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昊
日本的青木原樹海位于富士山西北部的富士河口湖边,近年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自杀地点之一,这和该森林茂密的树木有关。
在富士山脚下、河口湖边,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静静伫立。如果是暮春时节,高大的山樱树上盛开着洁白的樱花,春风轻轻吹拂,花瓣在树林中舞动,仿佛是白雪飘飞。然而,青木原树海这幅宛如仙境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深邃而神秘的另一面——自杀圣地。
在青木原树海中,到处散落着在森林中轻生者的遗物。有日本作家曾经指出,“自杀就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后,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大约在3万人,这意味着每10万个日本人中就有16.3人选择自杀,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因交通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在所有日本的热门自杀地中,位于日本山梨县富士山下的青木原树海名列榜首。
进入青木原树海的轻生者常携带一条长达数百米的绳子,他们将其中一端系在森林入口处的树上,然后带着绳子深入森林。在这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迷失方向是常事。如果在绳子用完之前,轻生者有了后悔的念头,他可以顺着绳子走出森林,把自己从这片黑暗中拉回。如果轻生者依旧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他将放下手中的绳子,继续走向森林深处,寻找自己心中的归宿。这根绳子既是通向生死边缘的枷锁,也是留给轻生者最后的机会和希望。
在轻生者的遗物中常常有破旧的布娃娃,它们静静地散落在树林之间。据说很多轻生者在日常生活中,唯一陪伴他们的就是那些布娃娃。走进青木原树海时,他们为了防止自己唯一的“朋友”被野兽叼走,有时会把它们固定在树枝上,或放在树洞里。在这些布娃娃的陪伴下,他们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些娃娃无声地见证了生命的悲剧,也成了这片森林中沉寂而哀伤的见证者。
为什么轻生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木原树海呢?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传奇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一部作品《波之塔》(国内译本为《富士山禁恋》)。在这本书中,检查官小野木爱上了已婚的美丽女人赖子。随着案件的调查进展,以及那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情感纠葛,女主人公最终走进了青木原树海,再也没有出来。赖子的一句话“有路的话能够通向某个地方,但如果是走投无路了呢?”道出了许多轻生者内心的挣扎。当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无数日本人透过银幕了解了这段不被许可的恋情,也知晓了青木原树海。可以说《波之塔》激发了轻生者仿效的潮流,众多轻生者选择在青木原树海结束生命,为这片森林笼罩上一层恐怖的阴影。
青木原树海又成了许多传闻和怪谈的源头。据说上世纪末,一个路过的国外旅游团被这片原始森林的景色所吸引,不顾导游的劝阻,执意进入森林里拍照。然而,当旅游团成员们陆续返回大巴车时,导游发现少了三位游客。游客的突然失踪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导游迅速联系了当地警察,请求进入森林进行搜寻。三天的艰苦搜寻过后,警方终于找到了两位游客的遗体,他们选择了自缢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尸体在森林深处被发现。
然而,第三位游客却下落不明。当地村民把游客的死亡归结于怨灵作祟。当地自治会为了安抚村民,决定请来法师前去青木原树海进行驱鬼仪式。令人不解的是,当法师带着法器连同弟子们一同进入森林后,竟然也在树海中消失不见,再也没有出来。
在青木原树海森林每年都要进行遗体回收工作,日本当局在青木原的很多地方张贴告示,鼓励有自杀倾向的人寻求帮助,而不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告示内容为“把这个美丽的大自然留给后代吧”。
格斯· 范· 桑特导演的存在主义电影《青木原树海》剧照。故事中男主亚瑟来到青木原树海意图自杀,在碰到日本人中村之后消除了的自杀念头,并对生活重燃希望。影片实际上是在美国波士顿的森林拍摄的。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1950年开始创作生涯,其代表作有《波之塔》《点与线》《隔墙有眼》《砂器》等,曾经获得芥川龙之介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日本知名作家、编剧大仓崇裕,主要作品有“名侦探柯南”系列剧场版等。
这片令当地村民望而却步的恐怖“吃人”森林为作家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2017年在悬疑推理小说家大仓崇裕的《树海的警察》(未在国内出版,日文原名《樹海警察》)中,故事背景被设定在青木原树海,警察们在这片树海中频繁发现各种遗体,不得不在自杀、他杀和超自然现象之间反复权衡和推敲。小说家巧妙地运用这个神秘森林的背景,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世界,探讨着人性的扭曲、恐惧的根源以及心灵深处的阴影。而科幻作家早野梓的《快感原则in青木原树海》(未在国内出版,日文原名《快感原則in青木ヶ原樹海》)则将青木原树海描绘成了一个秘密的活体实验基地,科学家们在其中进行各种神秘实验。为了掩盖真相,他们伪装现场,将因实验而死亡的人伪装成自杀而死的假象。
而在电影领域,导演们更多地利用了青木原树海的恐怖元素。通过绳子、娃娃等恐怖道具,加上怨灵和诅咒等超自然现象给观众带来惊悚的视觉体验。正是因为这种现实中存在的场景带来的独特想象,引发了观众内心最深层次的恐惧,使整个电影更加引人入胜,成为观众心底难以忘怀的恐怖记忆。每年在青木原树海自杀或失踪的人群依旧呈现上升趋势,现今的自杀胜地的各个入口都立着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上面刻着一句令人警觉的话:“再想一想你的家人,如有困难可以求助我们。”这句话,简单而沉重,提醒着每个进入这片深林的人。
在日本枥木县那须高原的一个幽深峡谷中,隐藏着一块神秘的巨石。石头周围方圆数百米的范围内,草木皆不生,仿佛大自然也在敬畏它的存在。传说中这块石头带有神秘的力量,任何靠近这块石头的人和动物都会晕头转向,而那些不幸接触到这块石头的生物,都会立刻毙命。这种令人胆寒的现象,使得这块大名鼎鼎的石头被称为杀生石,引发了人们对它起源和潜能的无尽好奇。
最早关于杀生石的记载出现在日本的奈良时期(公元710至794年),据说,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偶然间踏足了那须高原的山谷。山谷里,松苍柏翠,植被蓊郁,唯有一个山坡寸草不生,黄色的土壤裸露在阳光下。在这片不毛之地,一块神秘的巨石屹立其中,周围散布着鸟兽的尸体,构成了诡异而可怖的景象。这位好奇的僧人决定一探究竟。当他踏上这片荒芜的土地时,一股恶臭扑面而来,他顿时感到头晕目眩。越靠近巨石,他的身体就越难受,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接近。僧人最终无法承受这股强大的压迫,不得不退回山谷之外。在山谷外,僧人遇到了几位当地居民。询问之后,他才得知,这块巨石拥有能够夺走生命的力量,只要再靠近它几步,就会像周围的动物一样,命丧当场。僧人把这次神奇经历记录了下来,从此这块石头才被世人所知晓。
那须高原作为“皇室度假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茶臼山是那须群山的主峰,关东地区有名的活火山,时不時还有白烟喷出,所以此地的硫磺温泉也是早有盛名。
登山步栈道的周围有着流传下来的地藏菩萨石像,虽然越接近景点杀生石硫磺的味道越浓,但如今那须山作为旅游景区已经不再有什么危险了。
日本鬼怪文学中的玉藻前,传说原本是一只九尾狐进入宫廷迷惑了鸟羽天皇,当她的诡计被识破后,玉藻前化作青烟逃至那须高原,最终在战斗中被击败,死后尸体化为杀生石。
这片神秘之地为日本的鬼怪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日本鬼怪创作的巨匠鸟山石燕,在其代表作《百鬼夜行》中,巧妙地融入了这块杀生石,编织出一段奇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中国武王伐纣之时,九尾妖狐妲己在失去六尾后东渡逃到了日本。她化身为绝美的妙龄女子,以玉藻前的名字和身份进入日本皇宫,迷惑了当时的鸟羽天皇。在得到天皇的宠爱后,玉藻前权势滔天,而鸟羽天皇的身体却逐渐虚弱。最终,鸟羽天皇生病垂危,各种药食无济于事,奄奄一息。
大阴阳师安倍泰亲识破了玉藻前的诡计,就在做法准备捉拿她时,玉藻前化作青烟,逃至那须高原。天皇多次派兵围剿,由僧侣、法师和数万士兵组建的大军,终于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击败了玉藻前。但妖狐的怨气未散,它的尸体最终转化为一块石头,沉寂在那须高原山谷中。石头中蕴含着妖狐的怨念,任何接近它的生物都将受到致命的威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杀生石。这个传说不仅为那须高原增添了神秘的一笔,也使得杀生石成了日本鬼怪文学中一颗独特的明珠。
为何一块石头会寄宿着深沉的“怨念”?现代科学早已为这个谜题提供了合理而清晰的解释。日本位于地壳运动频繁的区域,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而那须高原正好坐落于一个活跃的地壳缝隙之上。地缝中不断泄漏的有毒气体让周围环境变得异样。更为重要的是,间歇性的大规模有毒气体喷发瞬间能够夺去附近所有生命。那块位于山坡上的杀生石也与异常的地质活动息息相关。这块石头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地壳运动引发的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使其从山顶滚落。这种科学解释消解了传说中的神秘感。
杀生石位于火山地震带,石头本身的吸附能力吸收了火山喷发时的有毒气体亚硫酸和硫化氢。长期浸润下,就变成了毒石头。
然而,鬼怪故事更加吸引人,杀生石依然活跃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日本的许多俳句和连歌中都出现了关于杀生石的描写。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在其代表作《奥之细道》中将这片土地描绘成一处无法辨识土地颜色的地方,覆盖的不是植物,而是沉睡的动物。也有作家将泄漏出的毒气称之为“石之香”,形容其是一种让人一旦嗅到就陶醉其中、无法返回的香气。这些文学描写赋予了杀生石更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将其从单纯的自然现象转变为令人神往和陶醉的神秘存在,让杀生石成为文学世界中的一颗独特明珠。
如今,杀生石已成为日本的一处风景胜地,吸引着游客远远地欣赏这块巨石和那片寸草不生的山坡。然而,在2022年这块历经风雨的杀生石突然裂开,分为两半……有人猜测这可能是玉藻前再次复活,从石头中逃脱了。相信这一事件又将为文学家带来新的灵感和素材。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