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秋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9)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资金管理,要求中央企业持续有效地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严格防控企业资金风险。202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效支撑。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积极部署、先行先试,提出构建“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搭建一套公司级集团账户体系,建立两个结算池(收款结算池、付款结算池),融通三个市场(内部资金市场、境内资本市场、境外资本市场),构筑三维立体安全防线(三个主体、三种工具、三类风险),以持续提升资金保障能力、运作效益、安全水平,并进一步助力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对此,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树立“安全、集约、精益、高效”的核心经营理念,围绕“保障资金供应、提高效率效益、防范安全风险”的核心定位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物资集采资金结算管理变革。
本文以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物资集采资金结算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合同、单据、付款、监控全流程上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中央企业提高资金安全管控水平和物资结算工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参考。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已经逐渐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1],而物资集采作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2-3],也亟须运用数字化技术来驱动管理变革[4]。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结合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现状,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抓手,压实资金安全主体责任,综合运用流程和监督检查工具,贯通业财系统链路,重构物资结算业务流程,聚焦线上线下关键环节和资金安全风险控制点,实现“合同—单据—付款—监控”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资金结算业务的处理效率和资金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推动集采物资结算工作数智化转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数字化技术,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物资合同签订时除了严格按照国网通用制度,依法履行经法系统会签流程,在原有流程框架不变的基础上,还在国网系统内部首次将公证技术与移动技术相结合,做出了在移动端实现电子合同签署的创新举措。具体流程为:招标采购完成后,统签统付物资由物资公司合同管理部创建采购订单,履行ERP订单审批程序,然后经一级经法系统流转会签后,在ECP系统内组织买卖双方电子签订,双方签订完成,即在一级经法系统生效,完成批次合同订单创建及合同签订工作。
自2017年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协议库存采购供货单启动电子签章后,2018年5月合同电子签章便获批在公司批次招标物资采购合同、单一来源物资合同、物资合同变更补充协议中推广应用,并逐步推广应用至全部物资采购合同中。2017年至2022年集采物资合同电子签章情况如图1所示。合同电子签章启用以来,共计签订合同25.4万余份。随着合同签订数逐年攀升,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的签约效率明显提高,合同双方签约成本有效降低,合同签约质效进一步提升。
图1 2017年至2022年集采物资合同电子签章情况
合同签章电子化的广泛运用,使合同签订突破时空限制,解决了供应商、项目单位等多方签署合同时导致的时效性低等问题,全面加速了物资履约进度,提高了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内、外部各专业协同的效率,节约了供应商的时间经济成本,提高了供应商的满意度,提升了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合同签章电子化的应用还提高了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合同存档调阅效率,助力公司无纸化办公。
1.结算单据电子化
基于第三方电子签章技术,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主动开发移动应用APP,实现了到货验收单、投运单、质保单等单据审签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其中,到货验收单由物资部门履约人员使用移动APP分配对应的到货验收单签署项目部门,供应商使用移动APP提交收货确认申请给项目部门审核,最终由供应商、项目单位、物资公司相关人员完成签署。安徽公司结算单据电子化自2020年3月推广使用以来,共录入供应商1200家,签署到货验收单192548单,投运单18726单,质保单22836单,目前公司电子结算单据应用率已提升至100%。
2.发票电子化
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结合智慧供应链场景建设成果,开发出了智能财税平台系统,采用内外网架构设计,内网通过OCR技术自动识别发票信息别,获取采购订单号、发票号、货物名称、金额、税额、公司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结构化数据,与金税三期后台、内网ERP订单数据、结算单据电子化数据进行自动验审比对,并将验审成功的信息发送至ERP系统进行发票校验;外网采用移动APP的架构设计,方便供应商移动查验发票,实现物资合同发票智能结算功能,发票扫描、校验与认证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发票扫描、校验与认证流程图
智能财税平台系统通过与安徽金税三期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定期(T+1)获取金税三期系统内物资公司专票全票面数据,在发票校验完成后选择对应订单发票进行数据比对,无误后可批量上传金三系统进行增值税发票进项税认证。自平台上线以来,已有近3800家供应商进行了发票自主扫描,验审增值税专票20万余张,智能校验发票金额超315亿元。
1.付款申请自动提报
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国网ESC平台中嵌入了支付申请自动化预警模块。借助该预警模块,分公司可以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比例申请货款,结合结算凭证收取时间及物资货款起付时间,自动排程货款支付时间。同时,融合“1233资金日排程”资金支付管控逻辑和场景端物资货款计算逻辑,当支付申请自动化场景端申请货款与“1233资金日排程”货款申请金额不一致时,支付申请便无法形成,当两端货款金额一致时才能形成支付申请,这就有效规避了错付风险。通过ESC平台支付预警模块,分公司还可以及时监测项目单位单据办理进度及货款支付情况,有效防止货款支付逾期情况,确保了《中小企业货款支付条例》能够刚性执行。
2.支付授权线上化
在集采物资款项上,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全面采用线上支付,通过优化银企直联功能,在财务管控系统中完成款项申请、审批、支付、对账,实现资金支付全流程线上化操作,资金安全可控、在控。此外,分公司还增配了生物识别、IP绑定等技术,在现有密钥安全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功能,当密钥密码、绑定IP、人脸识别均一致后方能发起付款,有力地筑牢了资金安全底线。
结合国网公司资金智能监控系统和相关管理要求,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制定了本地化实施方案,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细化建立分层分级监控机制和工作规范,明确分层分级监控职责、督办事项办理程序等,有效开展风险监控和督查督办。同时,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还内置并持续完善重复支付、大额支出、高风险支付等16项事后监控规则,全流程、全方位动态监控资金业务,利用大数据技术,自动过滤识别风险真伪,实现风险监控智能识别和快速精准定位,风险在线预警、督办、整改,提升了资金安全风险防控智能性和及时性。
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了资金结算风险防控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减少了集采物资结算各个环节人为干预,降低了资金安全风险。此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实现了全面把控物资结算工作,从结算及时性、准确性等多维度实时分析结算工作质效,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有效提升了资金安全管控水平,同时降低了管控成本。新体系上线应用以来,累计完成738项风险预警督办事项,针对资金智能监控系统疑似风险预警事项处理效率、处理复核意见、风险性质、是否实质风险等按月形成智能诊断分析报告,提升了决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构建智能财税共享系统,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打造了一条算“流水线”,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公,有效降低了办公成本,同时解决了供应商、项目管理人员等多方签署的时效性问题。依托电子签署审批、结算单据自动关联、发票自动匹配智能校验、支付自动计算和发起等功能,把基层员工从手工校验、人工核对、档案收集整理等一系列繁重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2022年全年,智能财税共享系统自动校验发票66792张,生成凭证56046张,显著提高了分公司的工作效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员工、供应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驱动物资集采资金结算效能变革,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用“数据跑路”替代“人工跑路”,极大地减轻了供应商负担,实现供应商单据办理“零跑办”和供应商“零差旅”,减少了供应商办理结算单据的差旅支出,预估供应商成本支出年均节约0.8亿元;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压缩了集采物资资金结算的周期,切实保护了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了供应链生态圈,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链流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本文介绍了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在物资集采资金结算上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流程的实现给企业带来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国网安徽物资分公司实现了物资集采资金结算全流程线上操作管理和可视、可控,避免了物资结算各个环节人为干预造成的误差,实现了集采物资资金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在资金结算管理效能提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探讨,为中央企业物资集采资金结算管理的数字化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