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佳
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具有审美性、时代性的作品,往往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鉴赏作品,掌握评鉴文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艺术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写作,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人性的光芒,从而提升读写能力。
一、设计评鉴任务,明确目的
1.针对性,结合不同评鉴文本
在组织学生评鉴文本的时候,教师要结合语言表达的关键点,有目的地设计评鉴任务,让学生在评鉴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吸收语言知识,掌握表达技巧。这样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建构能力。
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可设计不同的评鉴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写作活动。散文类作品的特点是语言丰富多彩,文章结构多变,充满了情感,所以,评鉴可以围绕这三点展开。在阅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作品中的好词好句,分析其用法;再用思维导图画出文章结构;最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写作活动中,可以安排他们撰写评论文章。阅读小说类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情节丰富、人物特点鲜明这两点设计任务。如,阅读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可以安排学生鉴赏作品中的人物细节描写,并分析情节有哪些一波三折的地方。在设计写作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人物特点和情节留白处进行补写、续写。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评鉴任务。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任务类别,这样能让任务设计更有针对性,使得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2.聚焦性,设计核心和子任务
聚焦性指的是设计评鉴任务的时候,要先设计一个主任务,然后围绕这个主任务设计一系列子任务,让各种任务环环相扣,逐步提升学生的读写综合素养。
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场景,表达情感,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评鉴任务的时候,就要将这个作为主任务,并安排三个子任务。任务一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优美的词句,并用批注法标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该活动让学生鉴赏语言,并尝试撰写评论性文字。任务二要求学生分小组活动,围绕修辞手法、情感线索等关键点,深入探讨,并撰写小报告。该任务给学生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机会。任务三则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安排他们参与到自主写作活动中。学生要结合自己掌握的写作手法,写作一篇散文,写优美的景物,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这组任务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紧密围绕主任务展开,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并进行迁移运用。
在安排聚焦性评鉴任务的时候,可以设计通读全文、精读探究、拓展练习等活动,并在每一环节中都融入写作活动。这样能更好地完善读写结合的课程,优化教学效果。
3.相互性,关注阅读写作能力提升
相互性指的是在设计评鉴任务的时候要注重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结合,关注它们的相互作用。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积累和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而写作则是运用和迁移的过程,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升读写水平。
在品读《祝福》的时候,可以在设计阅读任务的时候加入一些和写作有关的活动。如,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试着填补作品的空白处,想象祥林嫂遭遇苦难的时候内心的感受,试着写一下。在写作的环节中也要将阅读融入进去。如在指导学生写微小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分析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该小说想要表达什么主题,读者是否能读懂这个主题。问题二:人物形象是否丰满,故事情节是否生动,读者是否会有继续阅读的欲望。带着读者意识写作,学生的感悟就会更深刻,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好。这样的任务,充分体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促使学生的素养综合提升。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借鉴写作。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又要激发他们的读者意识,让他们思考怎样提升写作能力。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实现读写活动的相辅相成。
二、拓展评鉴资源,内容丰富
1.纵向拓展,融合教材内容
在设计评鉴文本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拓展教学资源。纵向拓展指的是打破年级的局限性,将高中课本中相关的课文整合在一起,并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这样能融合教材,让学生温故知新,有助于他们整合知识。
在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整合课本,将《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等若干教材中的诗歌都整合在一起,然后设计相关的任务群。任务一,要求学生回顾自己此前学过的诗歌,找出其中的意象,并总结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任务二,要求学生结合当前所学的课文,从中找出更多意象,看看是否丰富了意象的内涵。任务三,在上述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要试着写评论文章,说说在古诗词中为何要使用意象,意象代表的象征意義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作者在选择意象的时候是否会加入自己的独特想法。任务四,在了解古人的创作风格后,让他们试着创作诗歌。学生可以选择创作现代诗或古体诗,并融入有新意的意象。
在纵向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一下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对照当前学习的内容,看看有哪些新的知识点。在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参与写作活动。
2.横向拓展,鼓励课外阅读
横向拓展指的是按照某个主题,从课内到课外拓展课堂学习的外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困扰,在课后参与主题探索活动,并撰写小论文,总结学习收获。
在阅读《窦娥冤》《哈姆莱特》《雷雨》这个单元的时候,有学生想要了解中西方戏剧的异同点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依靠课内资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一方面,学生可以搜索更多中西方戏剧作品,阅读并对比,分析它们有什么异同之处。另一方面,可以上网搜索一些文艺理论、文艺评论方面的书籍,看看评论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此后,他们可以参与小组互动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分享个性化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撰写评论文章,并分享交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自主学习,通过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得更多信息。学生还可以一边阅读、写作,一边利用互联网交流互动,这样就构建了动态的学习过程。
三、优化评鉴策略,提升综合能力
1.品析美感,写出韵味
在高中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文质兼美,只有深入品读才能够体会到作品的独特魅力。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品味作品的语言美,进而激发自主创作的兴趣。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作品,或者写作鉴赏文,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撰写审美赏析类文章,评价文章中各种美的表达方式。教师首先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中塑造了不少人物,为何每一个人物都让人感觉栩栩如生呢,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的呢?”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写赏析文的时候找到切入点,从多种角度入手找出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细节,并进行分析。学生品读了这样一段文字,发现作者在不经意间就写出了人物的典型特点,并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也融入细节中,这样足以看出作者的写作功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赏析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韵美,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写作活动,就能将掌握的写作方法在内化后运用到自主创作中。
2.纵横比较,写出深度
纵横比较也是文本评价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同文对比,在对比中鉴赏人物,看到人物形象的变化;此外还可以进行不同文章之间的对比,这样能更好地看到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写鉴赏评价文,将对比分析的结果写进去,写出深度。
在学习《祝福》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撰写评论性文字,将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对比分析中,写出深度。教师应引导能力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对比方法,如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先从同文对比开始,学生在写作中找出《祝福》里描写祥林嫂的文字,然后对比其外貌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更复杂的对比分析,将鲁迅创作的其他文章和《祝福》对比,说说作者喜欢刻画怎样的人物,展现怎样的主题思想。阅读能力更强的学生还可以进行难度更大的对比,例如可以将契诃夫的《苦恼》和《祝福》放在一起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的时代性,并看到这两部作品都展现了病态的社会,体现出了对时代的反思。学生发现这样写作能让评论文变得更有深度,能体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思考。
在纵横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对比分析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然后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撰写个人评论性文字以外,还可以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写作,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写下来。
3.发散思维,写出广度
在学生品鉴文本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鉴赏,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生发出很多新的问题,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图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写作鉴赏类文章,学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生发出新观点,进而写出思路更广的文章。
在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时,教师引导他们撰写评论性文章:“在写评论文的时候,大家常常围绕主人公的形象进行分析,这样的评论文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大家能否发散思维,从文化等其他角度入手创作呢?”这给了学生以提示,如有学生以海洋文化入手写作,思考在《老人与海》中有哪些地方体现出了海洋文化。学生在作品中特别提到了大马林鱼,这是老人面对的竞争对手,大海是鱼的故乡,所以占有先天优势,而老人则毫不示弱,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他在脱水缺粮的情况下和马林鱼搏斗,最后战胜了困难。此外,学生还写到了鲨鱼,并将其比喻成海洋中的破坏力量,鲨鱼充当了侵略者的角色,在老人处于劣势的时候进行攻击,而老人丝毫不妥协,展现出了誓死不屈的精神。学生在作品中提出了中心论点,认为这篇文章表现出了誓死不屈的精神,展现了海洋文化。这样写作视野更广,作品也更有可读性。
若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讨论,围绕某些专题展开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写出观点更新颖的文章。在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其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如运用批注的方法,将自己的观点标注在文章中;又如利用拓展阅读的方法,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看看能否支持自己的观点;提升发散和聚敛思维的能力。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鉴赏活动,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提升鉴赏和写作能力。在撰写鉴赏文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发散思维方法,运用比较等方式辅助阅读,进而在读写结合中全面提高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