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涉水生态空间现状形势及发展需求分析

2023-12-06 05:34张杏伟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11期
关键词:韶关市韶关水资源

张杏伟

(韶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026)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命脉,是城市文明的源头,许多城市靠水而建,依水而兴,在我国生态系统建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1]。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保民生促发展[2-3]。如今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也逐渐开启。水生态作为生态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控制作用,水利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和运行需求[4]。为了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设当中,从规划开发到施工建设再到运行管理,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理念的指导。力求建造人类与水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的局面[5],并建立实际有效的水生态运行机制,为创造良好的水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韶关市境内河流密布,享有独特的水资源优势,自然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75%。区域周围交通便利,与湖南和江西交界,有历史悠久的水陆交通体系和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韶关市成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行示范区,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安全,优美,健康的水生态体系[6]。

本文结合韶关市的水生态现状,坚持在人水科学发展,和谐共生,改善民生,彰显特色的目标下,对区域内的水生态发展进行规划,充分体现韶关特色。在积极的探索下,形成了具有韶关区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引领城市健康发展,推动了城市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 区域概况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之南缘,总面积为18385km2,是粤、赣、湘三省的结合部。

韶关市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弧形山系与河谷盆地相间的地貌格局,以典型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境内河流众多,河流湍急,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降水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韶关市水系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韶关市水系分布示意图

韶关历史文化丰厚悠久,禅宗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2760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9处。

2 水生态空间现状

2.1 水功能区划

韶关水文局对除去纳入广东省、韶关市区划的境内集雨面积50~100km2(含50km2)的54条河流以及1座中型水库、59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进行水功能划定。共划分出河流一级水功能区划的总个数为127个,总长度2734.6km。共划分出水库一级水功能区划的总个数为94个,总库容为48758.61万m3,没有保护区和缓冲区。在水库一级开发利用区中,共划分处二级水功能区92个,总库容46248.61万m3。

2.2 水生态环境现状

韶关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7],使得其境内拥有丰富的水体资源、森林资源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2.2.1水体资源

韶关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176亿m3,过境水量28.5亿m3,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74.49万kW。

韶关湿地资源丰富,根据2014年初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韶关市现有湿地总面积为3.65万hm2,约占全省湿地总面积(175.8万hm2)的2%,面积居全省第17位。韶关受保护湿地面积(包括湿地公园、水资源保护区等)1.55万hm2,湿地保护率为42.47%。

韶关市地热资源丰富,区域内温泉众多,闻名遐迩,全市重要泉眼20多处,数量占全省的22%,为粤北之最。

2.2.2森林动物资源

韶关素有“南岭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生态屏障”之称,森林覆盖率达到74.48%,居全省第一,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m2。有森林公园54个。韶关市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8],脊椎动物有34目,99科,263属,443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

2.3 水资源利用现状

相关监测结果表明,韶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其中有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部分水源地优于水质控制目标。韶关市区武江十里亭、曲江苍村水库等2个饮用水源地按国家环保部要求进了水质全分析,109项分析监测项目全部达标。主要江河水系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全市9条主要江河的水质均达到所属功能类别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1个跨市河流交接断面(高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韶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9.9亿m3,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682.3mm,地表水资源量为211.09m3,地下水资源量为49.51亿m3。因地理位置的关系,韶关市基本上处于各条河流的上游,相对于入境水量,出境水量很大,汛期时水量多以洪水出现,故弃水多,或造成洪涝灾害,枯水期降雨量少,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用水需求。用水量中农业用水为全市用水最多的项目,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759m3。全市各类用水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全市各类用水比例

由图2可知,农田灌溉用水仍然为韶关市水资源主要的利用功能。

3 水生态发展分析

为了把韶关建成全国示范性生态文明先驱[9],全面提高韶关区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充分展现韶关市“三江六岸北江源,山清水秀映丹霞”魅力,对韶关市进行水生态文明发展规划。

3.1 水生态系统格局

充分利用韶关“依山伴水,顺势筑城”的自然特色,立足于“三江六岸”的基本生态格局,依托山水脉络,打造“两区两园,多点多线”的水生态系统总体格局。

“两区”根据韶关市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划分为城区与乡镇两个片区,同时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一个指韶关城区,包括浈江、武江、曲江3个市辖区,一个指县(市)区,包括两个县级市和5个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生态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两园”指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是宣传水文化的良好载体,在园内设置科普专区,对自然生态系统、河湖水系、野生动植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具有积极作用。

“多点”指水库建设及除险加固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大幅度提升城镇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水库新建及除险加固和易涝黑点治理可提升城市及乡镇的防洪除涝的能力,同时为城乡供水提供保障。

“多线”指堤防建设及达标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与水系连通工程等。以开展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工程为重点,清淤河道,恢复河槽过流能力,加强水源涵养力度,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继续推进市区河堤续建和旧堤加固工程建设,使中小河流行洪通畅,基本实现城乡防洪安全,建成比较完善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

3.2 水生态体系建设

3.2.1“城乡一体”水安全体系

目前,韶关市大江大河的防洪体系已基本建立,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已从大江大河转向中小河流,从完善主要江河防洪体系以及流域治理、统筹城乡安全的角度,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给洪水以必要的出路,因地制宜,加强防灾减灾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和洪水调蓄场所的维护。为保护大江大河沿岸村镇农田、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重要工矿企业的安全,现阶段主要对城区大江大河的局部堤段进行旧堤改造,对各县、区局部开展河道整治和清淤、新建堤防以及护岸加固等工作。

3.2.2“水清畅达”水环境体系

继续巩固实施珠江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加强支流沿岸污染防治,对河道两岸进行堤防砌护、清淤疏浚、护岸绿化等,通过铺设排污管道等措施,敷设两岸雨污管,截流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染源,治理区域点源染源。对沿河重点工业污染源严格实施达标排放。编制韶关市江河湖库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划定不同区域的纳污红线,使区域污染物的排放不超过城市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3.2.3“健康秀美”水生态体系

三江六岸是韶关市山水城市景观构建的核心资源,也是韶关粤北山水之城的重要载体,目前山水城市的特色尚未得到最佳体现。由于主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水空间被无序挤压,景观最优地段往往被私人侵占,公共活动空间没有得到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未很好的融入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为提升河湖生态护岸比例,打造山水相映、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生态堤防建设,开展生态堤防调查与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尽量安排与达标加固工程同时施工完成生态修复工作。

3.2.4“严格现代”水管理体系

制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同时将省下达的年度目标分解到各个县(市区),根据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考核工作,建立并完善与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全方位推进水价改革和节水示范建设,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并不断更新水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管理保护能力。

4 水生态规划效果

韶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通过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韶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认知,形成群众自觉参与、监督的良好社会风尚,水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亲水、爱水、护水行为普及,到2030年,实现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水生态安全得到了全面保障,通过供水工程、水库工程建设,改善了韶关城市居民用水质量,保证用水安全,提高农村生活用水的安全保障程度和应急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区域供水保证率和应对突发性水事故的能力。到2030年,城镇供水保证率达到98%。

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等系列行动,增强社会各界和沿岸群众爱河护河的意识,改善水质状况,美化滨水景观,为人民群众提供宜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水生态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促进韶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韶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将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到2030年,对比2015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用水水平将达到同类地区先进水平,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倒闭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5 结语

韶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韶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充分展现韶关市“三江六岸北江源,山清水秀映丹霞”魅力,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法则,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既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保障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对韶关水生态体系的建设规划,充分尊重了区域水资源的自然规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引领了城市健康发展,在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特点的情况下,提出提出了适应性强的建设措施,充分体现了韶关特色,以及积极探索创新的本领。

猜你喜欢
韶关市韶关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等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韶关市的实证研究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