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创作中的“向大师致敬”

2023-12-07 18:29赵星辉
秀江南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维米尔杜尚米勒

赵星辉

“向大师致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涉及如何看待传统和创新、学徒向大师的转换之道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将传统通过现有的优质资源提升,为当下的视觉图像语言和创作手法提供创作素材。

格林伯格(1909年—1994年)作为一位现代艺术的重要批评家和理论推手,对艺术品提出了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等问题。所有优秀的作品都具有创新性、新闻性、原创性、平面性等特征。他所认为的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即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他在专著中以杜尚(1887年—1968年)为例,谈到了品格、品质问题。面对困难,杜尚选择了逃避,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很多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研究不足,缺乏造型的基本能力,或者阅读量不够,因此选择了杜尚开辟的捷径。杜尚的《大玻璃》《蒙娜丽莎》《泉》等是现代艺术中的标志性经典作品,其原创性不容置疑。但格林伯格认为其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存在瑕疵,因为他不是深入研究传统之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突破和创新。纵观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学院教育以及当下中国在全球化、城市化等一系列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必须厘清传统和创新的关系,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所谓大师就是跨越了他生活的整個时代的人,其思想具有传递性和连续性,能影响无数代人,其成就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更加自由、更加智慧的方向前进。古代大师,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典型的、公认的大师,是人类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我们在研究传统时,可以按照题材或者自身水平选择相应的大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学院派按照题材把绘画作品分为静物、风景、人物、历史画创作四个类别,下面分别阐述不同主题的创作教学方法。

静物画中的“向大师致敬”

在静物画中,我以维米尔(1632年—1675年)的《倒牛奶的女仆》(图1)为例。维米尔在他的画中描绘了资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典型生活环境。画面中的静物主要作为人的陪衬,是人物所处环境以及人物身份、职业、地位的隐喻,比如窗户、桌面、地球仪、地图、地毯、桌布、玻璃杯、金属器皿等。维米尔在安排画面元素时经过了仔细、反复的推敲,其构图法则的运用经受了历史的考验。物体的状态、高低、方圆、长短、大小,颜色的深浅、鲜灰,光线的角度、强烈程度、柔和程度,画面视觉效果的鲜艳程度或鲜灰程度等,都是维米尔经过思考、反复比对完成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挪用其物体的安排和光线的来源等进行“一比一”临摹。学生在描绘的过程中可以向维米尔学习,体验大师的审美眼光、审美趣味和审美品位,领悟大师的时代精神,不仅包括技法技巧,在人文学科、社会学、器物学、构图学等领域均有涉猎。静物一般作为造型基本功训练的进阶,也可以作为人物画和历史画创作的环境交代。采用挪用的方法画静物,也是一个非常巧妙和便捷的手段。

风景画中的“向大师致敬”

莫奈(1840年—1926年)在巴黎郊区的一个日式田园中画了276张睡莲作品,主要的巨幅作品收藏于巴黎橘园博物馆、伯尔尼博物馆、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等,其中《睡莲:云》如图2所示。赵无极(1921年—2013年)也有向莫奈致敬的作品(图3),致敬目标就是莫奈的睡莲。两位大师相遇,后生对前辈心怀敬佩,赵无极以自己的方式向大师学习,这是一个成熟艺术家对另一个大师的最高致敬方式。

中国艺术家张宏图(1943年— )借用梵·高的技法、色彩体系以及笔触体系描绘了中国古典山水,比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这是从技法、语言、词汇角度进行的转译,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融为一体,向东西方前辈致敬。

西方有很多大师在创作之余仍然临摹前辈的作品,以保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审美眼光,从前辈身上吸收营养,提升自己。

在风景画中向大师致敬有两个方向:

第一,学习技法,比如中国学院风景写生学习了印象派大师以光色体系为主的外光写生画法,这是一种向印象派大师的致敬。

第二,直接仿画,其优点是直接吸收大师的精华,缺点是容易庸俗化。艺术家要有独创性,他们是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意志的人,部分艺人、匠人或者民间画家日复一日地临摹古今中外水平参差不齐、以市场销售为准绳的作品,显然不能称为艺术家。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比如用希施金(1832年—1898年)画树的方法画校园的树,用库尔贝(1819年—1877年)画石头的方法、透纳(1775年—1851年)画海水的方法画中国的景色,这也是一种致敬。

人物画中的“向大师致敬”

梵·高一直崇敬米勒(1814年—1875年),认为米勒是一个真正的画家,米勒的博识、诚实真正吸引了梵·高。梵·高身上掩藏不住的个性特点,使他在临摹米勒作品时转换成梵·高式米勒,也就是说,用梵·高的词汇和语法翻译了米勒,对米勒作出了一个新的阐释,这是成熟艺术家的做法。我们在课堂中可以把这种致敬融于无形之中,比如人体写生,与其自己在画室反复折腾模特,不如直接找一幅经典的大师名作,描绘其模特的姿势,连技法都可以原封不动地学用。这种致敬的方式是学习最便捷的方式,在大师的肩膀上,学生可以迅速提升。

历史画创作中的“向大师致敬”

对历史画而言,可借鉴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何多苓(1948年— )的《春风已苏醒》直接向安德鲁·怀斯(1917年—2009年)的《克里斯蒂列娜的世界》致敬;程丛林(1954年— )的《1968年某日某月雪》直接向巡回画派大师致敬,借用大师的人物组合关系、人与景的分割、场景的处理技巧,处理现实创作中的问题。大师的经典作品经过了数代人和多个民族的检验,这种致敬对成长型画家和学生来说,容易提升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审美品位,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方式。

结 语

“向大师致敬”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可以不断挖掘,对教师和学生审美品位、审美趣味的提升都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我们想在这种简单的挪用和模仿层次上提升,还可以加入图像学。图像学以瓦尔堡(1866年—1929年)、贡布里希(1909年—2001年)为源头,包括潘诺夫斯基(1892年—1968年),他们针对一个图像,以历史为线索溯源,解决社会学、历史学、图像演变、人对自然的认识、观念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维米尔杜尚米勒
维米尔“持笛女孩”惨遭除名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维米尔
“我什么都不信!”——由杜尚引发的一点思考
杜尚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恶搞杜尚
一位年轻画家笔下的古老神话——青年维米尔和《狄安娜与同伴》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