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岑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提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江苏省五年制高职院校中非遗文化与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融合问题,本文以问卷调研的方法,面向省内设计类专业课教师开展调研,在非遗文化认知、非遗文化与设计类学科的关系、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的困难及反馈等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物质文化遗产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元素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不断的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代表着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出伟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的构成元素,包含了经学、史学、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这些传统理念共同构成并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涵盖了文学、艺术、技术、医药、民俗等方面。例如:非遗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神话、传说、歌谱、谜语、谚语等,记录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非遗传统技艺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过程,蕴藏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气质情感,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次,非遗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当代社会元素,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得以延续。非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2 非遗文化资源对于设计类学科的重要性
2.1 以非遗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研究价值
高职设计类学科涵盖了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25个专业,是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其专业均以国际视野为先导,以文化品质为内涵,以艺术语言为切入点,以形式表现为手段,以创新性设计实现社会价值为终极目标,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了特定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1)非遗文化资源对设计类学科的价值
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生活当中,使生活场景、使用工具等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非遗名录中几乎所有项目都与人们的生活场景、使用工具等元素息息相关,不乏很多成为当今设计的基础。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优秀的设计作品首先应能够被大众接受,其次考虑其使用功能。因此设计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而非遗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國传统智慧更是当今设计类课程的理论基石。
(2)非遗文化资源对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价值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水平。审美不仅代表了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因此,审美力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但一直以来,设计类的学科并没有从“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中走出。设计类课程教育以西方现代主义倡导的学科中心思想为基础,在很多的案例呈现中能看出艺术教育依旧对本土文化不太重视,忽视了对传统美学的感知。使得许多学生过分推崇西方文化和西式的审美与设计思维,这不利于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东方文化内涵,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将我国非遗文化中传统设计思维、美学元素融入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当今,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乃至非遗文化中智慧结晶的同时,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其本质是为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更是在建立学科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起设计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意识形态引领,学会站在民族、文化等角度进行思考,建立文化认同、激发爱国热情。
3 非遗文化资源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的问卷调研及反馈
3.1 问卷调研前期准备
(1)调研对象
基于对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客观现状,需做更深入的调研。设计类专业是宽泛的应用型专业,其中每种专业方向在非遗文化融入的侧重点上都具有鲜明特点。为获得不同学科、职称、年龄、性别的教师在对于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上的看法,以及各专业方向与非遗文化融入的现状、困难,笔者做了详细的问卷,面向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25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教师开展。
(2)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为被调研人的基本信息,包含所在地区、专业、年龄、职称、性别;第二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包含非遗文化与学生、教师素养的关系、非遗文化对专业课教学的价值;第三部分是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的现状,包含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资源需求、困难环节等。
(3)调研方法
鉴于问卷调查法是常用调研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填写时间充分并且可以自由表达意见、标准化程度较高、容易量化等诸多优点,本次调研以在问卷网平台发布线上调研问卷为主。考虑到调研方式的多样性,以访谈法进行辅助,选择对象为非遗传人、以非遗文化传播为主的从业人员等,以获得不同角度对于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的客观看法。
3.2 调研实施过程
2022年5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发“十四五”教改课题《非遗文化融入高职设计类专业课教学的策略研究》立项书,编号:ZYB641;11月完成开题工作及问卷设计,12月由江苏联院各专职委向各学校专业课教师下发问卷。截至2023年3月,参与调研的人数达237人。其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占总人数的54.4%,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占总人数的15.19%。受访者30岁以下占比15.19%,30~45岁占比67.09%,45~55岁占比16.46%;初级职称人数42人,占比17.72%,中级职称人数123人,占比51.90%,高级职称人数72人,占比30.38%(见表1)。
3.3 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调研现状分析
(1)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受访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非遗文化不够了解甚至不了解,占到19%以上;交叉分析发现,这一部分教师绝大部分为中、高级职称,占到80%,尤其45~55岁年龄段占到大部分,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有18人选择了不太了解,占高级职称总人数25%。
(2)对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的认知
绝大部分老师都非常认同非遗文化的融入对师生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非常愿意将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对于非遗文化融入的课程形式有一定分歧,37%的教师认为非遗文化更加适合融入专业拓展课,24%的教师认为更加适合融入专业平台课,另有24%和18%的教师认为更加适合融入于核心课、实训课中。交叉分析中得出:高级职称的教师更加偏向于将非遗文化融入拓展课程,而非核心课或平台课,其数量超过50%。
调研中也发现,有35.44%的教师没有尝试过将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这其中高级职称人数达52人,占总体没有尝试过的人数的50%。同时看出,在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的实践中,尤其是设计过多个案例的教师数量中,中级职称教师占到很大一部分比例。
在曾开展过的非遗类文化融入设计类的课程教学中,非遗工艺体验和非遗项目介绍占到80.39%,其次为非遗文化资源与设计课程内容的结合。
(3)对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的困难反馈
受访教师中不愿意参与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主要原因,选择所授课程与非遗文化难以融合这一选项的教师占到50%,交叉分析发现多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师。
大部分教师认为对于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最困难的环节为:有效获取资源的数字平台较少,占31%(见图1)。交叉分析得出: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教师更偏向于“非遗文化资源与设计类课程的融合深度”是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的课程教学最困难的环节。
对于这一困难,受访教师认为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教学最需要的资源排序前三的为:非遗文化数字化的学习资源、非遗文化融入教学的项目案例及非遗传人进课堂辅助教学(见表2)。
面对课程研发的问题,教师们对于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方式中,由校、企、非遗传人合作开发课程这一方式更加被认可,占74.68%,其次为校内教师团队共研课程,占18.99%,跨校合作方式占5.06%。
同时,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的建设困难有以下七个方面(见图2),其中,课程缺乏技术支持、课程内容研发经费不足、课程研发工作量大是三大主要的原因,分别占比72.15%、67.09%和59.49%。
4 高职设计类专业课中非遗文化资源融入的现状
4.1 非遗文化这一概念过于知识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类专业课将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但研究发现,由于专业课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缺失,不少学校在实践“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将“非遗文化”视为一种静态化的知识,产生了传统文化片面知识化的取向,并没有结合非遗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元素深度剖析文化内涵,也未能与专业课程中的知识进行结合。导致形成以实际传统文化概念性内容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和以文化知识掌握为导向的课堂实施,课堂呈现仅为非遗工艺体验和非遗项目介绍。目前在学科逻辑的支配下,停留在文化作为知识的表层,对“非遗文化”的理解流于机械式的符号记忆,忽视了对内涵的理解。
4.2 非遗文化的内容要素与设计类课程缺乏联系
目前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实践过程中,缺失了对课程内容系统化的架构。对“非遗文化”这一抽象内容的界定,意味着“非遗文化”中的内容要素如不经过分析和转化,无法与设计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导致当前众多课程内容和系统凌乱。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能够对“非遗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培养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化,而教师自身这方面素养的欠缺也导致了非遗文化资源在分析、转化时费时费力,课程研发难度较大。
4.3 非遗文化资源与设计类专业课融合的深度不够,浮于表面
(1)课程内容简单,缺乏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职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教学的人文性上处于劣势。调研中发现很多课程停留在仪式复演和传统工艺复刻,对文化背后的内涵与人文关怀的挖掘不够深,对文化元素的挪用多于对文化内涵的再创造。这种形式化的体验式教学更像是“非遗文化育人”的例行公事,无益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不能激发学生将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文化素养。
(2)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的内容结构
现行的高职院校的设计类专业课一般由基础课、核心课、拓展课、实训课等组成。在该框架下的课程设计受此限定,知识、技能、信息、媒介、材料及作业要求也较为单一,课程间的知识点升级与进阶关系显得较为割裂,层级和逻辑关系不够明确。非遗文化内容则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缺乏系統性的联系,学生的认识和实践往往停留在表层,难以意识到其系统。
(3)教学策略单一,缺乏再创造的有效引导
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较为薄弱,同时深层次的文化探索与专业设计实践仍然处于割裂状态,课程研发难度大、缺乏支持。很少有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持续性地将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渗透进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寻求与文化内涵相关的设计资源、元素及表现手法。
4.4 非遗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评价策略不完备
课程实施中如何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评价维度、标准的制订是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重大挑战。设计类课程往往带有主观性的评价标准,这也是设计类作品多元化形式存在的优势。“非遗文化”内容与专业课的融合,更多可以从素养目标的达成出发聚焦在评价维度中,体现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这种观测和评价是长期的,因此更加需要长期、完整的课程体系来进行持续观测学生素养的变化,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探索和研究。
5 非遗文化融入五年制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的可行性建议
本次调研中发现,在设计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诸多方面都会影响着文化贯穿教学的成效,尤其是以非遗文化为资源的案例,更多取決于教学实施者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教学实施者对内容的提取和转化,以及对其内容的融入策略、评价等。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非遗传人的首要任务,但对于学校来说,更多的需要借助于专业特质,依托学校的人才与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和活态传承。
5.1 加强顶层设计
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课程研发工作量大、教师缺乏动力,建议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通盘考虑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开发、教师薪资绩效等多方面问题,尤其需要激发高级职称教师主动参与其中的动力。
5.2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提高师资培育,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非遗文化的学习,加深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研究,鼓励教师参与非遗相关的设计开发、产品开发等。同时积极保持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非遗传承人作为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展示,以促进非遗文化内涵的表达。
5.3 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策略研究
非遗文化融入五年制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的可行性建议中,应该更加聚焦于非遗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非遗文化不是静态的知识概念,而是对学生能够产生全方位影响的文化资源。因此,融入专业课程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平台课、核心课、拓展课及实训课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资源的获取,到非遗文化的课程内容策划、课程项目研发;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资源的利用;从评价策略的制订,再到非遗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实现非遗文化资源有效转译为设计资源,解决与设计类课程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
6 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文化保护是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而设计类专业既有人才优势又有技术支撑,既有先进的理念、又有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在非遗活态传承中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非遗文化资源融入设计类专业课教学是极具意义的教学实践,在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也丰富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滋养了师生心智,建立了文化自信并增强了社会责任。
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非遗文化融入高职设计类专业课教学的策略研究”(编号ZYB641)。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