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远程探视系统在老年肿瘤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2023-12-07 11:55王雪敬邓宝凤罗昌春赵玉荣张爱军刘海荣赵艳梅
实用老年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远程家属量表

王雪敬 邓宝凤 罗昌春 赵玉荣 张爱军 刘海荣 赵艳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突如其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1]。医院作为交叉感染的重点区域,采取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3],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对住院病人严格执行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肿瘤病人由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恐惧、抑郁、焦虑、孤独等,加上住院期间病人难以获得家庭足够的关怀和照顾,更加容易引发负性情绪,而家属也无法及时获得病人信息,病人和家庭之间的需求无法满足,易引发医患纠纷,对病人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在一项关于肿瘤病人家属需求指标构建的德尔菲法研究中,构建的7个一级条目之一就是探视病人,建议肿瘤病人家属能按需探视病人,探视方式可为视频探视、电话探视等[4]。我院肿瘤病房收治了大量罹患肿瘤的高龄病人,探视需求量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满足病人和家属的探视需求,我院使用远程探视系统,实现医-患-家属之间的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10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病房住院的病人92例,男61例,女31例,年龄60~90岁,平均(73.80±8.54)岁。纳入标准:年龄≥60岁;住院时间≥7 d,无家属陪护;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能与家属视频通话的病人及有探视需求的病人家属;可配合完成各项问卷调查。排除标准:合并精神性疾病或智力障碍无法沟通交流者;病人配偶同住肿瘤病房。参加本研究的病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远程探视方法 医师评估病人病情,病情允许家属进行远程探视,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指导病人家属安装welink,并完成首次登陆操作。在约定的探视时间,护士在病房使用远程探视设备呼叫病人家属,家属使用App进行远程探视,探视过程中医护人员加入,对病人的治疗、护理以及病人和家属的需求、疑问等问题直接沟通解决。探视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及家属隐私,完成3次远程探视后,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探视效果评价。

1.3 评价指标与工具

1.3.1 认知功能评估:采用MMSE[5]评定病人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5各维度,总分30分,24~26分为轻度认知损伤,27~30分为认知正常(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24分为正常,小学≥ 20分为正常,文盲≥17分为正常),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0。

1.3.2 自理能力评估:采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Barthel指数)[6]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条目,根据各项得分累加总分判定自理能力,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

1.3.3 心理状态评估:(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估病人近1周的焦虑主观感受,该量表含20个条目,50分为焦虑临界值,得分越高即焦虑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82,信效度良好。(2)采用简化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8]评估病人抑郁状态,该量表共15个条目,包括老年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退缩、痛苦想法等,量表总分为15 分,得分≥5分表明存在抑郁。该量表在中国老年人中应用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76,重测信度系数为0.71。

1.3.4 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共7个条目,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障碍越严重[9];同时观察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

1.3.5 在远程探视前和完成3次远程探视后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调查,并对病人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探视前后病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远程探视前、后病人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探视前后病人MMSE、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M(Q1,Q3),分,n=92]

2.2 探视前后病人心理状态比较 远程探视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与探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探视前后病人SAS和GDS-15评分比较[M(Q1,Q3),分,n=92]

2.3 探视前后病人睡眠质量比较 远程探视后病人入睡前潜伏期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延长,且PSQI评分明显降低,与探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探视前后病人睡眠质量指标比较[M(Q1,Q3),n=92]

2.4 探视前后病人家属满意度比较 远程探视后病人家属满意度高于探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对远程探视方式解决疫情期间的探视问题以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方面,88例(95.56%)病人家属表示非常满意;对远程探视系统操作的快捷性方面,76例(82.61%)病人家属表示非常满意;对远程探视系统屏幕的清晰度、增进家属和病人感情、节省私人时间、减少外出(交叉)感染的机会、心理安慰作用、医护人员的耐心服务、总体服务等方面,92例(100%)病人家属均表示非常满意。

表4 探视前后病人家属满意度比较(n,%,n=92)

3 讨论

肿瘤病人病程长,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医疗费用高,预后较差,加之入院后因环境变化等原因病人心理负担加重,往往会发生抑郁、认知障碍等,容易导致睡眠障碍[10-11]。限制或禁止家属到院探视,对病人和家属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巨大障碍,尤其是对肿瘤病人及其家属来说,能在一起相处和沟通交流的时刻是非常珍贵的。临床医护人员应最大程度的满足住院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让病人及家属充分体会到隔离的只是病毒,而非关爱。让病人和家属保持沟通和交流,病人倾诉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家属鼓励与开导,对缓解病人的负面情绪有积极作用,医护的介入使病人及家属也能感受到医护团队的重视和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次远程探视后病人的PSQI、SAS、GDS-15评分均较探视前下降(P<0.01),表明远程探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2-14],分析原因认为,家属通过视频连线可给病人带来生活丰富、情感满足的感受,是一种有效的家庭支持。因此,远程视频探视服务能有效降低老年肿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在预防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中起着积极作用。

老年病人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本研究通过远程探视系统帮助病人和家属解决不能到院直接探视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即可实现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同时进行沟通与交流,直接沟通解决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以及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和疑问等问题,有利于平复病人情绪。“云探视”不受地域、时间以及探视人员数量的限制,让家属探视更具灵活性,在疫情期间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家属探视需求,使病人与家属沟通更加有效,提高了探视效率和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远程探视系统完成探视需求后病人家属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1),家属对该远程探视系统的评价较高,认为其解决了新冠感染期间的探视难题,减少了外出时间,降低了探视成本和交叉感染的概率,这与张建凤等[15]研究一致,“云探视”满足病人与家属的情感交流,家属更加放心病人在医院的治疗和安全,内心得到安慰,而病人在家属的关爱和鼓励下也更容易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康复。因此,远程探视有利于病人与家人的交流,减少其孤独寂寞感,在家属鼓励下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度,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6-18]。远程探视系统提供探视服务不仅能提升医院服务满意度,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医院使用远程探视系统满足病人及家属的探视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在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远程探视系统适宜在疫情期间或传染性病房推广。

猜你喜欢
远程家属量表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远程诈骗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