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评价的行动逻辑与改革动向
——以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为例

2023-12-06 10:44莉,王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评价

尤 莉,王 瑞

(河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3)

一、研究背景

学科评价是指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系统衡量某一时间段内学科建设水平的实践。它是把握学科发展水平与态势、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机制。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创我国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新篇章。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建设高校成效评价,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评价和协调。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2021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要求各高校进行多元多维评价,开展自我评估、周期成效评价,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等。[2]

伴随着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活动的深入,我国学科评价的政策经验也逐渐走向丰富。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高校自评时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分别是“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3]这三个维度不仅重视高校对当下水平的评价,而且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还重视对长期发展潜力的评价,目的就是推进建设高校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下一轮“双一流”在建高校成效评价和遴选新晋高校的重要依据,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学科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然而,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受制于自身战略思维局限性、评价经验匮乏和制度体系不完整,往往忽视对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学科评价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科发展状况。这突出表现在:(1)缺乏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发展现状,尤其是国际可比性指标对比,限制了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2)缺乏对建设周期成果增量和发展速度的科学比较,制约了高校对一流学科水平变化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科建设导向的错位和学科生态的失衡;(3)缺乏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查,弱化了学科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条件,制约了高校对一流学科前瞻性布局的步伐。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明确提出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

本研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评价行动逻辑与改革动向。教育部于2018年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并基于此凝聚共识、开展多样化交叉领域的学科探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跨学科专业,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我国也急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在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中明确表达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优秀博士生的迫切需求。[4]由此可见,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无法估量,其对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产生的重要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评价为各高校建设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一定的重点考察方向与提升对策的相关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在促进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2年颁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5]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探索我国样本高校与世界同类院校和学科建设成效的国际差异。

通过2017-2021年近5年发展数据,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评估结果,首先筛选B类(B+、B、B-)、A类(A+、A、A-)学科的上榜高校,然后比对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筛选出三者的共有名单,共计25所样本高校(表1)。其中,A+档3所,A档5所,A-档7所,B+档7所,B档3所,无B-高校。这些样本高校不仅是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在世界知名排行榜中的上榜院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表1 共有名单中样本高校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挡位及排名情况

本研究以“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理论框架,充分挖掘我国25所高校学科发展数据,为更多院校提供治理思路与经验借鉴。从创新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详细阐述样本高校的发展优势和差距,科学确定学科发展阶段,加快在相关领域方向冲击世界一流前列。(2)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相结合,对中外学科排名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为我国学科政策调整优化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国际视野。(3)尝试推进现有学科评估范式,突破对单一指标集合的盲目追求,逐步形成监测、改进和评价的评价模式,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学科政策和实践逐步走向多元、整体、长远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调建设成效评价要遵循“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6]本文结合中外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数据,选取同类学科高校进行整体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察。排名数据的海量信息有助于衡量学科发展状态,全面了解同类学科的科研产出、科研声誉和科研环境,比较高校建设的整体状况,为我国政府和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科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提供充分的信息。为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以及代表“世界一流”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数据(GRA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数据共3个数据库。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在2016年4月展开,主要目的为了帮助评估高校了解学科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完善我国学科资源配置体系和管理制度。这是改革开放后在国家重点学科制度不断演化而来的学科评估制度。评估结果按照分档形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 ~5%为A(不含2%,下同),5% ~10%为A-,10% ~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数据库(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简称GRAS)首次发布于2016年,数据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该数据库每年容纳全球4000余所大学学科数据,文献数据来自于Web o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评价指标包括学科国际权威奖项、学科顶尖论文、学科论文质量、学科国际合作、教师获权威奖项数五个方面。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数据库(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大学排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数据首次公布501-800名的大学,2018年后扩大范围至1000名。评价指标包含校友获奖、教师获奖、高被引科学家、N&S论文、国际论文、师均表现等六个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在教师获奖、校友获奖方面2项指标均无突破,故仅统计4项指标。

三、研究内容

(一)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在“双一流”建设之初,提出要“到2020年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阶段性目标。近5年,一批“领军者”不断涌现,更多高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无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科排名或是高校排名,不同档位高校的发展都显著超越历史同期,国际可比指标的进步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展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雄厚实力。A档高校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稳居前列,B档高校如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都向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彰显了中国力量。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GRAS)指标体系中,25所高校学科进步明显(表2)。2017年,排名前50名的高校仅有5所,2021年大幅提升到16所,占比从20%攀升到64%,学科整体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变化。2017年A档(A+、A、A-)排名在200名之前,B+档在150名之前,B档在400名之前均有分布。伴随质量提升,2018和2019年学科整体排名不断提升,排名150名之前的学校数量迅速提升。2020、2021年之后,25所高校学科均进入150名之前,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21年,A+、A档高校均在75名之前,A-和B档高校均在100名之前,B+档高校也稳定在150名之前。

表2 2017年-2021年不同档位高校在GRAS和ARWU中整体表现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ARWU)指标体系中,25所高校整体都呈现跨越式发展(表3)。2017年,25所高校在600名之前均有分布,到2020年25所高校于均进入前400名。特别是,前100名的高校数量增幅最为明显,提升了5倍;前200名的数量提升了1.375倍,从2017年的8所增加到2021年的19所,分别是A+档1所、A档5所、B+档4所、A-档7所、B档2所。

表3 2017年-2021年不同档位高校在GRAS中的成长提升及发展动态

一流学科发展与大学整体发展趋势一致,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了高校整体实力提升。这也是我国在新一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的重要原因,二者“殊途同归”。纵观我国70年波澜壮阔的学科结构改革历史,一流学科发展与高校整体发展相互映衬,共生共荣。1949年至1983年,我国学科是基于知识的分类来进行管理,高校的学科设置多以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来体现。1983年至2015年,政府通过学科目录来进行管理,包括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学科评估等,高校也在国家实施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中迅速成长。[7]2015年至今,我国进入到双一流学科建设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培育交叉学科,拓展学科集群优势,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跨越式增长。然而,在第一轮建设中,一些建设高校对特色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将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标榜为身份和层次,缺乏内涵式建设,加剧了学科科类分布结构固化、学科发展模式缺乏灵活性,学科与产业行业融合不足等问题。为此,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第二轮建设明确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是避免高校层次固化。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一流的重点在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必须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

(二)成长提升度

根据发展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相关文献研究,学科成长提升度多用年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简称CAGR)来呈现。相较于年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更能说明数值增长或变迁的潜力和预期。[8]CAGR通过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次方根求得,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下同)。2017-2021年期间,25所高校和学科都发生较大进步,但成长增量和发展速度不一致。A档高校虽然基于前期基础,在绝对体量占据优势,但并不在所有指标上都超过B档高校。A档高校也存在相对大学排名滞后的指标。同样,B档高校在某一时间点上,也存在超过A档高校的指标。各高校通过在有关领域、方向的重点突破,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GRAS)指标体系中(表3),重要期刊论文数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CAGR-1.12% -2.17%),论文标准化影响力发展迅猛(CAGR 5.02% -6.44%),国际合作论文比例小幅波动增长(CAGR 1.62%-2.49%)。虽然,顶尖期刊论文数得分平均值最低为40.06,但顶尖期刊论文数增速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7%。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ARWU)指标体系中(表4),高被引学者、N&S论文、国际论文、师均表现4项指标数据均有不同程度提升。2017-2021年,高被引学者在四项指标中的提升幅度最高(CAGR14.63-25.12%),高被引学者的五年得分均值为20.01;N&S论文的得分均值为11.59,远小于其他4个维度,在五年中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高被引学者之后(CAGR 19.98%)。与之相反,国际论文得分均值较低,仅为50.00左右,远低于国际同类院校70.00均值水平。同时,师均表现也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年度复合增长率最低(CAGR0.06-1.74%),不同档位高校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0.82%,即是最高B档也仅为1.74%,最低B+档甚至不足0.06%,亟待关注。

不难发现,重要期刊论文数、论文标准化影响力方面的优势突出,但国际论文和师均表现不尽人意,合作意识不足、合作范围狭小、合作层次较低,知识创新网络增长缓慢。从制约因素看,在资源配置、人事聘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的政策尚不完善,对高层次成果创新还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这些因素正成为限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不利于形成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为此,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基层学术组织凝聚力,建立健全配套的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性。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特征和标准。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潜力。[9]

2017-2021年期间,25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整体排名都发生较大进步,但发展战略各有重点。对于发展水平较高且学科发展更为成熟的A档高校,由于拥有较为完善的结构布局,资源投入力度、平台建设数量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都高于B档高校,发展重点多放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方向方面。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战略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具影响力“国之重器”。这些高校加大科研生产力的本土化改革,加快建立从“闭合”到“开放”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着力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

B档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转型方面,作用愈加显著。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通过持续更新学科知识、改革创新组织结构、发挥服务地方功能,不断优化与其所在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郑州大学按照“一流引领、梯次发展、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和“学科有基础、河南有需要、区域有资源”的原则,遵循学术发展趋势与教育发展规律构建校内梯度学科体系,一方面加大对优势学科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的支持力度,打开社会服务的大门,提高学科评价的多元维度;另一方面,关注弱势学科发展,避免把资源都投入到“有用学科”方面,极大改善学校内部发展不公平和不均衡状态。

在“破五唯”背景下,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开展综合改革,为冲击世界一流创造政策制度环境。然而,部分高校内部依然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够精准、职能不够清晰、办事审批流程繁琐、行政化色彩浓厚等管理问题,[10]影响了一流学科治理结构和效率,并由此而导致的学科类型固化、发展体制官僚化、学科产业融合低、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不顺畅等问题。面向未来,政府和高校应依据科类分布、区域分布、层次分布以及行业产业发展关系进行协同创新,围绕人才培养从协同规划、协同机制和协同内容方面鼓励培育创新团队和吸纳创新人才,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取得了巨大成就,25所高校的发展印证了这点。无论是一流学科还是高校整体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数据都充分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行列,为我国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守正创新,我国高校需要在以往成绩和宝贵经验基础上,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特色一流、坚持服务国家的战略导向不动摇,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

遵循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的基本逻辑,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优势。任何一个学科发展都具有内生的体制性逻辑。双一流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学科结构调整、优化和演进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裂变”分化“和“更新”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至今,政府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学科目录不断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目录和管理的体制性壁垒,有力推动跨学科和学科交叉。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例,一批一流学科建设正成为政府引导高校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体现出政府宏观管理权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统一,彰显了我国学科管理制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从有组织科研角度说,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保障一流学科建制化、成体系化的根本原因,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群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科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同步和适度超前程度。展望2035年,我国政府和高校要积极瞄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集群发展”的远景目标,[11]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优势,妥善处理好学科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包括学科规范性管理与市场需求多变的分歧,解决跨学科、交叉学科和开放学科的边界与融合,增强学科的设置、水平、口径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匹配程度,厘清学科划分过细、科目过窄等问题,促进一流学科与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的契合性。

秉持新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内外部同构共生,构建多主体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从知识生产角度来说,知识创新网络往往与一流学科发展密切相关。在知识生产模式不断更新迭代的情况下,传统的以学术为逻辑导向的学术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已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生产模式,这是知识生产模式I向知识生产模式II的内涵转变,也是我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同质向异质、封闭向协同的高质量转型。面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按照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合作生产者”,完善政校企研产“五位一体”关系。政府是推动学科建设的主导力量,要进一步厘清中央和地方权责,中央政府发挥统筹职能,地方政府为区域内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条件保障。高校是学科建设的主体,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来构建学科发展格局,深入融合而不是浅层交流,协调资源而不是单兵作战,整合观念而不是相互抵触,真正形成学术合作的“一盘大棋”。二级学院是学科建设的具体落实主体,要明确“院办校”关系,厘清学校层面与二级学院的关系,扩大一流学科所在的二级学院对人、财、物等办学资源的统筹配置权。以“大部制”调整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加大基础学科等学科布局。通过构建独立稳定、灵活分散、辅助协同、开放合作的跨学科组织形态,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师资交流、资金支持、信息沟通等要素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重塑,促进学术研究和应用导向不断融合,提升知识生产的迭代速度。

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关系,合理使用竞争性评估指标。合理使用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为高校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和优质生源,促进高校间良性竞争。当然,要注意国内外评价指标的差异性,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关系,合理使用竞争性评估指标。立足中国大地,办好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理性使用国外学科指标的诊断与服务功能。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反映不同类型学科的特征,在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和方法上凸显特色。要关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简单的量化排名,而是对学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长远考量。同时,学科建设评价问题,不仅是高校内部问题,还牵涉到优质的学科资源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评价。健全区域之间和内部高校的学科联盟,促进资格审查、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运用方面一致性,形成竞争有序的人才流动和要素市场,加强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东中西部高校合作互助。面向未来,高校在一流学科评价中要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导向”。把握学科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特色和高质量发展,而不是困于纷纷复杂的各类指标体系中,过分强调差异性和特殊性而歧路亡羊。唯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优先性必将不断凸显。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评价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