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 要]现如今,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变革,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将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当前,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培养出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具有大数据素养的会计专业人才。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发展背景,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析高职会计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会计;课程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72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8-0221-03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动力。数字经济时代涌现出很多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给企业商业模式和财务管理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新技术使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业财融合[2]、财务共享服务[3]、人工智能会计[4]等不断赋予会计职业新内涵,同时加快推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急需转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5]。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对应企业市场实际会计人才需求,以及企业财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境与任务相融合,重构课程体系,能够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等方面的突破,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6]。
1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1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业财融合要求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会计核算课程处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收支核算、编制分录、填写报表等传统财务工作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基础性的财务工作将会被财务机器人替代完成。会计人员必须做出更复杂、更灵活的决策与控制行为,才能免于被机器取代。“数智”时代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业财融合思维,能够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而高职会计专业对业财融合、大数据财务分析等时代所需要的相关知识重视程度较低,会计课程内容仍然聚焦于传统业务处理流程与处理方式,没有结合新业态要求和新技术应用更新课程内容,逐渐与时代脱离。同时,传统的会计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关联性,并未与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相结合,在此情况下,学生盲目地了解与学习会计内容,很难满足企业当下的人才需求,无法适应业财融合下的就业环境。
1.2 课程设置未能精准对接“1+X”证书
现如今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呈现纵向单进程,但横向封闭的特点,与“1+X”证书培训内容处于并行的状态。单门课程的内容与“1+X”证书的内容无法完全对应,一种证书包含着多门课程的内容。而多门课程时间前后衔接不紧凑,内容也不连续,知识点重复叠加、碎片化,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学生即使修完多门课程,仍然会存在无法取得证书的情况。会计专业证书一般分为初、中、高3个等级,随着技能等级的提高,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也不断增加。整体涉及知识点的难度呈螺旋式增长,形成梯度化的体系结构。目前的教学课程很多都安排在某一学期,学完即止,知识点没有进行深化与拓展,未与会计专业证书的考核等级相对应,未实现阶梯式推进,不利于学生进一步逐级获取证书。
1.3 课程设置欠缺职业能力培养框架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带来了新技术与新力量。技术环境的转变带动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企业对财务会计人員的数字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更需要分析型、管理型、决策型以及创新型的综合型财会人才。针对这样的人才需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职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虽逐渐明晰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但缺乏系统与完整的职业素养能力培养框架来指引高职院校科学建立相关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按照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探索与变革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培养框架,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1.4 课程体系缺少信息化课程
“数智”时代,手工记账会计工作大大减少,财务人员更多依赖财务软件来完成财务核算工作。高职院校一般设置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多为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较少涉及业财融合、智能财税以及财务数字化等前沿信息化课程。即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这些课程,但还在初步阶段,不够完善。在信息化课程的安排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以会计理论实务为主,信息化实训课程基本是配合理论课而开设,学生只是大致了解简单的操作流程,无法熟练且深入地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技巧,更无法实现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良好对接。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新业态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只开设了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本无法为智能型财会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支持。
2 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强化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财务岗位工作变得更加简便、高效且合规。“数智”时代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会计处理能力、涉税处理能力以及执行、控制与决策能力。为了满足这样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重新构建适应当前时代特点的课程体系。
“数智”时代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水平,通过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会计行业发展的瓶颈,实现了财务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新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会计人才。
当前,我国会计人力资本呈现金字塔状,会计核算型人才供给过剩,而时代所需的现代管理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会计人员的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核算方面,难以承担计划控制、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等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工作。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在《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中提到,“未来5年将增加需求的工作”中前4名均为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战略管理相关的工作种类,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会计职业则列为“未来5年减少需求的工作”的第4位。因而,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人力资本的升级将会重新定位财会人员的能力需求。基于新的能力需求,高职院校要重新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满足这些需求。
3 数字经济发展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策略
3.1 体现业财融合特点
基于大数据时代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应当具有业财融合思维。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体现业财融合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以及能够适应业财融合大环境等诸多能力。首先,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应当梳理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优化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课程,将云会计、共享会计等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与理解大数据技术,将财务技能与新的经济业务相联系,学会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财务问题。
其次,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考虑业务与财务相结合,培养学生业财一体化模式应用能力,增强综合管理能力。会计工作内容源于业务活动,将业务流程融入财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企业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应当探索新业态下的实训实践课程,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接近实际工作任务,适应职业的时代发展变化。学生通过业财一体化的实训课程,能学习到专业技能,打破原有课堂中只有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工作技能的局限性,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精准对接“1+X”证书
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融合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1+X”证书各技能等级所对应的知识结构与内容,优化和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或者将以往年度“1+X”的考试科目作为独立课程增加至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了突出课程的科学性,课程内容中要重点增加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的知识,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设平台实训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完成财务数字化处理工作,以及胜任财务数字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例如,在现有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中融入“1+X”财务数字化培训证书内容。课程以企业的业务、财务、税务、资金四大板块的财务数字化工作为依据,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了解独立核算模式、集中核算模式以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学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开展工作,助力学生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
3.3 融入职业能力培养框架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会计职业发展方向发生重大变化。高职院校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以会计职业发展新需求、新方向为导向,建立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框架。一般而言,依据会计专业人才要求,会計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基本的职业素质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而言,基本专业课程可以帮助会计专业学生了解并掌握完成实际工作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基本专业课程应当根据现有企业会计岗位要求,由企业专家指导与参与学习任务内容的制定,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真实的工作体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会计岗位职业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尤为重要。因此,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会计职业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清廉正直等职业素养,课程内容应当深入挖掘相关思政要素,设计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优秀会计人才。另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通过开设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创新创业实务等课程,同时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4 融入前沿信息化课程
高职院校可通过与财税行业中有引领和示范能力的财税服务产业公司、技术专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搭建智慧财经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会计课程体系与前沿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充分融合,提升现代智能化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课程中引入财务外包和代理记账真实业务,再现真实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建设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基础,以企业实际业务为内涵,以新兴技术手段为辅助的会计专业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带给会计人员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会。会计工作岗位内容的更新与变化,也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培养新型会计人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使课程具有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特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可同全国优秀的线上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探索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在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下,为了满足数智化时代的会计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在重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业财融合特点,精准对接“1+X”证书,融入前沿信息化课程,制定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框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顺应会计专业发展趋势,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时代性、有效性,全力培养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余云宜.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会计师,2021(14):104-105.
[2]张月兰,魏海通,沙莹莹.业财融合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营销界,2020(33):143-145.
[3]李玉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会计,2021(2):185-186.
[4]韩飞飞.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1(12):88-89.
[5]曾海燕.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创建的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3):83-85.
[6]郭双双,王丹.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2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