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 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2023-12-07 07:18洪大威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景物建构

洪大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将阅读中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写作中,从而践行运用,逐步掌握各种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筑读写结合课堂,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聚焦景物描写,读写结合

1.抓住特征,浓墨重彩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和会话在学习中十分重要,教师要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任务,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在指导学生参与读写结合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各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抓住特点仿写,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在写写景文的时候,学生可以先阅读精彩的写景类散文,看看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典型特点写出浓墨重彩的美。

学习《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写作会话活动,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把握景物的特征。该活动分三个环节:环节一为互动讨论,学生们说说对“冬天”和其他季节的感觉怎么样,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则和阅读课文有关,学生说说这篇文章如何展现济南冬天的典型特点,和自己的认知是否一致;环节三则要求学生写作,写出某城市的某个季节,注意写出其典型特点。

教师可以设计和景物描写有关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总结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在自主创作中借鉴利用。

2.调动感官,全方位展示

学生在欣赏景物的时候,不仅调动了视觉,还常常会调动听觉、嗅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会话交流,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感受,对照课文说说作者如何表现不同的感官体验,然后参与仿写。

在解读《春》的时候,教师组织了三个与调动感官有关的学习项目。首先让学生围绕课文讨论为何提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作者分别写了春天哪方面的特点,和哪种感官体验有关,是否符合“娃娃、小姑娘、青年”的特点。其次,引导学生分小组活动,观察自己周边的景物,总结分析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不同的感官体验,描写景物。最后,再让学生回到课堂,讨论互动。描写相同景点的学生,可以互动讨论,说说如何评价同伴的作品,找出值得其中自己学习的地方。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感受、交流、仿写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系统,对如何写好写景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融入情感,沁人心脾

写景文常常使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师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会话课堂,让学生先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互动交流,说说自己在欣赏景物时的感受。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解读《济南的冬天》,在探讨交流中找出描写冬天的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让学生探讨一下,作者是否单纯只是为了描写冬天,他为何要加入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学生发现作者用“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等语句赞美冬天,歌颂其中蕴含的生命希望。最后,学生还要试着描写某个季节的自然现象,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通过协作和会对,学生深度解读课文,掌握了写景文的写作方法,在自主写作的时候便会思考如何写出特点、写出变化、写出深厚的情感,让笔下的景物活起来。

二、描写人物,读写结合

1.咀嚼对话语言,判断人物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不要灌输写作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然后将其融入写作中。在指导学生写作人物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看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有什么特点,然后对照课文,看看作品是如何展现人物对话,怎样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的。在这个基础上仿写,写作效果会更好。

如:在解读《老王》的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老王的话语,分析其身份地位。学生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深入讨论,围绕“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提出问题:“老王的职业是什么,他有钱吗?他为何要关心他人是否有钱?”围绕“他只说:‘我不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提出问题:“老王和‘我的地位差别有多大?为何老王死前还想着照顾‘我?”学生发现,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却关心身边的人。此后,教师安排学生自主写作,结合生活经验,看看能否用语言描写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结合生活经验,对比阅读课文,学生发现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语言的内容、方式等各有不同。这样他们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能把握住重点,认识到该如何写好人物语言。

2.辨析动作细节,揣摩人物身份

在学生写人物的时候,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对比分析动作细节,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这些文字对应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结合描写揣摩人物身份。在写作的时候,则要迁移运用,想一下如何将动作转换成文字,表现人物性格。

阅读《背影》的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分析其中的动作细节,并分析揣摩人物身份。学生可以分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语句,发现作者用动作细节展示了父亲竭尽全力的形象。父亲如此努力,为的是给孩子买橘子,这证明他的确爱孩子。这样的描写表现了日常生活中朴素而真挚的关爱,符合父亲的形象。此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写作,通过动作细节描写老师、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等不同身份的人。

在细节描写中,学生发现,人物的身份不同,举止动作会有细微的差别,而这些正是写作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借助对细节的描写,才能让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进入心理世界,分析人物性格

在学生进行心理细节描写的时候,教师也要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结合自身的感受,通过不同的心理细节描写表现相应的人格。在写作的时候要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背影》,可揣摩父亲送别时的内心活动。学生可以围绕两个问题深入探讨:一、父亲为何要反复关照茶房照顾“我”,从中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人格特点?二、为何不直接写父亲对“我”的关爱,而要用买橘子这种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达?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认识到父亲是个性格内敛的人,他虽然爱孩子,想和孩子搞好关系,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表达,只能默默地用行动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写作,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揣摩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求,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掌握写人的方法。

三、基于事件发展,读写结合

1.陈述事件起因,做好铺垫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理解,然后结合读到的文章,总结写作方法,生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再进行创作。在写作叙事类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先阅读范文,看看作品如何陈述事件起因,运用了哪些铺垫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思写作,呈现出出人意料,同时又能引出下文的作品。

学生阅读《社戏》时,教师先安排学生阅读文章的开头,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学生总结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我”想要去看社戏。此后,教师让他们结合题目,猜想故事后续会如何写,然后对照课文看看有哪些出人意料的地方。

教师可以让学生互动讨论,围绕同一件事,说说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能否写出不同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写作能够让开头变得更有新意,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2.渲染事件高潮,营造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猜读活动,在快读到高潮的时候停下来,猜一下高潮会是什么,然后对照课文,看看彼此的想法是否一致。这种方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课文高潮的与众不同之处。此后再自主写作,效果就更好。

在学生解读《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总结事情的起因:“英雄好汉想要劫富济贫,抢夺生辰纲。”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后续可能发生什么事。学生的猜想大致分两个方向:一些学生认为好汉会直接抢夺。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他们会使用计谋。在解读文章后,学生发现作者不仅写了好汉用计谋夺取生辰纲,还写了守护生辰纲的杨志十分谨慎的性格。好几次眼看计谋要成功,却被杨志破坏了,这样就将气氛烘托到顶点,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要探究结果,想要知道英雄们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是否成功骗过了杨志。在阅读中,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不断制造意外来烘托气氛,此后可以在写作时借鉴利用。

在猜读的过程中,学生有了真听真看真感受,他们把自己当成当事人,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高潮。在学生自主写作的时候,教师也要引导他们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能更好地烘托作品的气氛,提升习作的质量和水平。

3.交代事件结果,揭示哲理

在写结局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说说自己在该事件中获得了哪些感受,看看作者的观点是否与自己一致,思考作者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引出人生哲理。在自主写作的时候,学生也要试着在交代事情结果的基础上写出文章深刻的内涵。

结合《范进中举》的结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否单纯只是为了写范进太开心了,结果发疯,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发现,作者的真正目的是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范进在中举之前,人们对他不理睬,就连岳父对他的态度都不好。但是在中举后,人人都来巴结他了。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现象,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可先叙述该事件,然后在结尾处升华。

学生在学写叙事文的时候,在阅读中唤醒生活经验,与主人公形成共鸣,能更深入地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在自主寫作的时候,他们能借鉴迁移,挖掘出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写出人生感悟。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参与读写结合的活动,让他们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知识,在同化、顺应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这样就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自主建构学习中全面掌握读写方法,提升自主解读作品的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表达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景物建构
四时景物皆成趣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写写冬天的景物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景物描写要准确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