等。(4)销售和营销:需要市场调研、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建设等。(5)服务和支持:需要专业技术支持与培训、金融支持等。(6)环保和安全:需要环保设备、安全设备、监管机构等。(7)数据和信息:需要数据采集、分析、共享平台等。(8)政策和法规:需要相关政策支持、法规制定、监管机构等。

3.3 确定专业群结构

根据产业链的需求,确定专业群的结构,包括专业方向、专业定位、专业特色等。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分析:(1)种植环节:种植环节是农产品生产的第一步,种植专业群包括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工人等,负责选择种子、施肥、浇水、除草、防虫等工作,确保农产品的生长和品质。(2)采摘环节:采摘环节是农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采摘专业群包括采摘工人、采摘机械操作员等,负责在适当的时间采摘农产品,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3)贮藏环节:贮藏环节是农产品后续处理的重要环节,贮藏专业群包括仓库管理员、冷库操作员等,负责将采摘的农产品储存起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4)加工环节:加工环节是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食品和工业原料的过程,加工专业群包括加工工人、加工机械操作员等,负责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各种食品和工业原料。(5)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将加工好的农产品销售到市场上的过程,流通专业群包括销售人员、物流人员等,负责将加工好的农产品运输到市场上,确保农产品的销售。

综上所述,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结构包括种植、采摘、贮藏、加工、流通等环节,需由多个专业群体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4 确定核心课程

根据产业链需求,确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包括贮藏技术、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按计划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了《食品机械》《农产品加工》《面点制作》《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贮运》《畜产品加工》《烹饪》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

3.5 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核心课程,构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依据地域特色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企业的生产实际,对照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构建了“岗能结合,工学互嵌,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做、学、教”统一。坚持标准化引领、模块化课程、多元化资源、个性化设计的原则,构建专业群“通识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分专业方向开发模块化课程,开放优质课程4门,开发“1+X”证书培训课程2门。升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图1)。

图1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3.6 确定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须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式,如实验、实习、实训等。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实训基地项目在2014—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验收成果中被评为良好。其中包含农产品保鲜实训室、农产品(食品)检测分析与品质管理实训室、蛋制品及面点生产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粮油加工、果干果脯加工、果酒果汁加工、白酒加工、制茶加工、烹饪加工技术等10个实训室,实训基地设置星岛形实训室4个,实验实训设备将近500万元,可满足200人的实训岗位需求。

3.7 确定师资队伍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的师资队伍需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可通过引进企业专家、培养校内教师等方式构建。本专业任课教师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11人;本科以上学历23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3人,生师比8∶1;“双师型”教师15人,占教学团队教师的57.7%,其中名师工作室成员2名,“广西技术能手”1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1名,技师4名,获中国职业烹饪大师荣誉1人。

3.8 建立产教融合机制

产教融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建立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共建、整合资源、产学结合。如依托广西钦州农产品产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等,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图2)。

图2 校企合作企业

综上所述,基于产业链的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群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明确目标、了解需求、确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确定师资队伍和建立产教融合机制。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庞大群体,我们应该逐步完善专业群的构建,满足产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另外,专业群在构建发展中还需不断更新、创新,紧跟经济、科技的发展步伐,为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保鲜产业链环节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产业链春之奏鸣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