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06 19:42:50杨小燕,廖清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

杨小燕,廖清远

[摘 要]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高校需要从思想层面建立大数据思维,从管理层面完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采集和清洗技术为高校全面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运用大数据全面数据化的运行模式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完成预算绩效考核评价。高校通过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自动化管理,提高高校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益,保障财政资金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大数据思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39

[中图分类号]F812.3;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8-0120-03

0     引 言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出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提出建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下达和控制,对绩效管理实施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形成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为贯彻落实《意见》,教育部在2019年就高校如何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要求高校实施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提出加快建立与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互通互享。大数据技术在财会领域的不断应用成为实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力支撑,并有效推进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高校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益,保障财政资金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意识薄弱

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目前,我国仍未制定具体的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各高校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普遍未成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未制定详细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1]。高校管理部门认为高校的每笔财政资金和业务支出都应该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尚未形成较为科学和适合高校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高校全面预算编制工作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流程,首先由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具体预算金额,再由财务部门负责汇总调整,最后形成整体的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关注的是相关业务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之内、能否顺利报销,对于业务支出的必要性和投入产出指标的合理性、效益性并不关心,完全交由财务部门控制和管理,缺乏对全面预算绩效的系统性考核评价,导致预算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业务支出重复等现象时有发生。

1.2   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

随着国家逐年增加高校财政资金的投入,高校的经济业务日趋增多,也呈现出复杂化趋势,高校的财务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管理型”,其中预算绩效管理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则成为该项工作的重要源头。但由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各高校预算的编制往往在年初或前年年底进行,仅仅考虑来年各项业务的收支情况,不会考虑高校长期发展目标和近几年的发展规划,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不具有前瞻性;高校的主要产出是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人才,绩效目标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术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设置,目标度量较为复杂,且目标的设置受人为主观影响程度较大,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往往不具有合理性。目前,高校的預算编制和绩效管理仍然是财务部门的任务,财务部门人员对专业、课程、师资、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缺乏深入的了解,考虑不周全、不全面,制定的预算绩效目标不具有全面性。

1.3   缺乏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财务信息化还处于建设阶段,存在多个独立的业务平台,学校财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多平台尚未完全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缺乏一体化的预算绩效管理平台。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仍采用填写Excel电子稿件的形式进行上报,由财务使用Excel软件进行手工汇总,因涉及的模块和数据多,且手工汇总方式带来的工作量大,无法理顺数据和模块间的钩稽关系,很难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往往是先由各部门根据年底完成的工作任务,使用Excel软件填写绩效管理目标,再由财务人员汇总统计,得出绩效目标是否达成的结论。对于绩效评价的过程缺乏管理,也没有对绩效目标开展专业的分析评价,难以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

2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2.1   建立大数据思维,完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是一个体量大、增长速度快、类型多样化、真实性高、价值大的数据集合,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无法完成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高校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还增加了非学历教育办学、技术服务、捐赠、合作办学等多元化渠道收入,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人员、科研等方面的预算支出日益增加,因此产生了海量的财务、非财务数据资源。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这些海量数据,并对这些有效数据进行优化配置,是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有效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构建大数据思维,提升大数据思维能力[2]。首先,需要高校涉及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部门业务岗位人员全面深刻理解岗位业务,分析出具体岗位业务的数据需求,明确为什么要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想要哪些绩效管理指标,需要哪些具体数据支撑;明确了具体岗位业务的需求后,基于绩效管理指标建立数据采集思路,对预算绩效管理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灵活运用对比分析思维、分类思维、矩阵化思维等采集和分析数据,确保在合理的节点上采集到有效数据。其次,在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运用数据思维,全面系统地认识数据总体,将大量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高校资金管理效率。大数据技术全面应用到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能够改变各高校传统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再次,各高校在原有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数据采集、存储和应用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安全制度,明确具体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数据格式和技术标准规范,保障数据安全。

2.2   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流程

2.2.1   依托大数据采集和清洗技术为高校全面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高校全面预算作为高校绩效管理的起点,是一种执行预算,需要非常具体化的数据,方便高校各职能部门执行到位。全面预算工作包括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数据的获取和预算指标的下达,这3部分内容都依赖于高校各类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一致和准确性。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科学合理,可依托大数据技术采集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中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都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和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技术,运用Python中pandas工具集的文件操作函数读取指定的数据库或文件获得。外部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其他高校、所属行业,这些数据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方式采集。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动态获取财政拨款、学费住宿收入、财政支出、学生人数、其他收入支出、科研经费、人事支出等历史数据和与预算数据关联的业务数据。原生数据采集好后往往是不规整的,需要进行数据清洗,转换成全面预算编制所需的规整数据,通过Python中pandas的两个检测缺失值的isnull函数和notnull函数处理缺失数据,删除或填充缺失值,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通过pandas的duplicated函数处理重复数据,删除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保持数据的唯一性;通过Python中的图形法识别处理异常数据,尤其是偏离正常范围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合理性。

2.2.2   运用大数据全面数据化的运行模式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执行监控、预算完成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等4个环节全过程的全面数据化运行,这种运行模式可以有效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可通过大数据工具,如Python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清洗功能,对绩效管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大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和管理,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等开展动态监控。运用Python中第三方包NumPy数组模块,通过运算、逻辑判断、排序、筛选、统计等操作能够完成绩效数据的归类整合,并开展对比分析,得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任务实施进程,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題。对于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或者会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及时通过预算系统发出预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纠偏,有效避免各类风险发生,确保绩效目标保质保量完成。

2.2.3   运用大数据技术反馈的数据,合理、公正地完成预算绩效考核

预算绩效考核是检验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需要遴选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测算,从而得出绩效考核结果。高校的预算绩效考核一般是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开展评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资金使用和管理、绩效执行、产出和效益等方面的情况,评价其是否具有经济性和效益性[3]。预算绩效考核结果是否合理公正依赖于所用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合法和完整,而科学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可以合理、公正地完成预算绩效考核。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跨平台数据库和跨部门在线网站数据互联互通,对其所产生的巨大数量、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高效的采集和存储,并根据业务钩稽关系进行关联分析,使用Hadoop、SPSS、Oracle Data Mining等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效数据和信息,灵活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多维度分析,理顺绩效数据间的关联性,开展预算绩效考核,实现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2.3   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

为实现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完成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智能化分析,实现实时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考核,开展财政大数据应用全面提高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4]。该平台包括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数据处理分析、网上报销、综合服务门户等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平台的核心是实时绩效监测中心,集成平台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对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充分发挥自动预警功能作用,保障绩效目标的有效达成;预算管理子系统的核心是共享财务数据库[5],借助大数据技术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人事、财务等系统的数据集中于该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为预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绩效管理子系统的核心是多元化绩效指标库,借助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地分类各部门或项目绩效指标,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关键指标和辅助指标、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短期指标和长效指标等维度构建多样化绩效指标;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的核心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绩效数据进行分析,协助完成考核评价。

3     结束语

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是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起点,目标是否合理将会影响绩效执行和考核评价。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将全面推动各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大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建立,从绩效管理数据层、绩效管理业务层和绩效管理展现层3个层面,帮助高校站在整体战略的高度来确定绩效管理目标,为编制全面预算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控制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为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提供真实、合法和完整的数据,客观准确地完成绩效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亚伟.大数据技术在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8-51.

[2]余长金.大数据技术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25-28.

[3]许波.大数据技术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71-77.

[4]魏吉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J].财政监督,2020(1):48-51.

[5]王敏,彭敏娇.大数据时代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J].经济纵横,2019(5):58-66.

猜你喜欢
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思路探讨
现代情报(2016年12期)2017-01-16 02:21:07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在线学习过程管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挑战及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大数据思维促进铁路创新的分析展望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研究
论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服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