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2023-12-07 04:11洪文龙许俊齐戴照琪宣文芳
粮食加工 2023年6期
关键词:顶岗劳动实训

董 慧,洪文龙,许俊齐,戴照琪,宣文芳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2018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劳动教育” 一词正式成为教育从业者熟悉的词汇。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机构, 实践技能的培养刚好和劳动教育密切相关, 所以将劳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课程当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1 劳动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根据教育部印发了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劳动教育的描述,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锻炼, 还强调了个人在劳动中的身心锻炼、创新创造等[2]。

劳动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3]。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就是“德育”;让学生思考劳动的原理与奥秘,改进与提升劳动效率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劳动教育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体能的作用时,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关于劳动美的成果时, 劳动教育就是美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4]。

而劳动教育和课程的结合是最直接、 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 所以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结合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焙烤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与世界交往越来越频繁, 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着变化,蛋糕、小西点等烘焙食品走进了平常百姓的家居生活[5]。 近年来,烘焙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烘焙人才需求大量增加[6],烘焙技术成为食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也成为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行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毕业生,另外,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创新观念等[7]。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理念,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学生,拟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

3 劳动教育和焙烤食品课程结合的必要性

3.1 课程教学的需要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本身十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比例占到了整个课程的70%以上,这就为劳动教育和本课程结合提供了最佳的抓手,劳动教育能和课程教学、学生培养有机融合到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3.2 企业用人的需要

烘焙行业是非常辛苦的行业, 从业人员每天都要从事相对繁重的劳动,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行业提出在校期间增加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 尽量缩短学生到企业之后的适应和过渡时间,降低企业的离职率。

3.3 教学质量的需要

烘焙教学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毕业生,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很多大学生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劳动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对自身的发展意义不大。其实通过劳动教育的培养,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 又能让学生了解生产的流程,体验劳动的魅力,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4 学生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要在社会生存,必要的劳动技能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校内的劳动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如学会烘焙的产品制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创新创业的理念,都是学生在劳动中掌握的。所以,劳动教育在课程中的加入,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百益无一害。

3.5 专业建设的需要

对于食品专业来说, 培养的学生能否被企业接受,被行业认可,是一个专业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劳动教育加入课程后,能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更受企业的欢迎,所以专业建设也需要劳动教育的加入。

4 劳动教育和焙烤课程结合的思路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实践课程较多, 课程组将劳动教育与课堂实训结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第二课堂结合,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教学实习,利用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岗前实训结合, 依据焙烤食品的季节性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课程大赛结合,利用大赛标准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顶岗实习结合,依托企业岗位培养学生;劳动教育与成绩考核结合,利用学习成绩培养学生。通过以上措施,让劳动教育切实地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教育中发挥作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创新创业的工匠精神。

5 劳动教育在焙烤课程中结合方式

5.1 和课程课堂实训结合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十分强调动手能力,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例一般都要达到70%以上,所以课程实训是和劳动教育结合最好的抓手。 在课程实训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理念,给学生传授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训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面包加工技术”这一项目中,在教会学生制作简单的甜面包后, 考核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设计一种有创意的甜面包, 考查学生的产品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2 和课程第二课堂结合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课外作业和社团活动。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落实劳动教育,开展了“实训室开放日”活动,每周三、周五下午定期开放实训室, 学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前往实训室, 进行产品制作, 很多同学还自发形成了“生产-包装-销售”的流水线模式,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的尝试。 另外,烘焙社团也是学生喜欢的社团,学校为烘焙社团提供部分活动经费, 鼓励社团多开展相应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5.3 和课程教学实习结合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每学期都会安排1 周的教学实习时间, 所谓的教学实习就是1 周内由老师安排工作任务,学生按照计划进行训练。为了更好的实现劳动教育, 我们要求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焙烤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 并根据学生最后的产品情况进行打分考核, 并将最后的劳动成果分数作为主要的成绩分数。

5.4 和课程岗前实训结合

焙烤食品的生产有很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暑假,是月饼生产的旺季, 很多月饼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到生产中。为了让学生更早的体验企业生产,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 我们就会安排部分有需求的同学到企业参加月饼的生产,和企业的员工同吃同住,享受同样的待遇。通过1个月左右的岗前实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坚定了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5.5 和课程大赛训练结合

每年焙烤行业都有相关的比赛,如每年的“全国在校生创意西点大赛”“全国在校生面包大赛”等,大赛有其严格的比赛标准, 而且也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 只有付出了足够的劳动, 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比赛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每次获奖,都是辛苦付出的结果。

5.6 和课程顶岗实习结合

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是顶岗实习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会前往自己心仪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此时学生会更加辛苦, 因为企业已经把他们当成正式员工,这个过程中劳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提前培养好学生劳动光荣的思想,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身份的转变。 尤其是烘焙企业,其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开始的前两个月能否坚持,是后期能在烘焙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劳动教育融入到顶岗实习后,烘焙专业学生的实习离职率明显下降。

5.7 和课程成绩考核结合

焙烤课程的成绩考核突破了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采用“平时10%+期中20%+期末20%+劳动教育50%”的计算方式,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占比,课程的劳动教育主要包括 “课程实训30%+教学实习30%+岗前实训40%”三个方面的分数,从分数的比例就不难看出,劳动教育在课程考核中的重要性,这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中。

6 劳动教育和焙烤课程结合的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焙烤课程在融入劳动教育后的效果,将应用该模式培养的20 级食品加工技术班和没有融入劳动教育培养的19 级食品加工技术班的“实训课程优秀率、教学实习优秀率、大赛获奖率、课程成绩优秀率、顶岗实习离职率”进行了对比,通过图1不难看出, 经过课程和劳动教育结合后,20 级食品加工技术班各部分成绩都超过了19 级食品加工技术班,顶岗实习离职率也明显降低,所以劳动教育和焙烤课程的结合是有成效的。

图1 劳动教育加入前后班级实践成绩对比

7 总结

新时代背景下, 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同时焙烤食品行业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培养企业需要、行业认可的优秀毕业生,我们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优化劳动教育的环境,完善劳动教育机制,让正确的劳动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猜你喜欢
顶岗劳动实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热爱劳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